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2009-04-17 09:33李付昆
绿色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杨梅

摘 要:杨梅为我国特产果树,可生产一种保健水果,用于加工罐头、果酱、果汁等食品。杨梅适于生长于坡度小于45°、海拔低于500m、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山地。杨梅定植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培养丰产杨梅树,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的自然开心型树冠,对树的修剪分为夏剪和冬剪。另外,对杨梅还要做好施肥防病的措施。

关键词:杨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收稿日期:2009-03-09

作者简介:李付昆(1980—),男,云南曲靖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苔林生产研究。

中图分类号:S6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3-0020-02

1 引 言

杨梅为我国特产果树,果实含糖量12~15%,含酸量为0.5~1.0%,富含维生素C,含有8种

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脂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能止渴、清食、消暑、治痢疾等功能,可谓是一种保健水果,极受人们喜爱。杨梅除适于鲜食外,还可以用于加工罐头、果酱、果汁等食品,便于贮藏和远销。

2 杨梅的栽培技术

2.1 林地选择与整地

杨梅喜湿耐阴,树冠大,根系分布广,杨梅园要求建在海拔低于500m,坡度小于45°,腐殖质层厚,pH值为4.5~5.5的酸性黄壤、红黄壤,向阳通风,便于集约经营,交通运输方便的山地、丘陵。气候条件应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在光辐射较大、热量充分、冬春季积温较高、夏秋降水分布适度偏少的小气候条件下,优质、丰产性更显著。

整地应因地制宜,在11月至翌年3月定植前完成。坡度较小,坡面平缓的林地,开设环山梯土或梯田挖穴;坡度较大,地形复杂的林地,也挖1m见方的鱼鳞穴或三角形穴,在以后的抚育中逐步改为窄带形梯土。

2.2 定 植

杨梅的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气温开始转暖时,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此时定植成活率高。品种选择应视不同地域,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选择健壮、根系丰富、无病虫害的优质杨梅嫁接苗,在挖好的穴内填入腐熟厩肥10~15kg加焦泥灰5~l0kg,适度浅栽,然后在植株四周培上小土畦并及时覆土,以免露根。杨梅雌雄异株,定植时需配栽1%~2%的雄株作授粉用,附近有野生杨梅则不必专门栽植雄株。

3 杨梅的抚育管理

3.1 肥水管理

当年林地可间种一年生蔬菜或绿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幼树以施速效性肥料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常年施肥2~3次。成年树一年追肥2次,第1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逐株根施农家肥或过磷酸钙1~2kg;或每株施硫酸钾1kg加尿素0.2kg;或尿素0.25kg加焦泥灰15~20kg,施后即覆土。第2次是在采果后,占全年施肥量的50%~55%,按多结果多施肥的原则,逐株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深10~20cm的沟,施0.5~1kg氮肥。0.3~0.5kg的磷、钾肥和30~50kg土杂肥,施后覆土。杨梅树的肉质根容易损伤,开沟挖穴时避免伤根。果实发育期还可追施叶面肥,可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0.3%硫酸钾等1~2次。此外,做好土壤改良,排除渍水等工作,确保杨梅的优质、高产。

3.2 整形修剪

杨梅树形以自然圆头形为主。幼树的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型,培养早实丰产的树体。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冠。即对定干后萌发的新梢,选留3~4个生长强健、方位分布均匀、相互间有一定距离(约20~30cm)的枝条作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选留2~3个副主枝或侧枝,使之分布合理,层次分明,在3~5年内基本形成树冠骨架。成年树的修剪主要是培养丰产的群体结构,促进持续、优质、高产。整形修剪分为夏剪(开张角度、摘心、扭梢、抹芽、拉枝、拿枝、刻剥等)、冬剪(疏删、回缩、短截)。

4 杨梅大小年结果差异的处理

4.1 正确疏花

采用杨梅专用疏花剂(疏5或疏6),起到定量疏花、定量结果、提高果品质量等作用,还可促进当年抽发大量新梢,提高来年(小年)产量。每一小包“疏6”兑水15kg在盛花期喷花,可疏去40~50%的花。

4.2 科学施肥

适时、定量对杨梅进行科学施肥,改过去施1次肥为每年2~3次肥,即4月上旬施壮果促梢肥,11月施基肥,对大年结果杨梅树一般在采后补施1次速效肥,但小年结果树,一般不再施肥。肥料以农家肥中草木灰和菜籽饼肥为主。此外,还可适当追施硼肥和钼肥,10年以下幼树,N∶P2O5∶K2O=1∶1∶1;进入投产的大树,可为N∶P2O5∶K2O=1∶0.25∶1.25。

4.3 合理修剪

对大年结果树短截向内和直立的陡长枝、密生枝,短截全树1/5数量的结果枝,缓和树势,促使形成预备枝,萌发成次年的结果枝。对小年结果树可应用拉、撑枝,开张枝梢角度,抹除无用的萌芽和进行新梢摘心,促进枝梢充实,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座果率,抑梢促花保果。

4.4 适时分批采收

杨梅果实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批采收。在全树20%果实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摘,一般每天或隔天采1次。以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宜,避免雨天或雨后初晴时采收。杨梅果实无果皮保护,极易擦伤,应轻采、轻放、轻运。所采果实盛于底部和四周衬有新鲜蕨类或柴草的小竹篮或小竹篓中,随采随装,减少挤压。每篮(萝)不宜超过5kg,以利果实完好、新鲜、好销。

4.5 病虫害防治

杨梅的抗逆性强,病虫害发生较少,但因生态环境变化及大范围的种苗交流,因地制宜地搞好病虫害观察和综合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虫害有长白蚧、卷叶蛾和袋蛾类害虫。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癌肿病等。防治方法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剪除病枝和枯死枝;做好冬季清园,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药剂防治:癌肿病,可在春、秋两季雨后,先用快刀削除病瘤,然后在伤口涂“402抗菌剂”50~1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mg/kg进行消毒保护,15天后再涂一次;褐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洒树冠,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猜你喜欢
杨梅
杨梅红
家乡的杨梅
杨梅储存与保鲜
肠胃不舒服,试试杨梅酒
六月杨梅红
杨梅
走进新余市仙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酸甜童年
杨梅酒
乐摘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