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不听话的军神

2009-04-20 04:10余耀华
百家讲坛 2009年21期
关键词:赵王秦军赵国

余耀华

大王的面子也不给

李牧百战百胜,有军神之称,但他又是一个不听话的人。世界上敢公然违抗国君命令的将军,除了岳飞,大概就是李牧了,所以,李牧后来的下场与岳飞并无二致,不给国君面子的人,最终是没有好结果的。

李牧为何连国君的话也不听呢?他不听话,自有不听话的理由。

赵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经常南下骚扰赵国边境,赵孝成王即位后,任命李牧驻守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南),防备匈奴入侵。李牧正式成为赵国镇守边关的统帅。

李牧上任后,便对军队和地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重新制定作战策略。过去,只要是匈奴骑兵前来骚扰,赵国的军队就出营阻击,匈奴是游牧民族,骑马射箭是他们的特长,在运动战上,赵国军队根本就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匈奴骑兵每次骚扰赵国边境,都是小股骑兵出击,目的就是抢掠粮食和物资。如果赵国是小部队出击,匈奴兵便采取快速进攻的战法,将赵军打得落花流水;如果赵军是大部队围剿,他们马上带着抢夺的财物逃之夭夭。

李牧上任后立即调整了作战策略,尽量不主动出击,采用坚壁自守、示弱避战、养精蓄锐、伺机反击的作战方针。一旦遇到匈奴来侵犯,他便下令军民迅速收拢牲畜,退入城塞自保,从不与凶悍的匈奴兵正面作战,并下了死命令:一旦发现匈奴兵入侵,所有战斗人员立即返回营垒,不得私自出战。如果有人逞匹夫之勇,等待他的将是军法处置。

老百姓也实行军事化管理,粮食收割后,很快储藏。一旦烽火台报警,人人马上躲藏起来。匈奴人走了,再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匈奴善于打运动战,攻城拔寨不是他们的专长。所以,如此数年,赵国边境的国土无损,军民无伤亡,很好地保存了实力。

李牧的做法,虽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军队的伤亡和百姓财产的损失,但却遭到了鄙视和非议。

首先是匈奴人的鄙视。匈奴骑兵每次侵袭赵国边境,赵国的军队都不迎战,欲抢物资,物资又都被赵军和百姓藏起来了,这让匈奴人非常气愤,他们大骂李牧是懦夫、是缩头将军。

其次是来自赵国这一方的压力。李牧出任边关统帅,赵国边防军的生活是大大地改善了,隔三差五地杀牛宰羊,人人都养得膘肥体壮。但是,这些士兵似乎并不感激李牧,因为当兵就是要打仗,而李牧却不准他们出战,这在军士们的眼里是一种耻辱。一次,几名兵士实在是忍无可忍,在匈奴骑兵来犯之时,突然冲出营垒,围杀了这一小队匈奴骑兵。回营后,他们满以为会得到奖赏,谁知李牧不但不奖赏他们,反而军法处置,将这几名士兵推出营外斩首示众。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违抗军令而擅自出战了。久而久之,士兵们的不满情绪逐渐滋长,暗地里骂李牧是一个胆小鬼,不配做将军。

不同的声音李牧都听见了,但他却充耳不闻,因为他心里自有自己的小九九。然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旦这种流言到了统治者那里,问题就严重了。

有人将李牧怯战的事报到了京师,赵王听了很生气,派人到雁门传达圣旨,说匈奴兵前来骚扰,就要出兵抵御。赵王虽派人前来督战,但李牧仍然我行我素,将赵王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赵王见李牧竟然连自己的话也不听,一怒之下,撤了他的职,并将其召回,另遣将去接替李牧。李牧返回邯郸后。练练拳。看看书,过起了不问政事的日子。

自换帅以后,代地、雁门郡屡战屡败,伤亡惨重,如此持续了一年,赵国实在是疲于奔命,难以应付。赵王下诏李牧官复原职,马上赴任,但出人意料的是,三道圣旨都原封不动地被使者带回,说李牧有病在身不能接旨。

赵王知道李牧还在为上次撤职的事怄气,借故推辞,只好亲自登门请他出山。李牧却说:“主公一定要用臣,就必须答应臣的条件,不得干涉臣制定的战略战术。”赵王心里明白,李牧尽管不听话,但确实是个帅才,他所采用的防御战术,是对付匈奴骚边的最有效的战术。于是,他只好放下君王的尊严,答应了李牧的条件。

李牧再次来到了雁门,不同的是,这次他拥有了比上次更大的权力,士兵们对李牧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轻视转为钦佩。他们在李牧的带领下,天天习练骑马射箭,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李牧照样给他们钱花,杀牛宰羊给他们改善伙食,因而,将士们的求战欲望日趋强烈。多年来的秣马厉兵为的就是这股士气。

匈奴人并没有注意到赵军战斗力的悄然提升,他们只是担心能不能抢夺到足够多的物资,打死也不会想到李牧还有主动出击的时候。

李牧认为歼灭匈奴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对匈奴展开决战。他选拔人员,进行战斗编组,组建一支由各兵种编成的大兵团,征集了战车1300乘,马13000匹,“百金之士”5万人。“百金之士”就是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也就是说,这5万人都是可以破敌陷阵擒拿敌将的先锋卒,是真正的精锐部队,射手10万人,总兵力在15万人以上。

李牧组建成大兵团后,日夜进行各兵种间协调作战的军事演练,一切准备就绪,李牧主动出击,全歼了十余万匈奴铁骑,单于乘乱逃脱。司马迁在《史记·李牧传》中用寥寥数语,描述了这场战斗:“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歼灭匈奴主力后,李牧又乘胜追击,灭檐褴(今河北蔚县北),破东胡(今内蒙古东部)、降林胡(今山西北部),声威大振。

此战后十多年,匈奴再也不敢侵犯赵国边境,赵国边民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这为赵国今后集中精力对抗秦国扫清了后顾之忧,对赵国的意义极为深远。此一战,李牧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也显示了大将风度,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最重要的将领,从此走上了赵国抗秦的大舞台。

保住了赵国北方边境的安全,西边又危机重重。长平之战以后,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出走他国,赵国国力大损,秦国趁机攻打赵国,统兵第一人李牧先后在宜安、番吾两战中大破秦军,大大地减缓了其一统天下的步伐。

秦国经过充分准备,于始皇十五年(前232年)又兴兵进犯赵国。在向孟浪进发的途中,与李牧率领的赵军相遇,一番恶战后再次溃不成军。李牧击败北部入侵的秦军后,立即回师攻打南部秦军。邺城秦将得知进攻番吾的秦军已经败退,自知不敌,立即沿漳河岸撤退,李牧率兵一路追击,将秦军赶到百里之外,方才鸣金收兵。此战以后,大约有三年左右的时间,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

军神到底神在哪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他之所以称之为军神,主要神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君臣关系

将在外,如何执行君命,这恐怕是每一个带兵作战的将军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李牧在这个问题上,态度非常明确,强调将帅要有独立

性,有自主行事权。他全然不顾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背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除了其过人的胆识及缜密的军事思维之外,与他忠君爱国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一面是国君的愤怒,一面是国破家亡,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所以暂时承担一下“胆小鬼”的骂名,暂时忍受一下国君的忌恨,就令人能够理解了。

二、军民关系

《史记·李牧传》中记载有三个片段:“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第一段、第三段记载的是李牧为雁门关主帅的情况,第二段是换将后的情况。这就是说,李牧在,雁门关边境百姓的生命财产就能得到保障,基本是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李牧护民、爱民的情景由此可见一斑。李牧遇害后,雁门关的老百姓建祠祭奠他,至今香火不绝。

三、官兵关系

“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厚遇战士”,“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史记》)。从记载可知,正是有了李牧的“厚遇战士”,才有了众将士的“皆愿一战”,寥寥数语,将李牧爱兵如子,众将士甘愿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情形,展现得淋漓尽致。有这样的将军,有这样的兵,要他们不打胜仗也难。

四、高超的指挥艺术

李牧之所以能够打胜仗,成为战国著名的军事家,就是在制定作战方略,指挥部队打仗时,都能够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

第一,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战场上两军对垒,决定胜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军队战斗力、指挥系统、经济实力。战胜强敌,以自身力量的强大为前提,如果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个仗就不好打。李牧深识此道,他出任雁门关守将后,并不急于找匈奴人拼命,而是回避匈奴人的进攻,再次复出后,仍然是“如故约”。李牧之所以要坚持采用防御战略,是因为他知道,当时赵国的力量远不如匈奴,如果要强行出战,只有死路一条。

李牧的防御战略,是一种积极的防御,而不是消极地不抵抗,他在蓄积力量,为与匈奴人的决战做准备,“习射骑”,即教练士卒骑射,谋求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以便宜置吏”,即根据实战需要,设置官吏僚属,谋求地方组织和军队组织的完善;“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即当地市租全部交人幕府作为军费,谋求壮大经济实力。

第二,欲擒故纵,示敌以弱。李牧将欲擒故纵这一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匈奴人的眼里,李牧就是一个胆小鬼、懦夫,在大破匈奴前夕,当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李牧指挥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匈奴人打败了赵军,抢到了粮食,掠走了百姓,以为赵国真的是不堪一击。结果是,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十余万铁骑入侵,李牧率军全歼了入侵的匈奴兵,此后十余年,匈奴人再也不敢侵犯赵国。

第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对垒,只有及时了解敌情,快速传递情报,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通讯技术落后的古代,烽火台是传递敌情的重要工具。《史记·李牧传》记载:“谨烽火,多间谍”,“匈奴每入,烽火谨”。说的就是李牧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派侦察人员潜入到敌人的后方刺探敌情。烽火台并不是李牧首创,西周时就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但在战国时期,利用烽火台传递情报,李牧是做得最好的一个。匈奴人一次次地来,一次次地空手而归,赵国的军队没有伤亡,百姓也没有多大的损失,如果不是李牧建立了快速的情报传递系统,及时地了解敌情,做到知己知彼,要做到这种地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另外,善于把握时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欲取之,必先予之,攻防转换,因时而变的用兵之法都是他成就军神的必备法宝。

李牧和他的三任老板

李牧前后侍候过三任国王,即赵王丹、赵王偃、赵王迁。从赵王丹那一代起,他便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挤入了镇守边关的大将之列。

但是,李牧不谙官场世故,他认为自己立下了赫赫战功,得到升迁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对提拔过自己的各级领导,从未有过什么感谢之类的表示或举动。相反,当大老板赵王丹命令其对匈奴主动出击时,他却公然违抗老板的指令,依然故我地按照自己的一贯韬略,一再纵容匈奴的频繁挑衅和掳掠。

作为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对大老板的指示置若罔闻,单凭这一条,老板就可以用拥兵自重、抗旨不遵的罪名,砍了他的脑袋。幸好赵王丹也算大度,仅仅是下了一道诏令,让他下岗。获起用的机会后,对赵老板的浩荡龙恩非但不感激涕零,反而拿起了架子,一再称病婉拒,甚至讨价还价,连个台阶也不知道给老板下。

李牧不仅手握北部的边疆军权,而且还拥有雁门关与代郡财政收入的支配大权。作为赵国炙手可热的封疆大吏,他既不向邯郸城中的王亲国戚、达官贵人进贡行贿,更不把巨额财富据为己有,而是每天杀牛宰羊,犒劳手下的三军将士,厚待边关将士,减租减息,厚待当地的黎民百姓。他派出大量情报人员深入大漠敌后,刺探敌情,但对邯郸城内的官场行情漠不关心;他只知道习武练兵,而对邯郸城里赵王丹不屑一顾。于是,邯郸城的王宫中一次次封侯授爵,也就没有他的份儿。有时候,李牧也扪心自问:为什么邯郸城中的王侯和公爵走马灯似的换,就轮不上自己呢?既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就不去想了,所以,当他打败匈奴立下盖世奇功,赵王丹对他并没有什么表示时,他也就懒得去计较了,仍然是坐镇雁门关。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燕国乘人之危,竟然发兵进攻赵国。赵王丹想到了李牧,但也只让他做廉颇的副手。李牧是个很听话的人,老板叫他打仗,他就率领他的精锐之师,勇往直前,冲锋陷阵,三下五除二就打败了入侵代郡的燕军,斩杀了燕将卿秦。完事后廉颇成了赵之相国,李牧却继续回到雁门关蹲着。看来,赵王丹对不听话的李牧一直都耿耿于怀,有事时,召他来出出蛮力,没事了,还是回雁门关蹲着喝北风去吧!

幸亏赵王丹没有像他手下人喊叫的那样万寿无疆,年纪轻轻的就一命呜呼了,不然的话,李牧可能在他手下有穿不完的小鞋,一辈子也难有出头之日。

大老板死后,他的儿子偃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了李牧的第二任老板。赵国换了新老板,忙坏了邯郸城里的文武百官,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都担心新天子登基后,会不会将自己扫地出门,每个人都有一种下岗的危机感。李牧远在雁门关,他脑子塞满了军事韬略,时刻惦记着如何去捉弄匈奴人,尽管他也知道邯郸城换了新老板,但这不关他的事,朝中那些人钻后门,拍马屁的奇闻趣事儿,他也听说了不少,但就是不屑一顾。

赵王偃当政期间,大将廉颇被郭开逼迫逃到国外去了,名不见经传的庞暖为帅。后来燕国攻打赵国,老板一纸诏令叫李牧去帮帮忙,他二话不说,不计较职位高低,率领五千铁骑驰援庞暖,在胡卢河伏击了燕国相国剧辛,歼敌二万余

人。剧辛无奈自杀,燕王只好向赵国求和罢兵。

李牧驰援庞暖击败燕军后,立即返回雁门,仍然还是镇守雁门关的守将。赵王偃不考虑李牧的职位问题,但并不等于他不记得李牧,只要打仗,他心里还是想着李牧,因为在赵国所有的文武大臣中,打仗还是李牧最牛。燕国进犯赵国虽然大败而归,相国剧辛还为此自杀,赵王偃似乎并不解恨,他想去征伐一次燕国,找回一点面子,于是又下了一道诏书,命令李牧带着他的部队,到燕国去走一趟,也找找燕国的晦气,以报上次来攻的一箭之仇。

李牧率精锐部队一口气攻下了燕国的武遂(今河北徐水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南)。完事后,他不知去请赏,却带着队伍悄悄地回到雁门关,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山大王去了。在李牧的心中,只守着雁门关这一亩三分地就够了,至于讨封、请赏,他并不在乎。

正当赵王偃在邯郸城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时,秦军到赵国找茬来了。赵军以20万兵力分两路迎战30万秦军,双方在太行山高地漳河两岸摆开了阵势。虽然战争最后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旋即停占休兵,各守边界,但习惯于声色犬马的赵王偃,无论如何也适应不了这种动荡的日子,连惊带吓,撒手人寰。接着,其子迁即位。

赵国换了老板,李牧依然故我,仍然没有离开雁门关半步。不过,这次情况有些不同,用不着李牧“跑步进京”,新老板马上就想到他——赵王迁刚即位,秦国便大军压境。事关赵国存亡,赵王迁也不得不从后宫忙中偷闲,召群臣商议对策。赵王迁虽然无行,却也不算无知,而且他也想趁此机会向臣民们证明,他有能力做他们的王,有能力驾驭这个国家。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考虑用外交或割地来解决危机的可能,而是选择了以暴制暴,以战止战。

赵王迁不想用老臣,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要培养自己的嫡系,因此他命令从小的玩伴扈辄为大将,命令一出,满朝哗然,因为扈辄的能力实在不怎么样,但谁也改变不了赵王迁的决定。

扈辄率领十万大军,急赴平阳迎敌,两军展开交战,但赵国的疲惫之师哪能抵挡秦国的虎狼之师,十万赵军顷刻便全军覆没。赵军战败的消息传回邯郸,满城悲泣,哭声终夜不息。赵王迁大叫:“扈辄误我!”吐血数升,昏厥在地。

赵王迁不曾料到,失败竟会如此之快,如此之惨烈,这对他的威信是一次沉重打击,他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却又不得不考虑另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秦军刚刚获胜,士气正旺,若长驱直入,邯郸城岌岌可危,如何应对?

值此危难之际,赵王迁想到了李牧,一道诏令,传李牧带领他的边兵,上阵却敌。李牧得到了大将军印,不喜反忧。他统帅的边兵,是赵国的常备部队,不到山穷水尽,绝不会轻易调动。国之存亡,寄托在他一人身上,这是为将者的光荣,却也是治国者的悲哀。

王命急迫,李牧不敢拖延,于是率大部分士兵随自己启程,只留小部分留守雁门关。秦将桓;哿得知李牧离开了雁门关,大喜道:“李牧一出,赵国无人也。”他久仰李牧威名,恨不能立即一战,认为只要击溃李牧,赵国将再无抵抗能力。

在宜安(今河北藁城西南),李牧以劣势兵力一举全歼十余万秦军,桓龄仅率少数亲兵冲出重围,晨罪潜逃至燕国。秦王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以金千斤、邑万家,求购桓龋的人头。可见宜安一战,李牧对秦国的打击之重,赵王迁更是激动得忘乎所以,脱口而出:“李牧乃寡人之白起也!”并封李牧为“武安君”,食邑万户侯。

李牧得到这样高的奖赏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只是更加坚定了他精忠报国的信心和决心。两年后,李牧再次为赵王迁在番吾(今河北灵寿南)重创王翦和杨端和的两路秦军。

李牧为苟延残喘的赵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使其早已苍白乏力的脸上有了一丝血色。可惜他只懂军事,不懂政治,没有政治支撑的军事同样是苍白无力的。李牧在赵国一权独大的鼎盛时期,没有清君侧,除佞臣,整肃朝纲,正如他肢体残缺一样,不能不说是李牧一生最大的遗憾。

当秦国腾出手来的王翦和杨端和率兵卷土重来时,李牧在前线苦苦坚守了一年,而后方赵国腐朽的政治大厦却在秦国的银弹攻击下,率先从内部轰然倒塌。

公元前229年,赵国发生大地震,国内出现饥荒,秦王乘机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兵攻伐赵国,赵王仍以李牧为主帅、司马尚为副帅,抵御来犯的秦军。

王翦是秦王赢政手中的王牌,李牧是赵国的擎天柱,两颗巨星相碰撞,诸侯国都睁大了眼睛,想看看秦、赵两国上演的这一场大戏到底怎么演下去。李牧上阵之后,仍然采用严防死守的战略,王翦根本找不到进攻的机会。王翦无奈只好耍了个小动作,使人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令他在赵王面前散布谣言,说李牧、司马尚想谋反。昏庸的赵王也不用脑子想想,就听信了谗言,派赵葱和颜聚代李牧。李牧拒不从命,并且还打走了接任的赵葱和颜聚。赵王见李牧抗旨不遵,便给李牧下了最后一道诏令:赐死!李牧受命自裁后,司马尚也下岗了。

几十年的不世战功,竟不抵郭开的几句谗言。李牧不折不扣地成了赵王迁的“白起”。

李牧无辜被害,赵国无异于自毁长城,不久即为秦所灭。李牧之牛,在于能够让秦国这样的虎狼之国都闻风丧胆,这样的“待遇”在赵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惜的是,他能够躲过秦军的“明枪”,却躲不过“自家人”的“暗箭”。

编辑/赵雪梅

猜你喜欢
赵王秦军赵国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赵王骨折
赵王骨折
《将相和》缩写
漫画哲理
一道竞赛题的多种解法
古法奇观
漫画哲理
秦军文:“再苦再累也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