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龙江历史的“特色”

2009-04-10 03:50魏国忠
理论观察 2009年1期
关键词:特色历史

魏国忠

[摘要]从本地区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与邻近地区的比较研究中,探求其所特有的内涵与外延,实事求是地总结l出历史上黑龙江地区和黑龙江人的如下“特色”:资源丰富,地曼人杰;入主中原,君临全国;反抗压迫,抵御外侮;不断进取,锐意争先;开放包容,和谐交融;顾全大局,默默奉献。

[关键词]黑龙江地区;历史;“特色”

[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1—0016—04

黑龙江地区的历史究竟有哪些“特色”,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各样的认识不一而足,但从来就没有形成一个为大家所认同的共识。本文力图从本地区历史发展演变的具体进程及其与邻近地区历史演变的比较研究中,透过历史的种种表象,探求其中所特有的内涵与外延,总结出如下的诸多“特色”。

资源丰富,地灵人杰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总面积45.46万平方公里,从地势上看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由于地形地貌多样,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耕地面积917.5万公顷,林地面积也居全国首位。既有连绵起伏的高山峻岭,又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沃野,以及集中连片、承草丰美的大草原,地上地下资源都极其丰富,石油、煤炭、黄金、石墨等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又因为地处温带至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区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并以肥沃的黑土地而称雄于全国,具有发展生态农牧业和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水资源相当丰富,除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外,太太小小湖泊与泡沼更是星罗棋布,其中黑龙江全长4370公里,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江宽水深,奔腾不息,不但是我国的第三条大江,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第七条大江,整个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公里。在今日我国境内也还有88.48万平方公里,我省名字即因其而得名。毫无疑问,这一切都为后来出现的大农业、大林业、大矿山、大油田奠定了物质基础。而正同其它大江大河成为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一样,黑龙江也不失为东北诸多民族的“母亲河”,从遥远的远古时代起,被逮条太江所哺育的优秀儿女们就世代劳动、生息和繁衍在这片美丽富饶的黑土大地上;而流域这片美丽富饶、广袤神奇的黑土大地也确实为各族先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甚至于连寒冷这点缺憾也成为了锤炼人们意志的重要条件。故当时的黑龙江地区堪称山川秀美,地灵人杰。一个不大为人们所了解的事实即足以说明问题,据《夏商社会生活史》一书知,距今约6500年前的陕西临潼姜寨一带居民平均年龄约为30.2岁、稍后的山东邹县野店一带居民约为29.7岁、上海青浦一带居民约为32.1岁,就是夏商两代人的寿命也不过在30岁上下;而根据考古资料,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今大小兴凯湖之间湖岗上新开流一带的原始先民们的平均寿命已达40~50岁以上,即远远超出了当时其他地区居民的平均寿命,因为通过“鱼窖”的储藏物这些渔民们从不会感到食物的缺乏——正是这些优质高蛋白的食品为他们的“高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唯其如此,黑龙江流域的原始先民们才有可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而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入主中原,君临全国

考古资料同样证实,远古时代的黑龙江先民们不仅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在史前时代展开了本地区最早的开发活动,从大约3000多年前即逐渐形成了最初的族群差别即肃慎、东胡、夫余——秽貊等三大族系的区分而开始步入了早期文明时代;稍后又在松嫩平原一带建立了奴隶制性质的政权,后来还在三江平原地区建立了更多的邑落,到唐代渤海时期更建置了一系列的京、府、州、县,并不断加强和增进同中原内地的各方面联系而形成了“车书一家”的局面,最后终于在辽、金、元之际使整个黑龙江流域直到今外兴安岭以南之地与中原内地完全联成一体而成为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在同周围邻人的频繁交往中。主要以渔猎为业的黑龙江各族先民们的视野不断扩大、也越来越充满奔放、进取的活力而不满足于原有的生活空间。其中首先是发祥在“大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段一带的拓跋鲜卑人在两汉之交走出了莽莽山林进入蒙古草原即所谓的“匈奴故地”,后又在汉晋之交徙居“代”地即今山西北部地区建立了北魏政权,于公元439年结束了自西晋来年以来为时一百多年的中原分裂局面。统一了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其疆域北逾阴山(今太青山),南临江汉(长江、汉水),东接高丽,西到西域,与南朝的宋、齐、梁、陈政权先后对峙了一个多世纪之久,不仅成为当时我国半壁河山的主人,而且以孝文帝的变法和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太融合而在祖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记录,其次是建立金王朝的女真人——谁也不会怀疑他们是地地道道的黑龙江民族之一,于12世纪初期迅速崛起,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两个王朝,并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统治了淮河至秦岭一线以北的大半个中国,与南宋政权对峙了100多年并迫使后者为之屈服、年年提供“岁币”,从而在当时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主角。虽然女真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并在南进过程中对辽和北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但在政治上却是朝气蓬勃、富于进取。从阿骨打、吴乞买兄弟到金熙宗、海陵王直到世宗和章宗,一系列的改革和汉化(即封建化)不仅推动了女真人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两个腐朽王朝,为后来黄河流域至长城内外广大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在当时的南北对峙和竞争中,迫使南宋政权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缓和内部矛盾,在客观上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再次,继女真之后崛起于北方高原的蒙古人,先后灭掉西夏、金朝和南宋并征服了西域直到西亚东欧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蒙古帝国和元王朝,在世界历史上及祖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是令人注目。虽然其一系列的征服和暴力使所到之处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蒙古人在推动东西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各国和地区的了解,以及奠定我国古代的历史疆域和开发北方、东北及西北边疆地区、促进中华各族大融合等方面的历史性贡献却是不容抹煞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蒙古人究竟来自何方?学界通说主要是源于蒙兀室韦,而蒙兀室韦作为室韦诸部中的一部,原分布于今额尔古纳河流域和黑龙江上游南北之地,无疑是古代黑龙江地区的土著民族,故溯本求源,蒙古人也是黑龙江先民的后裔。最后,曾建立后金和清朝的满族,也和蒙古人一样君临了全国,而且在17世纪前叶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族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农民政

权都没有能力和办法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矛盾之际,恰恰是他们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既缓和了极其尖锐激烈的严重社会矛盾,又巩固和加强了全国的太统一局面,并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和文化,为推进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有人也许会质疑满族发迹在辽宁省的赫图阿拉一带而与黑龙江地区无关,但尽人皆知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而黑龙江地区恰恰是女真人的故乡,故他们同样是从黑土地上走出去人们的子孙。综上所述,黑龙江地区古代先民及其子孙们或入主中原,或君临全国,前后共达600多年之久。回顾自秦汉以来二千多年来的国史,除中原地区的汉族绝大部分时间里主宰全国的命运外,还没有来自西南、西北或东南方面的其它别的民族曾长时期地在国史上占有着如此显赫、突出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反抗压迫,抵御外侮

另一方面,黑龙江各族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早在汉魏之际,东部地区的挹娄人就力图摆脱夫余人的奴役,进行武装反抗前后达一二百年之久,最后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终于在三国初年成功地摆脱了夫余人的羁绊,为自己争得了独立发展的地位;西部一带的鲜卑诸部人则不屈服于匈奴人的统治,同样地进行了长时期的反抗,并利用两汉之交其内乱衰落的机会,反客为主地攻入和控制了“匈奴故地”而成为大漠南北广大地面的主人。隋唐时期,当盛极一时的东突厥汗国和高丽王国分别从西、南两个方向向当时的黑龙江地区进行扩张并试图奴役当地各族时,是黑水棘鞫诸部人勇敢地挺身而出、顶住巨大压力,并通过持久顽强的抵抗而始终保持了“完疆”的姿态;其后到八九世纪之交虽曾被迫“役属”于南邻渤海政权,但还是进行长期反抗并最终摆脱了渤海人的“役属”。辽时,黑水鞣鞫人的后裔女真、五国诸部也不甘心于辽赶治者的掠夺和控制而进行了激烈的反抗,最后终于在完颜部阿骨打的领导下,从1115年起以10年之功灭亡辽朝,获得了自主发展的地位。金时,蒙古诸部几乎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武装抵抗的活动。至于满族则正是依靠自己的顽强拼搏和不懈斗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并最终入主中原和君临全国而立足于亚洲和世,界的民族之林。而更加值得称道的是,黑龙江各族在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边疆的正义事业中始终是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17世纪中叶,当沙俄侵略势力利用明清交替、我国边境空虚的机会侵入黑龙江沿岸各地到处杀人放火、抢掠财物、强征实物税之际,深受其害的我达斡尔、鄂温克(索伦)。鄂伦春、赫哲、费雅喀、蒙古、满族人等奋起抵抗侵略者并积极配合清军作战,相继在乌扎拉、呼玛尔、古法坛、尚坚乌黑、松花江口、雅克萨等地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有力地遏制了沙俄侵略者的东侵势头,为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铺平了道路。及至19世纪中叶以后,面对列强的武装入侵,黑龙江各族人民誓死抵抗,不仅配合清军在瑷珲等地的保卫战中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其中如鄂伦春的500马队在北大岭的战斗中曾予俄人以重创;而且当被割地出卖、陷于侵略者魔爪后,我国各族居民仍到处奋起抗俄和抵制割让。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大举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后,又是黑龙江各族军民在代理省主席马占山将军的率领下奋起抵抗,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个战役,史称“江桥抗战”,并曾在战役的初段沉重地教训了日本侵略者,打得不可一世的“关东军”损兵折将,伤亡数千之众,被迫接连不断地“向国内乞援”,出色地创造了一个以寡击众、以弱敌强的大大奇迹。正如当时的媒体所评论:“黑龙江的中国军队,可以说是真正的捍卫国土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长了中国军民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们的威风,为“顿使被人讥讽为缺乏军人资格的中国民族放出异彩,顿使世界各国对于中国民族之观感为之一变。”故尽管这一抵抗最后失败,但其义声所播震动寰宇,举国为之振奋,顿使一个半月来“极端悲痛羞愤”生活,“竟于一朝之间略得洗涤”,如同熊熊的火种一样点燃了中华儿女们的抗日爱国之热忱,人们情不自禁地喊出了“马占山万岁”的口号并将他所统帅的抗日军队视为国家之干城,民族之脊梁。一言以蔽之,江桥抗战不止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也为全国军民反击外国侵略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不断进取,锐意争先

如果说古代的黑龙江各族既敢于入主中原和君临全国,又习惯于反抗压迫和抵御外侮而不愧为英雄的民族的话;那么,到了近现代,他们的子孙们也毫不逊色。在继承了先民们的优良传统,继续拚搏奋斗的同时,也不断地以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和敢于为天下先的精神而令世人所瞩目。在这方面,生活在哈尔滨的各族人们无疑是其中最为典型的缩影,回首当初的哈尔滨人几乎都是些来自山东、河北等关内各省的“闯关东”者们,除极少数例外,又大都一无所有、赤贫如洗,但他们恰恰是来到这里后,与当地的“土著”各族人们一道,极大地弘扬了我们民族的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优良品格,苦干实干,努力拚搏,克勤克俭,集腋成裘,居然在短短的时间里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涌现出一批批武百祥、张廷阁式的民族工商业者;而正是在这些人的引导下,当时的哈尔滨人敢于在市场的大海里弄潮,抓住机遇,几经沉浮,一时间兴办了许许多多的实业,或多或少地打破了洋人在经济领域的垄断地位。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新的重要变化,故尽管当年的哈埠“洋”味十足,传统文化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但毕竟开始出现国人兴办的各类学校、报馆、书局、电台以及多种多样的文化、科技、卫生、体育设施。这一切都使当初的小渔村迅速崛起发展为名震中外的国际性大都会,到处焕发出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而也就让当地国人中的优秀分子们产生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早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就把当时少帅张学良的一段豪言壮语当作了座右铭,并意气风发地提出了赶超内地上海的城市目标。言及于此,也就有必要回顾1921年张氏访问日本时的一段轶事:他在某地现场观看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军事操练后,傲慢的主人们以为操练的圆满成功足以让客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和甘拜下风,乃有意地让他当场发表观感;但完全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仅仅20岁出头的这位少帅居然顶天立地地做出了如下的表示;“你们日本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够做到;你们日本人不能够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够做到。”随着将军的回国,这段豪言壮语在东北各地不胫而走,一时间成为了佳话,不过,恰恰是在当时的哈尔滨人中引起了强烈而深刻的共鸣a因为就在随后不久出版的《哈尔滨指南》一书的扉页上石破天惊地标示出“外国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够做到;外国人不能够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够做到”的著名文字a由此可见当时哈尔滨人的想法与少帅的心思是何等的心心相印、一脉相承。当然,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才有可能毫不夸

大地说,20世纪二十年代作为新兴城市的哈埠确实独领风骚,走到了全国的前面。唯其如此,也就难怪当年的哈尔滨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不但是在物质生活方面接连不断地创力出数不清的“全国第一”,如首个电影院、俱乐部、剧院、剧团、赛马会、公共图书馆、报馆、杂志、运动场、邮局、电信局、电信学校、电话公司、气象站、消防队、电灯厂、面粉厂、啤酒厂、滑冰运动会、滑珠协会、网球协会……如此等等;而且在精神面貌方面也敢为天下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巾帼不让须眉,“半边天”的作用尤其突出,诸如包括游泳、球类、田径在内的凡有女性参加的多项运动项目可以说是都居于全国领先的地位。这种局面即便是到了新中国建立前后也是大同小异,因为就在两个中国命运开始决战的关键时刻,英雄的哈尔滨人民在我党的领导下,不但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为埋葬蒋家王朝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更把这座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建设成为延安失守后新的革命民主圣地,并成为后来我党工作中心转移由城市领导农村的起点,因之也就难怪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们曾设想把这里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了。

开放包容,和谐交融

历史上黑龙江人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精神,他们既敢于学习吸收域外的新鲜事物和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也习惯于在碰撞接触后与那些来自域外的肤色、着装以及语言习俗不同的人们和睦相处,从而在黑土大地上交织出一幅幅各种文化对流和谐交融的长篇画卷。这毫不奇怪,因为广袤的大地上自始至终生息繁衍着不同族类的居民,他们各有着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语言和习俗,也就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形态上形成了多元的特点;而这些活跃在不同地段、表现为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族系的人们,既然共处于黑土大地而且往往是毗邻而居,也就不能不在长期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出现相互之间的影响和渗透,乃至呈现优势互补和相互融合的局面t当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博大宽厚、兼收并蓄和少有排他性也就容易成为黑土大地上众多人们所共有的地域性特征a在这方面,哈尔滨人无疑又是其中的范例,即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俄国和西方的文化、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因素以及我国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通过铁路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大量涌入了黑龙江地区,进一步地强化了当地文化的多元性;在这方面特别是上个世纪的头20年中,三四十个国家总数多达20万左右侨民的涌入哈埠,几乎占全市人口的一半而与当地的我国居民形成了华洋杂处的局面,于是不但大大促进了中外各种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互之间的渗透和交溶;而且久而久之,当地的华洋居民之间、土著与移民之间越来越习惯于相互容纳与和睦共处,乃至于出现了“混血人群”的繁衍,“二毛子”或“三毛子”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因之,这里既看不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也不存在盲目排外的举动,不同肤色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完全可以争芳斗艳、共谋发展!尤其是当数以万计的“白俄”家庭(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犹太人)遭遇“红色恐怖”而不得不逃离本国的时候,正是哈埠成了他们所能找到的最为安全的避风港;当然也就难怪在本地爱国人士为抵制殖民文化的渗透蚕食而发起修建象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庙时,竟会有那么多的外侨人士鼎力相助和大量捐款!当然,这样一来,包容与开放也就不能不成为哈尔滨人意识流中最为靛丽的重要内容,不但加快了城市的迅速腾飞,竟然在一二十年中崛起为当时东北地区名列前茅的国际大都会。而且也带来了哈埠特有的神韵魅力并获得了“东方莫斯科”和“小巴黎”的盛誉。君不见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显示出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的色彩,无论是建筑形式到文化艺术风格,还是居民饮食习俗的多样以至人们言谈举止的五花八门,可以说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外合流、土“洋”结合的因素。其中又尤以建筑方面最具特色,既有俄国与欧洲的各种艺术风格如巴洛克、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埃尔诺贝式的建筑作品以及俄罗斯式木结构的杰作,又有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再现诸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大屋顶与四合院之类,以及遍布道外、香坊和太平各大街小巷的土生土长的泥坯草房等等,真是参差错落、多彩多姿而又相谐成趣、互相包容;同样,饮食习俗方面的相互渗透更是数不胜数、司空见惯,如好喝啤酒、喜吃“咧巴”和红肠乃至江边的野食聚餐本来是洋人的爱好却逐渐成为当地国人的习尚,而国人煎炒烹调的美味佳肴以及饺子、包子之类食品也越来越被当地西人所爱好。至于语言方面的相互影响就更是冰城的一绝了,诚如当年矍秋白同志所指出:“哈尔滨上上下下都能讲几句洋泾滨的俄国话”,老老少少讲俄语成为一时的时尚;当然,当地的许许多多洋人也学会了中国话。不止于此,就连喻尔滨的汉语中也越来越多地掺杂了外来语成分,诸如“喂得罗”(水桶)、“布拉吉”(连衣裙)、“玛达姆”(妇女),“格必旦”(军官)、“笆篙子”(监狱)、“咧巴”(面包)、“格瓦斯”(饮料)、“沃得克”(烧酒)之类不胜牧举,堪称名符其实的“两合水”语言。

顾全大局,默默奉献

黑龙江人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顾全大局和默默奉献。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国家需要,黑龙江人总是竭尽全力报效祖国,无私奉献,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从古到今都是这样。远的不说,就以清代为例,因为大量的人口“从龙入关”以及“封禁”政策,黑龙江地区早已是地旷人稀。兵丁有限,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但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不管是抵御外国武装势力的入侵,还是平息各地的分裂和叛乱,只要是皇帝或中央政府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由各族子弟组成的黑龙江马队立即整装出发奔赴前线,故从渤海湾到东南沿海边防各地以及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到处都曾留下了他们健壮的身影,也不知有多少英雄战士为了报效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之大体同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和制止民族分裂,还有数以千计的黑龙江各族八旗人丁携家带口被调到新疆、蒙古的沿边地区世代屯垦戍边、保卫祖国,他们的后代至今仍定居在新疆等地。至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各族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就更是不在话下了,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作为东北根据地的大后方和龙头的黑龙江地区不仅在两三年中全力支援前线,“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什么给什么!”而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而且送出了数十万英雄的子弟兵和数以万计的干部随军南下,可以说在全国的解放和埋葬蒋家王朝的伟大变革中居功至伟。一言以蔽之,黑龙江各族儿女们元愧于养育自己的这大片神奇的黑土地。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建国后当代的黑龙江人所做出的新贡献及其所特有的“龙江风格”,只要是中央一句话,黑龙江的粮食、原木、煤炭、石油以及其它的重要物资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南运送,特别是在年青的共和国遇到困难的日子里,黑龙江人顾全大局、默默奉献的龙江风格更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土地肥沃和地旷人稀。黑龙江地区历史上极少出现过少粮挨饿的饥荒现象,可是在三年困难时期。生产了大量粮食的黑龙江农民每天却仅仅以三两粮勉强维持生命,因为当地所产的粮食绝大部分都被南运到全国各地。据说,为了多留下一点救命粮,当时的省长李范五同志和省委书记曾一再地发生争吵乃至流下了眼泪,但为了发扬“全国一盘棋”的“龙江风格”,却仍旧义无反顾地按照中央的要求如数的把粮食送交了国家。这就是当时黑龙江人所特有的顾全大局和默默奉献!

“知我家乡,爱我中华”,让我们正确认识龙江,更加热爱龙江,并像我们的前辈一样为龙江地区的重振雄风和再铸辉煌而努力奋斗吧!

猜你喜欢
特色历史
时代特色
新历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