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引领学生 以课堂感染学生

2009-04-14 04:37徐占吉
成才之路 2009年2期
关键词:感情美的语文

徐占吉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加强知识、能力、方法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培养情感,注重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常说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犹如一首动人的乐曲,让人身心愉悦。王国维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发挥、把握中学语文教学美育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一、 剖析形象,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作家凭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评价,使得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语文课堂的阅读和分析中,这些人物形象感染和教育着学生们,传达出艺术之美。所以,通过剖析形象,可以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1)分析具体的形象,体味亲情美。亲情是人们从亘古一直传唱至今的不老的话题。新教材初一教科书中,选取了不少歌唱亲情的文章。在学习中,学生会体会到温暖在我们身旁的爱护和关怀是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背影》这篇散文,不仅描写了衰败的家境和伤感的父子别离,而且朴实无华地刻画了一位衰老的父亲蹒跚而行的背影。车站送别时,为了给儿子买橘子,他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此处描写不仅令当时的作者潸然泪下,更让学生感到了深深的父爱。课文展现出的亲情之美,感动了学生,更让他们想到自己父母平日的关怀虽琐碎却是出于爱子真情,应当用心回报自己的亲人。

(2)剖析群体形象,体味心灵美。中学语文教材里描写人物心灵美的作品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将受到文中人物思想境界的感染,引起内心震动,净化学生心灵,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我选准了全文的主旨为突破口,“哈尔威船长在轮船遇难时所表现出的履行做人之道,坚定果断,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用文章感人情节感染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在面临灾难时保护弱者,尽做人之道的精神。作家杨新雨写的《养母》一文,打破了学生一贯的认识,选取日常琐事,写养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孤独一人时,仍旧祈祷另一个世界的养父不受煎熬,祈祷养子在外边顺顺当当,无灾无难。这让一个身处都市文化圈的人,真正理解了养母这样一位纯粹的人,让学生心灵进一步净化。

二、 品词赏句,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材中所选的篇目,几乎每一篇都是语言的佳作。作家刻意追求语言的艺术美,不仅要求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有唯一的字可以表达”,而且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绘画的光泽”。语文教学中美的事物大部分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因而也就构成了语言美。

(1)自然美。在文学领域,有的作品精心构思,刻意雕琢,语言华丽,感情炽烈;有的作品则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语言平实。就美学来说,“浓妆”也是美,“淡抹”也是美。因此,情真、意真、景真的自然美,常常受到人们的青睐。自然美在课本中是随处可见的。

请看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春》在描绘“春草图”时,用了一个“钻”字,表现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春草的活力。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将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描写得有情有感。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在“春雨图”描绘中,作者巧妙地用了一个“斜织”抓住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表现了春雨的紧密、迷蒙,伴随着春风莅临人间。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得多么精彩呀!由于作家描绘画面时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

还有《绿》一文,更有语言美和自然美:那醉人的绿呀,“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形象地写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纯洁鲜嫩,无形化作有形,美不胜收。

(2)对比美。“对比”是一种常见的美学技法,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常常凭借黑白、明暗、深浅、高低、悲喜、美丑、善恶、动静以及贫富的对比,表现艺术的美。在白纸上画一个圆表示月亮,这个月亮并不亮,如果在月亮旁边画上一抹云彩,它就亮起来了,这就叫“烘云托月”,所用的就是对比的手法。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是一首纪念鲁迅的诗。这首诗也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诗人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和专吃人肉、喝人血的剥削者作对比。这种剥削者虽然活着,那只是行尸走肉,没有思想,没有人性,在人民心中早已死了;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鲁迅虽然死了,但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战斗精神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把鲁迅的形象塑造得极为高大美好。学生学习了鲁迅的伟大精神和人格,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就是对比美的艺术效果。

三、 语文教学艺术美要从“美读”“情讲”“联想”几方面入手

(1)美读。读的第一种形式是诵读。我国古代启蒙教育以诵为主,以“日诵万言”为美德,“读书声满天地”是对这一风气的生动描写。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声音形成一种交响,其主题是诵读。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用富有感染力与形象美的“美读”来增强教学的艺术魅力。如讲《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教师饱含感情的配乐诵读,定会使学生沉浸于藤萝勃勃的生机中,心灵自然受到生命的洗礼。

(2)情讲。要做到情讲,关键是备课时要“入得去”,上课时要“出得来”。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感情”。如果说创作过程是一个“情动而辞发”的过程,那么,欣赏过程则是一个“披文以入情”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入情,教者须先入情,只有深刻感动了自己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动别人。在此基础上,设计恰当的教法,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创造一个适合作品基调的情感氛围,让感情弥漫在课堂之中,融会在学生心田。陈军老师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课堂里之所以会出现一片悲咽之声,就是因为教师情感真挚动人的缘故。“我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备课时有了这样的感情,教课时才“出得来”,学生自然情不自禁。

总之,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追求一种知情结合、文质兼美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那些透露着美的形象,蕴涵着美的语句讲深讲活,适时恰当地利用电教手段,将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用眼睛去细心观察美,用心灵去感受领悟美,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一颗颗纯真的心获得美的启迪。

(高台县骆驼城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感情美的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好美的雾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