当自杀成为一种危机

2009-04-09 07:30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杨俊幸存者艺人

吴 影

■专家支持/谢际春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但有些人却提前将它扼杀,他们通过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眼前的压力和困境。死,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到生命无以承受的时候,他们怎么会将这一步迈得如此坚决。然而,这一步又是可以规避的,因为决定走出这一步的不是我们的脚,而是我们的心。

浮华背后的真相

2008年10月2日,韩国女星崔真实被发现在位于首尔的寓所里上吊身亡,在她生前的日记中揭示了自杀原因:因为失去好友安在焕和受高利贷谣言折磨导致精神崩溃。次日,变性艺人张彩苑同样上吊自杀,她在韩国有“河莉秀第二”之称。同月7日,韩国警方又传出同性恋模特兼演员金智厚自杀的消息。短短几天竟有3名韩国艺人接连自杀,这让在10月举行的釜山电影节笼罩了一层浓浓的悲情色彩,这个原本属于艺人绽放光彩的10月成了韩国娱乐圈的死亡之月。

在普通人眼中,明星总是高高在上,无论走到哪里都备受瞩目、风光无限。其实表面风光的艺人背后也有我们看不到的辛酸。

韩国许多明星在没有成名前,都过着非人生活,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男星必须要有腹肌,女星则一定要减肥。近日,又爆出韩国经纪公司与艺人签订“奴隶条约”。在签订合约时,要求艺人公开私生活所有细节,若曾有陪睡或陪酒等不堪往事,或家庭成员负债,须全盘托出。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很多艺人患上抑郁症。

专家点评:

职业要求演员和艺人必须随时调动情绪、情感投入到剧中人物的塑造上,以至于他们经常会因为入戏太深而在情绪上受到扰动甚至伤害,尤其涉及抑郁、死亡、分裂等主题时。

另外,职业特点使得艺人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认可,一旦陷入低谷或被人遗忘,心理落差和自我丧失感会很强烈,到了极致可能有人就会采取“自杀”的手段。此外,明星的隐私会被拿来炒作,这些都使得他们时时处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最后,个人特质和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敏感、脆弱、自恋的人格特点对当好演员没有坏处甚至有帮助,但在抵御高度压力时就恐不能胜任了。

应对策略

作为演艺界人士,要了解和评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你是一个不能忍受不确定性,要求高安全感的人,那也许公务员比演艺行业更适合你。

当你觉察到演出结束后自己仍然无法走出“角色”时,就需要做“去角色化”的处理。把饰演的角色象征性地放下,有意地提醒自己回到现实身份。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仅仅维系在单一的“掌声”上时,那将非常脆弱和不堪一击,所以要努力建立多维的自我价值体系。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2008年10月3日,也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144天,在伤亡最惨重的北川县安昌镇一个简陋的办公室中,年仅40岁的前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自缢身亡。地震后,他发疯似的在教学楼废墟中挖扒,终于在楼梯处找到了儿子,但儿子已经停止了呼吸。董玉飞抱着儿子的遗体仰天痛哭,不停地说着:“儿子,爸爸对不起你、爸爸对不起你……” 此后他极少在人面前提起丧子之痛,包括与他关系最好的同事。

继董玉飞自杀后,18日早上6时30分,59岁的都江堰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罗桂琼翻出成都某医院外科大楼12楼病房身亡。她是震后在成都接受治疗的伤员中,第一个轻生的人。

时隔月余,北川县擂鼓镇男子杨俊杀死妻子朱菊华后触电自杀,二人在家中“相拥”而逝。

“地震过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杨俊的父亲杨德富说,“他更加沉默、更加焦躁,动不动就大声吼叫,甚至是摔东西。”在邻里眼中,杨俊和朱菊华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一次,朱菊华患重感冒,杨俊硬是推掉了上万元的活儿,陪妻子一周,“每天下午都牵手一起出来晒太阳。”

“唯一能解释的是,地震后杨俊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亲属、邻居、村干部都认为,是心理障碍毁掉了这个美满家庭。

专家点评: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像汶川地震这样大规模的灾害发生后的3到6个月,受灾地区的自杀率会明显上升。

有心理学家把经历者在灾后出现的种种病态称为“幸存者综合征”,如紧张、焦虑、抑郁、退缩、麻木、躯体化症状、退行性行为、人格解体或精神疾病。当幸存者采用惯用的问题解决机制去缓和焦虑、不适,以恢复身心平衡时,可能不足以应对,就会导致个体的焦虑进一步上升、紧张状态恶化,直至达到濒临崩溃的程度,那么他(她)可能会选择自杀来结束。

另外,这其中还有一种特别的心理现象,叫做“幸存者内疚”,即由于感到自己幸存下来而家人、同伴却相继死去而产生“罪过”感,这种“内疚”和“罪过”感也会使幸存者面临自杀的危险。

应对策略

这几起自杀事件再次唤起人们对心理援助的重视,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进行20年,需要政府和各方财政的持续投入。

面向灾区,要加强对公众尤其是基础医疗机构、学校、社区、志愿者团体和家庭的“自杀防范”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醒大家要特别警惕“幸存者内疚”现象以及“周年”、“纪念日”这些容易诱发自杀的扳机时间点。

建立便利的危机干预网络系统。对自杀未遂的研究发现,冲动性自杀的人通常思考的时间不超过3~5分钟,事后后悔的比例相当高。如果当时能够马上与之交谈,往往会打消自杀的想法,所以便捷、随时可获得的支持系统(免费咨询电话)显得特别重要。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为自杀者提供直接、免费的24小时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800-810-1117(电话全国免费),010-8295-1332(手机/IP/分机用户)。

金融危机凶猛,你准备好了吗

一场始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2008年的冬天让世界经济体会到了刺骨的寒冷,身处其中的人们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心理寒冬……金融危机使许多人破了产,一些人在债务的重压之下,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处理危机,比如自杀。

2008年10月6日,美国洛杉矶市一位财务经理卡尔西克·拉贾拉姆先枪杀妻子、岳母和3个儿子,然后饮弹自尽;随后,田纳西州57岁的帕梅拉·罗斯因丧失房屋抵押品赎回权,收到驱逐令后开枪自杀。

国内也有同样的悲剧上演。10月15日,广东中谷糖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人称“糖王”的庞贵雄从住所的23楼跳下身亡;11月12日,江苏泰州兴利来特钢有限公司董事长、54岁的亿万富翁包存林自杀……

金融危机汹汹袭来,曾经富足的中产阶级而今一无所有,甚至债台高筑,举家老小即将面临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悲惨境地。巨大的生活落差使身处金融旋涡之中的人们日渐绝望,无法自拔,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

专家点评:

席卷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到了世界许多国家。企业破产、倒闭,具体到普通人,可能遭遇到薪水降了、工作不好找了甚至下岗失业了。而除了经济外,金融危机对人的心理和信心更是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没有人能准确地告诉公众这场金融危机什么时候会过去,经济何时会复苏,中国到底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这些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比经济本身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慌还要大。如果知道自己很快就有机会补救,那他们一般不会想到自杀。但是在现实的应激源与心理恐慌的交互作用下,想到自杀的可能性和实施自杀的风险似乎就提高了。

应对策略

大众的谈论和传播往往会起到放大事实的作用。其实,自杀与压力或者负性事件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比如中国在近20年来,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增大了,但是总体上自杀率并没有增高。记住,过多的谈论只会增加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经济低谷期可以做很多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比如,一、休养生息。如果以前总是过于忙碌,疲于奔命,现在也许你可以过上梦寐以求的休闲生活。二、回归家庭。很多人由于工作、挣钱无暇顾及家庭,那么现在你可以增加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享受天伦之乐。三、学习充电。无论你是因为兴趣还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做准备,这无疑都是好选择。四、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五、尝试环保、节约地生活,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感觉。

(责任编辑/张慧娟)

E-mail:huijuan0608@163.com

Tel:(010)51026392

猜你喜欢
杨俊幸存者艺人
执着
追爱五十天,这是浪漫的开始吗?
追爱五十天,这是浪漫的开始吗?
纪念
《红蜻蜓》教案
朝三暮四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艺人指数Top10
花灯艺人
猴子杀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