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汤森路透在何方?

2009-04-15 09:30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20期
关键词:金融信息剑锋汤森

责编:王沛霖 E-mail:ciw_wpl@ccidmedia.com 2009年6月1日 第20期探索中国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之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益增多的金融分析、金融交易、金融决策或者其他金融活动让社会各界对金融信息服务的需求应运而生。而增长迅猛的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市场也正为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巨头所虎视眈眈。

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金融信息服务领域,需要在中国本土孕育出一个类似汤森路透、彭博社的强大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

谁能担此重任?是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网等专业财经网站,还是依托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新华08?

无论是谁,未来的路都很漫长……

专业财经网站的成长与瓶颈

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分析、交易、决策等支持,虽然也是一种金融信息服务形式,但这种服务相对低端。不过,在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这种草根的需求锻炼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

——探索中国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之路

“通过互联网(包含无线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股票、基金、外汇、期货、保险等投资理财信息和服务。”这是和讯网COO陈剑锋给中国的财经类网站下的定义。陈剑锋又把中国财经类网站细分为以下三大类:金融投资理财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网站(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所、金融服务和中介等机构的网站)、专业的财经网站(主要是提供专业财经信息和专业理财产品服务的独立运营的网站,如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网等)、大型综合性网站的财经频道(主要是综合性网站中专门的财经频道,如新浪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网易财经等)。

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网等专业财经网站是伴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国民财富的增长,以及投资于股票、基金等用户规模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股市2007年的牛市更是几乎让全民都陷入对股票、基金的疯狂追捧的潮流中。那时候,股民、基民的身份也成为中国白领阶层竞相追求的时尚标签。

2005年以前,中国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的开户数一直在7000万户以内。2006年,这个数字好不容易才上升到8249万户。而2007年,开户数竟一下变成了1.3887亿户。

陈剑锋当然不认为中国真有那么大规模的理财投资用户。他告诉记者,2008年中国的网民近3亿人,其中有1.5亿是学生,另外1.5亿中具有一定财富积累、可以进行一些理财投资的网民也就四五千万。“很多投资者不仅以自己的身份在深圳、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开户,还以亲戚、朋友的身份开设两个或者更多的账户。”陈剑锋认为,中国真正适合并有钱进行投资理财的群体只有4000万~6000万人。

目前,国内所有为这个群体服务的专业财经网站都活得很滋润。

2004年10月15日,金融界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07年,金融界全年收入达到2590万美元。而陈剑锋透露,和讯网2008年收入也超过亿元。东方财富网、指南针、大智慧等财经类网站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

这些专业的财经网站的收入大都来自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有偿服务。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为由个人投资者养大的金融信息服务机构。

陈剑锋介绍说:“中国目前专业的财经网站主要的收入来源有品牌广告收入、理财服务软件收入、移动短信服务收入和研究报告销售收入。在品牌广告收入方面,和讯网遥遥领先,2008年其收入过亿元,超过了东方财富网、金融界等其他数家专业财经网站的广告收入总和;在理财服务软件上则是金融界领先,其2008年收入也过亿元,超过了和讯网、东方财富网在理财软件收入上的总和;而在移动短信服务收入和研究报告销售方面,几乎所有的专业财经网站都还没有形成规模。

和讯网曾经在移动短信服务领域里进行过尝试,但后来基本退出了该业务,其主要原因是“运营商在此业务上一般只与一家财经服务提供商合作,其他的专业财经网站都没有更多机会在这方面发展业务”。陈剑锋认为,运营商传统的收费模式又阻碍了专业财经网站提供专业性的服务。“现在中国移动只提供一般性的信息收费模式,如一个月收费5元。而我们提供的专业财经信息服务应该更有价值,我们希望每月收到500元。”

在研究报告市场,这些专业的财经网站也同样切不到大的蛋糕。一方面,中国的普通投资者中能读懂和希望去读研究报告的群体很小,大概只有300万人左右,互联网上大量存在的免费报告,也使得真正愿意付费购买研究报告的个人投资者少得可怜;另一方面,研究报告的提供者一般是券商、基金等研究部门,它们做出来的研究报告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收费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个人投资者根本买不起。所以,这些报告的销售数量非常有限。

“因此,面向散户的研究报告市场还不存在,而面向机构的研究报告市场又单一,不容易形成规模。”陈剑锋说,“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研究报告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的原因所在。”

专业财经网站以针对个人市场的广告、理财软件(主要针对股票市场)的销售收入为主,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容易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理财软件的销售与股市密切相关:当股市火爆的时候,个人投资者都愿意去买股票,同时也愿意为理财软件付款;当股市情况不好的时候,投资者就不愿意花钱买股票,更别说买理财软件了。目前,专业财经网站的广告60%~70%都来源于金融企业,这些企业也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马上减少广告投放。

迈向专业服务

和讯网、金融界等专业财经网站不可能永远守着个人市场,一旦市场环境成熟,它们会毫不犹豫地进入面向机构的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它们虽然很稚嫩,但已经经历过市场的洗礼,正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向着金融信息服务巨头的梦想迈进。

“信息技术是金融信息服务业基础中的基础。”金融界营销管理中心总监杨懿告诉记者。而陈剑锋则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离开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任何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都只能是一堆垃圾。技术在金融信息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是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08年,金融界的技术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40%,而和讯网的技术人员也占到员工总数的30%左右。

为了增强专业财经网站的竞争力,和讯网、金融界等网站非常重视对普通财经信息的深度加工。杨懿告诉记者,同样是一条国外甲型H1N1流感的新闻,金融界网站的处理方式是将这条新闻和自己所服务的众多客户进行结合,由专业分析人士进行深度分析,看这条信息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哪些影响,然后把分析结果及时提供给自己服务的企业客户和个人投资者。

“很多专业信息和普通社会新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很多普通的新闻经过加工以后,会变成某一类专业的信息。”陈剑锋说。

尽管和讯网、金融界和东方财富网都靠广告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但它们已经意识到,发展除了广告之外的其他收入,将是专业财经网站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利用互联网最新的技术,大范围地发展收费软件服务将成为今后专业财经网站的一个方向。

陈剑锋认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财经客户端软件以证券播报类和信息类为主,虽然有一些股市分析和理财投资的功能,但从整体来说,软件分析和理财功能不足,实用性不强。

而目前由于期货、外汇市场的不成熟,财经类网站尚无法开展相关软件服务业务。而未来随着中国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基金市场,以及股指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投资者肯定会迫切需要一些具备高度专业性和即时性的投资分析工具,为其投资理财服务。“因此,通过网络提供这样的工具性软件将越来越受欢迎,这个市场将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陈剑锋说。

手机在私密性、及时性等方面显然都优于电脑终端。“随着中国3G建设的加速,手机终端将更适合我们为客户提供证券播报类信息,以及提供高附加值的财经分析信息。更重要的一点是,手机使用模式使我们更容易向投资者收钱。” 陈剑锋表示。

通过与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合作,专业财经类网站在它们提供的数据或报告基础上,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人士,针对不同的投资者进行二次信息加工,以付费订阅的方式出售给机构客户或者个人客户(个人客户占主导)。

陈剑锋认为,由于国内资本过剩的局面不会改变,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是大势所趋,因此金融数据和分析报告的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中国个人投资者的理财观念也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通过投资证券、外汇等金融产品进行理财,对数据和分析报告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中国投资者的投资手段也在发生变化,如在股票市场,散户已经开始由早前的跟庄投资转向注重基本面的分析。这无疑也会加大个人投资用户对数据和分析报告的需求。

2008年4月,汤森路透宣布投资数千万美元成为和讯网的第二大股东。和讯网高层曾公开对媒体表示,和讯金融理财分析产品虽然是先行者,但近年来每年的营收规模却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未能形成突破。和讯网希望借助汤森路透集团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在金融理财分析产品领域一举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和讯网希望,其研发团队可以近距离拆解汤森路透的一些产品,学习借鉴,进而开发出一些更先进和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甚至可以直接从汤森路透引进一些产品。

而金融界则通过不断地并购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专业能力。2006年10月2日,金融界收购了证券之星,从而拥有其开发的基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互动电视网的“三网合一”的金融服务平台。同一年,金融界还收购了专门面向机构客户提供金融数据库的巨灵财经,从而具备了向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

“我们和汤森路透相比,就如同一个尚在小学读书的孩子跟一个已经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相比。” 陈剑锋毫不讳言中国专业财经网站跟全球一流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差距。

杨懿相信,中国以后肯定会出现类似于汤森路透和彭博社的金融信息服务巨头。

新华08的理想和现实

新华08无疑肩负着中国政府建设金融强国、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引导中国金融信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任。但有国家扶持的新华08能否如期成长起来,还需要放手到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搏击后才知道。

最早喊出要做中国的汤森路透或者彭博社的是新华08,一个背靠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带有国家战略思考的金融信息平台。

2007年6月20日,由新华通讯社自主研制开发的综合金融信息服务系统——新华08正式推出。当时,新华08就宣布,已经有国内190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成为其试运行用户。

新华08被认为是信息、通信技术与金融业务高度结合的终端服务系统,是集实时信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和分析模型于一体的工作平台。它以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中从事金融市场研究和投资的专业人士为服务对象,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国内外货币、资本、外汇、黄金和期货等五大市场,以及金属、能源、房地产等55个行业的动态信息,此外它还能提供国内外20个主要交易所实时行情及主要金融机构的产品报价。该系统还全面提供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统计数据和海关数据,并提供大量实用的研究工具及自主开发的金融模型。

记者从新华08内部员工杨敏(化名)处获悉,新华08从2006年就开始酝酿,主要是由新华社信息部负责牵头组建。“当时从信息部抽调了十几个人在一间不大的房子里进行终端系统的自主开发。” 杨敏回忆说,当上级要求新华社筹办这个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时候,新华社曾派人到汤森路透去学习过,但根本看不到它们核心的东西。没有办法,新华社只好号召员工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自力更生地打造中国的汤森路透。

“每天辛辛苦苦地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加班工资也不高,但大家工作劲头都很足。” 杨敏从新华社旗下的纸媒编辑部调到现在的岗位,就是冲着要把新华08打造成为中国的彭博社的梦想而去的。

新华08自2007年推出后,新华社各地分社纷纷召开用户推介会议,利用新华社在各地政府中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很快就把新华08演示并推介给各地的企业、金融机构。而新华08从其试运行之日起,就马不停蹄地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新华社还与天津、重庆等各地产权交易所进行合作,推进新华08业务的开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2008年10月,新华08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自主研发了40个金融模型,精确度甚至超过了汤森路透系统,可以达到小数点后8位;建立了覆盖国内所有地市的价格监测采集网络,并在海外23个重点城市设立了价格采集点;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进驻华尔街进行金融信息采集的机构;新华08人民币债券系统、系统终端和手机终端都顺利通过了专家认证,并正式运行;新华08中文版正式上线;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大都成为新华08的用户,实现了高端用户的全面覆盖。

“现在,新华08已经拥有了最先进的终端机,但受困于原有的体制,新华08的人才问题却一直很难解决。”杨敏说。

因为新华社很多员工是事业编制,这种体制下的员工收入不高,不过工作稳定,福利良好,但这样不利于用高薪等手段吸引高端人才。

路透驻上海记者沈一鸣认为:“新闻是次要的,数据才是第一位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数据,否则一切将没有意义。”而陈剑锋也认为,数据和信息技术都只是手段,要真正让这些数据给客户带来价值,归根结底需要有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人士来把控。

“那样的专家年薪都要上百万元。只要新华08不脱离新华社独立运作,就不可能花如此高薪去聘请专业人才。”杨敏告诉记者,新华社普通记者月薪只有几千元,贸然引进年薪百万元的员工会对旧有的薪酬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

新华08从新华社剥离出去,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已经是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2009年5月15日,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大厦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隆重奠基,这是新华08主体运作公司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

“现在新华08的终端系统已经都安装到中国的各大企业和金融机构了,但到底用户有没有真正用起来呢?”杨敏很担心。她告诉记者,对比彭博社、汤森路透的终端,新华08还有很大的差距。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帕蒂·沃尔德迈尔所说,新华社拥有自主研发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确实难能可贵,但毕竟汤森路透、彭博社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经验非常丰富,新华08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毕竟中国占据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国内市场这块业务上,新华08还是颇具优势的。” 而业内人士认为,新华08的优势在于官方的信息、数据、资料文献。

路透靠IT革故鼎新

20世纪,为了确保路透社新闻在世界市场上已占有的地位,特别是为了保证使它获得高额利润的经济新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发出,路透社在英国伦敦兴建了一个技术中心,该中心于1979年年底启用。这个中心通过60台电子计算机和5000条通信线路,向世界各地订户输送各种新闻。此后,路透社又在瑞士日内瓦建设了另一个具有同样规模的技术中心。有了异地的双系统备份,即使一套系统发生故障,另一套系统也能支持路透社的业务系统正常运作。

20世纪80年代末,路透社的管理一度出现混乱,信息服务经常延误。为此,公司从1992年年初起开始改进信息服务系统。旧的计算机系统被经专门设计、适应新程序的更新式系统取代,此举为公司又重新赢得了声誉。

2002年,路透社出现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约6.3亿美元)。它的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被彭博社抢走不少。时任路透社CEO的格罗瑟扭亏努力之一就是打造堪与彭博终端匹敌的终端产品。路透社当时的主打产品是3000Xtra信息终端。该终端结合跨市场数据分析、绘制图表、新闻提供等功能,面向交易员、分析师、投资经理和经济学家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路透社的另一个主打终端是Reuters Dealing3000,它能让交易商进入最大的交易指令传送网络系统,享受更及时的信息服务。通过以这种方式细分市场,路透社试图为客户度身定制它们需要的产品。

2008年4月17日,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完成对路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组建为汤森路透集团,成为跨金融、法律、税务、财会、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媒体领域的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供应商。汤姆森和路透2007年的合并收入大约为124亿美元。合并后的汤森路透集团还是由重视科技的格罗瑟出任CEO。汤森路透集团2008年的营收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和数据的市场部门,分别占公司总营收和盈利的57%和42%。

彭博社赶超路透的撒手锏——彭博终端

彭博社成立于1981年,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就超过有着150年历史的路透集团,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当然2008年路透和汤森宣布合并后又夺回了第一的宝座),靠的就是一种叫彭博终端的机器。目前彭博社在全球约有30万台终端机,其带来的销售收入占其总营收的85%左右。

彭博终端是一套让专业人士访问“彭博专业服务”(Bloomberg Professional Service)的计算机系统。用户通过“彭博专业服务”可以查阅和分析实时的金融市场数据以及进行金融交易。

彭博终端还通过彭博社的专有安全网络提供新闻。大多数大型金融机构使用彭博社提供的服务,每台彭博终端每个月的租金是1500美元。此外,用户通过彭博终端访问来自交易所的实时报价时需要缴纳额外的费用,这笔费用是支付给提供报价的交易所的。一些新闻机构也通过彭博终端为客户提供付费新闻。

彭博终端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建立,服务器是一个多处理器的Unix平台,客户端则是一个基于Windows的专用电脑终端。终端客户还可以使用额外服务Bloomberg Anywhere,这项服务允许客户利用“Citrix客户端”,通过网页来访问彭博终端客户端的Windows程序。同时,彭博社还提供WAP入口和黑莓程序,以便客户通过手机来访问客户端。彭博终端的服务器端是用Fortran和C语言来开发的。

猜你喜欢
金融信息剑锋汤森
动态信任视角下消费金融信息产品设计与评价
Atomic-scale electromagnetic theory bridging optics in microscopic world and macroscopic world
Topological photonic states in gyromagnetic photonic crystals:Physics,properties,and applications
蛼螯烧卖
张剑锋书画作品选登
谁杀了他的情人
媒体融合时代金融信息服务业如何转型升级
聚焦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物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