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与书写在晋南厚土上

2009-04-19 04:11刘合心
山西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华表晋南平阳

刘合心

2009年行将圆满之时,《山西文学》责编致电,要给我发表一个散文专辑,约我写几句创作谈。我想,我要说的话,都在散文里了,贾平凹先生曾在为我《历史的星空》所作的序里说我有“文史情结”,那么,似乎可以谈谈我的创作“情结”的源头吧。

我曾经供职的运城、现在任职的临汾,在过去统称河东,也称过平阳。无论是平阳,还是河东,这块土地滋生的历史景观都是震撼人心的!是孕育过光照人寰的辉煌的!我们中国的名字最早就起源于这里。帝尧定都平阳,也就是现在的临汾市,统领各部落、部落联盟,使之成为各个方国。各方国的头领都来朝见处于国中之国的君主,也就形成了中国的格局。这可能也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国家雏形。到了战国时期,不少的小国都如流星一般殒灭了,历史的舞台上只活跃着七雄:秦、楚、燕、韩、赵、魏、齐。晋国一分为三,个个鼎立于其中,这就是韩、赵、魏三国。山西至今有三晋之称,而三晋的源头也在临汾,这又是多么光彩照人的史实呀!游走与书写在晋南厚土上,我用身心去感悟乡里故土的精神魂魄,进而用与水土本色一致的朴素文字来表述所领悟的一切。走进尧庙,“步之所至,目之所及,无不看到洞明人类的圣光”;站在华表下,“我渐渐明白了,华表演进到今天、树立到今天,是因为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向往”;“去大槐树下寻根,根,一个根字,将海内外华人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起”;在关帝庙戏游已成往事,但“不论岁月如何流逝、风云如何变幻,关公这一忠义的化身,在我心目中始终没有泯灭。”

之所以要写这些文章,一是爱好。我在大学是学文的,而文史是不分家的,纵然从政几十年,我的文史情结也难以割舍。二是责任。记得前些时新加坡《联合早报》有篇文章说:其实,中国传统文明沉淀比西方国家深厚,这文明平台最应该有,却最被忽略。我愿意以这些散文,为搭建这一“最应该有,却最被忽略“的平台而添砖加瓦。三是便利。我所生活、工作的临汾市和运城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所谓“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其实“看”的就是这块地方。这里众多的名胜古迹、文物典藏,乃至浩如烟海的民间传说,都给我的写作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既然爱好,又想尽点责任,同时又有便利条件,那么何乐而不为呢?我希望在自己的笔下,古旧的往事焕发崭新的活力,沉寂的往事具有崭新的光泽。所谓活力,就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成为今日行事的指南;所谓光泽,就是将自我感悟转化为新的散文华章,去启迪更多的读者。

责任编辑白琳

猜你喜欢
华表晋南平阳
由诽谤木到华表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华表
雷平阳:行走在故乡云南
广东出土东汉晋南朝铭文砖述略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
看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