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棋例的盲点②

2009-04-16 08:04霍文会
棋艺 2009年10期
关键词:本例盲点黑车

霍文会

图1,红方步步用炮拦炮,从表面上看都是“拦”。然而炮一平二的拦与炮二平一的拦却有本质上的差异。这也正是本例盲点所在。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炮一平二的拦,红方炮一平二这着拦炮,存在着一个令人不易觉察之处。就是红方未动子前,由于黑炮能沉底照将,保护着陷于绝境的黑马。拦炮后等于去掉了黑马的暗根,使红方由吃马丢车变成白吃马。因此裁决炮一平二是“捉”。而炮二平一拦炮,并非是去根,它与红车捉马无关,是“拦”。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走子后如果去掉了对方某个棋子的根,并使这个棋子置于被捉的状态。那么这着棋的走子性质就是“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去“根”是“捉”。

黑方炮8平9的走棋性质又是一个裁决难点。它的盲点是有人把黑方车炮的联合捉子与黑马遭捉两块棋的子力交换混在一起计算。例如:从下一步起炮9进6,炮二退四,车6平5,车八平九,炮9平6。误认为黑方以一马换双仕,构不成得子。正确的裁决是把黑方车炮联合捉中仕当做独体看待。得仕即为捉,它与后面的红车吃马无关。

黑方炮9平8明显是要抽吃红车,当然是“捉”。

综上所述,红方是一捉一闲,属允许着法;黑方是长捉。属禁止着法,应由黑方变着,不变判负。

图2是一个典型的去根是“提”的待判局面。黑方将6退1,若单从黑将移动这个点上看,似乎平淡无奇。然而这正是盲点所在。棋例裁决也涉及点和面的问题。所走动的那个棋子是点,整个棋盘上的局面是面。俗话说,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裁决一着棋的走棋性质,切忌只盯住动子,一定要统揽全局。退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着法。从全局着眼,将6退1走子前,红方过河兵因有红车利用抽吃的手段在暗中保护,黑车对其构不成捉。而退将后,黑方解除了红方抽吃的手段,去掉了红方过河兵的暗根,使黑车从没捉到捉,因此裁决将6退1是“捉”。

红方车二进三照将是“将”。

黑方将6进1则为“闲”,它与早已形成的黑车捉兵无关。此刻它们是两块棋,没有关联。

红方车二退三是要抽吃子,从下一着起可以车二平四。士5进6,车四平五,士6退5,车五平六得车,故车二退三是“捉”。

本例黑方是一捉一闲,红方是一将一捉,前者为允许着法,后者为禁止着法,应由红方变着,不变判负。

图3是2009年2月辽宁省象棋一级裁判员试题之一。我在批阅试卷时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应试者,对红方首着炮一平三的走棋性质裁决有误。究其原因,仍然是对棋例通则学得不透,理解不深,有的把这着棋的走棋性质答成“献”,更有一知半解者把它答成“兑”。

关于“献”与“兑”,易出盲点。其因是它本来就有其特殊性,再加之从《1987年规则》到《1999年规则》及《2007年规则试行本》对其释义上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致使一些初涉棋例领域的人概念模糊,似是而怍。

红方炮一平三献炮,若单从动子上看,完全符合献的定义,黑方下一着吃掉红炮后,既不能立即被将死,也不能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但不可忽略的是。红方炮一平三在献炮的同时,去掉了黑马的“根”,使黑马置于被捉状态。这是“献”兼“捉”,依照棋例通则中“凡走子兼具有多种作用时,应从重称呼和裁决”的条款,”献”兼“捉”应按“捉”称呼与裁决。

黑方象7退9保马是“闲”。

红方炮三平一捉象,并同时造成静子红车捉马,是“捉”。

黑方象9进7保马还是“闲”。

本例红方是长捉,为禁止着法。黑方是两闲。为允许着法,应由红方变着,不变判负。

猜你喜欢
本例盲点黑车
The Rough Side of Paradise
丰富多彩的分式方程的根
眼见为虚
坐黑车
盲点
都是忽视“O和1”的错
黑车司机
绕组重绕数据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