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反思与批判——评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2009-04-14 04:38史立英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理性

张 润 史立英

摘要: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航海过程中的几次奇遇,作家通过一个个奇妙的故事以幽默和辛辣的笔法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更以独特的视角和远见卓识对当时膨胀的理性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关键词: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理性;人性

英国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格列佛游记》可以说是十八世纪“游记文学”的杰出作品,斯威夫特以精妙的手法讲述了莱缪尔·格列佛(Lemuel Gulliver)周游数国的奇特经历。在小说的四卷中,格列佛分别以随船医生或船长的身份出海,但每次都因海难或其他的原因被弃于一个奇特的地方。

第一卷讲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蒲特(Lilliput)的经历, 该国居民只有六英寸高,却高傲自大。格列佛帮助他们击退邻国的侵略,但因在皇宫救火时采用了撒尿灭火的方式而失宠,有人建议以叛国罪除掉他,格列佛得知消息后逃离了小人国。第二卷中格列佛继续出海,在登陆取淡水的时候流落在了大人国布罗卜丁南格(Brobdingnag)。在这个巨人国他从农民手中被转卖到王后处,但是他的微小的身材常常使他处于危险当中,而且巨人的外形也让他感到不舒服。后来他被老鹰偶然叼走,身落大海,被路过商船救起后得以返回英国。 第三卷描述了格列佛再次航海并遭遇海盗,他被扔到一条独木舟上在海上漂泊,在一座孤岛上遇到了飞岛勒皮他(Laputa),还陆续访问了拉格多科学院以及其他的一些地方。勒皮他飞岛上的居民总是在沉思冥想,而拉格多科学院的学者们更是整日被奇思怪想所困扰。格列佛后来游历到日本搭船回国。最后一卷中格列佛当了船长出海,他的部下图谋不轨,弃他而去。格列佛无意中进入“慧骃”马(Houyhnhnms)国,遇到了具有高度理性和高贵品德的慧骃马。而在慧骃马的统治下还生存着一种外形似人、丑陋无比且行为粗鲁的“耶胡”(Yahoos)。虽然格列佛非常愿意与慧骃马呆在一起,但无法改变自己也是“耶胡”之一的现实,最后他离开了马国,返回故土。

《格列佛游记》可以说是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全方位讽喻,斯威夫特通过故事主人公格列佛之口历数了英国在政治、科学、伦理、法律和思想多方面存在的弊端,更以辛辣笔法对兴盛的理性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一、 斯威夫特理性反思的时代背景

古希腊理性主义曾强调,人的欢乐来自于对理性的运用,因为理性是人类特有的光荣和力量。在古典理性主义者看来,理性使人区别于其他生物,而理性生活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格列佛游记》诞生于十八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欧洲正处在“理性时期(Age of Reason)”,其理性又称为启蒙时代的理性,人类的理性被奉为权威。理性主义者提倡科学,鼓励大胆思索,敢于质疑,相信人类理智的能力、相信个人判断(沃尔夫 1997:10)。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对象,科学是发挥理性作用的工具和方法。在道德伦理方面,这种启蒙理性思想肯定了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弘扬人本主义思想,在伦理上反对宗教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反对禁欲主义。而在这种启蒙理性形成的同时,理性主义内部开始出现理论分歧,也就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前者强调经验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后者提出只有理性才能提供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十八世纪欧洲理性主义的蔓延与分歧使得不少人开始对“理性”进行反思,一些讽刺文学形式如诗歌和小说应运而生。斯威夫特就是讽刺文学的代表之一,他的笔锋直指理性主义发展的弊端,《格列佛游记》的创作一方面针对当时学者们的故弄玄虚和学术错位,将人类的理性极端化的做法;另一方面讽刺人类据于理性的自负。就斯威夫特本人而言,他并不否认人类理性的伟大之处,《格列佛游记》的许多情节都反映了斯威夫特对理性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的认可,比如他对格列佛所游历各地政体、法律、建筑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对数字的应用更是力求精确,足以说明科学理念对其影响之深。然而,斯威夫特以超前的眼光审视时下被奉为权威的理性,对理性的实质和目的进行了反思,更用诙谐甚至是科学而精确的语言对当时人们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和和极端的使用进行了尖刻的讽刺。

二、科学观背后的理性反思

科学是欧洲启蒙思想的重要基础,理性哲学的发展更是逐渐将科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从每一个细节展现科学理性的成就,每一次出海航行格列佛都对船只航行的地理位置作精确的记述,几乎对看到的所有东西的尺寸都作了详细表述。格列佛对小人国的数学和机械技能大加赞赏,对飞岛的飞行原理更是作了科幻般的描述。而斯威夫特在这种科学的浓烈氛围中以一种特有的视角审视着科学的发展,从他者的立场质问科学的本质和目的。在大人国,格列佛向国王谈到火药和枪炮的用法和威力, 想将制造枪炮的技术敬献给国王以得到更多的赏识。然而,在了解到火器的破坏力后,国王竟勃然大怒,在他看来发明这种机器的人一定是恶魔天才、人类公敌,他本人宁可丢掉半壁江山也不愿意获知这种秘密。火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然而在国王看来却是邪恶的东西,而且还惊异于这种“小小的昆虫”竟有如此不人道的想法。斯威夫特正是通过这种角度来审视和批判科学理性和成果的滥用。

斯威夫特接下来对飞岛国的描述更一步展示人在纯粹而极端的科学理性控制下的癫狂状态。这个国家的国王及臣民整日陷在苦思冥想之中,甚至需要“拍手”的击打才能回到现实中来。这个国家在天文和数学方面很发达,但很多人总是惶惶不安,心里一刻也得不到宁静,而令他们担忧的是,天体会发生若干变化。比方说,随着太阳不断向地球靠近,地球最终会被太阳吸掉或者吞灭。太阳表面逐渐被它自身所散发出的臭气笼罩,形成一层外壳,阳光就再也照不到地球上来了。正如格列佛所述,这个地方的人们既不能安眠,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完全成了理性的受害者。更为夸张的是,飞岛国下辖很多地方都建有科学院,这种做法来自于飞岛上学术冲动风气的影响。格列佛参观了拉格多科学院,这里的科学家们都充满了各种奇怪的研究思路,有人想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有人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还有人在做将冰煅烧成火药的工作,诸如此类的研究不胜枚举。1713年斯威夫特和亚历山大·蒲伯等人创立了“涂鸦社”(Scriblerus Club),撰文讽刺和批判当时文人中存在的各类白痴行为。拉格多科学院科学家们的种种荒诞的研究设想虽然出自斯威夫特讽刺而夸张的构想,但对当时科学研究脱离实际弊病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格列佛游记》充分体现了斯威夫特对科学发展的前瞻性和忧虑,科学理性在给人类带来繁荣的同时也诱惑人类走向迷茫,致使人性和道德的丧失。

三、慧骃马国与斯威夫特的理性困惑

斯威夫特描写格列佛在慧骃马国的奇遇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高潮,他对人类的理性作了总结性的反思。在前面的三卷中,斯威夫特通过小说主人公格列佛的不同经历将英国的政治、法律、伦理、思想和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批判性展示,利用格列佛经历的不同种族和社会来揭示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人性的丑恶和弱点。

在格列佛所到的慧骃马国生活着两个种族,一种是马,另一种是“耶胡”。前者具有高度的理性,有温和而简朴的品德,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后者外形似人,但行为邪恶、肮脏无比,受制于慧骃马。在格列佛与马主人逐步沟通的过程中,他介绍了欧洲的政治、法律、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来想展示人类理性的格列佛却适得其反,他的描述引起了慧骃马对人类的蔑视。听了格列佛关于战争的描述,慧骃马认为有关战争这个问题极妙地揭示了人类自以为有的那个理性所产生的后果,既然一只自以为有理性的动物能做出如此罪大恶极的事来,它就怕理性堕落到后来比残暴本身还要来得糟糕。它肯定地认为,人类所拥有的并不是理性,而只是某种适合于助长人类天生罪恶的品性而已,仿佛一条被搅动的溪水,丑陋的影像映照出来不仅比原物大,还更加丑陋。至于法律,慧骃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因为一切理想和目标都可以听从自然与理性的支配而得以实现。在格列佛看来,慧骃马的品行与人类的腐化堕落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他另眼相待人类的行为和感情,重新认识自身的缺点,格列佛甚至决定在这些可敬的“慧骃”马中间度过余生,对它们的每一种美德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付诸实践,永远都不回到人类中去。

对慧骃马国的描述实际上是斯威夫特对人类理性的一种反思和困惑,他将格列佛置于理性的一个中间位置,审视人类理性的两个极端。慧骃马所体现的是斯威夫特希望的人类最高理性,是人类应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耶胡”代表的是人类原始而粗俗的一面,与其他非理性动物无异。格列佛在离开慧骃马国后对人类极其鄙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接受自己的同类。这也正反映了斯威夫特自己的困惑,人类既达不到如慧骃马那样的至高理性境界,又不能完全剔除身上的“耶胡”兽性,只能庆幸处于两者之间。

四、 结束语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一个全景式的展示,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政治、法律、科学和文化等人类理性的产物。借用格列佛在不同地方的游历以及与英国社会的对照,斯威夫特想让人们清楚理性在给人类带来进步和繁荣的同时也将人类推向腐化、堕落甚至是极端。科学理性如不加以正确使用将会变成禁锢人类思想的牢笼,甚至变成统治或毁灭人类的工具。《格列佛游记》是对现实世界的讽喻,斯威夫特展示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主人公奇特的航海冒险经历,作者犀利和幽默的笔锋下透着他对理性和人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科学发展的远见卓识。

参考文献:

[1] 乔纳森·斯威夫特[英].《格列佛游记》[M], 张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 孙绍先.论《格列佛游记》的科学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2,(4)。

[3] 沃尔夫. 周昌忠等译,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 仵从巨. 面对世界的讽刺与激愤:读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J].名作欣赏,2008,(8)。

[5] 伍厚恺. 简论讽喻体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文学地位[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猜你喜欢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理性
从《格列佛游记》漫谈斯威夫特的讽刺、批判与社会理想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