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经济危机

2009-04-21 03:47马化福
文史天地 2009年12期
关键词:知府黄州扇子

马化福

稍有一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苏轼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是一位全才,诗文词赋无所不精,音乐书画无所不能。他的诗民间都有“韩潮苏海”的说法,意思是说:韩愈的诗如钱塘潮水,苏东坡的诗像大海一样宽广。他的文正如他自己所说:“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挥洒自如,特别是文赋,南宋的王炎评他的赤壁二赋是“赋到此翁无人”,至于词,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简直可以说雄视千古,他精通音律,能制词牌,是音乐家;他擅丹青,是画家;他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是大书法家。但他在处理经济危机的一些措施却鲜为人知,现举几例以飨读者。

北宋元丰二年(1079)正在湖州任太守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那年八月十八日被押送至京城汴梁,经过四个多月的反复审讯,至十二月二十七日,神宗皇帝终于降下圣旨,将苏轼夺去官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停发官俸,不得签书公事。十二月二十九日文书下达,正月初一便得起程。于是就在举国欢庆的元丰三年(1080)大年初一起程。苏轼由长子苏迈陪同,在御史台差人押解下赶赴黄州,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苏轼父子终于到达黄州。由于苏轼是犯官身份,没有官舍居住,初到黄州的苏轼只得暂时借住在一座山间旧寺定惠院里。两个月后,苏轼的妻子王闰之(续弦,已故夫人王弗的堂妹),丫环王朝云,次子苏适,三子苏过,在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酒的弟弟苏辙的护送下也到了黄州。小小的定惠院住不下苏家这么多人,对文名远播的苏轼十分景仰的黄州太守陈君式把苏氏一家安顿到长江岸边的一个水驿临皋亭。住处暂时是有了,但因为官俸停发,苏轼在职时是个清官,家中并无积蓄,所以一大家人的吃饭顿时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不过苏轼毕竟是苏轼,在这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面前,苏轼不等,不靠,不乞,不要,而是采取了两项克服时艰的措施。

苏轼的第一个措施是量入为出。他把夫人王闰之离京前变卖的些许家产换成铜钱,每月初他取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每份一串分挂在住所屋梁的三十颗铁钉上,每天早上用画叉挑下一串做当天的生活费,然后将画叉藏起。据苏轼说,当时黄州米价约二十钱一斗,他家日用米约二斗,每天需要米钱约三四十钱,剩下一百余钱用来买菜买鱼买肉也可以了。当日倘有盈余,则丢进另行准备的一个大竹筒里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或招待宾客。这对黄州一般百姓来说,小日子还算可以的,但对苏轼来说,以前有官俸禄米,宾来朋往,花钱如流水,这样紧巴巴的日子那可真是“痛自节俭”了。

苏轼的第二个措施是生产自救,自食其力。在黄州安顿下来后,苏轼就向黄州太守请求能划给一块无主地给他耕种,经反复交涉,继任太守徐君猷将黄州城东缓坡上一块营防废地划给了他。那哪是什么“地”呀,那是一块荆棘瓦砾之场。苏轼别无选择,于是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刈割荆棘,深挖细整,终于整理出五十亩田园,又因地制宜冬种麦,夏种稻,还种了一些蔬菜瓜果自用。“春食苗,夏食叶,秋食果,冬食根”,全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他还自我安慰,“怡然享受着,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白居易在四川忠州刺史任上,曾在城东缓坡上种花栽树,公事之余,在花丛树影间追寻往事,感叹今生,称该地为东坡。苏轼景仰白居易的诗文人品,感慨自己的坎坷经历,于是也将这块田园戏称为“东坡”,元丰三年冬,苏轼在坡地废基上盖起了五间房屋,房屋竣工时下了一场大雪,苏轼在居中明间堂舍四壁画上雪景,就将这房子取名为“东坡雪堂”。白居易晚年居香山,遂自号“香山居士”,苏轼住“东坡雪堂”,食东坡田园产的粮食蔬菜,于是也学着白居易,自号“东坡居士”。从此,苏轼在这里,煮“东坡羹”,做“东坡肉”,酿“东坡酒”,撰“东坡长短句“。东坡居士名扬天下,民间甚至有不少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他就是苏轼。

苏轼就这样凭着自己的节俭和勤劳度过了黄州四年的经济危机,复职后,他还凭着自己的超人的智慧和才华,帮助寒门学子及小企业主度过了经济危机。

元佑四年(1089)春,太皇太后高氏降旨,任命苏轼为杭州知府。据说,那年秋天,杭州的税务官抓来一个欺诈漏税的犯人交给苏大人发落,那时,理刑断案是政府负责人即知府的本份职责。待人犯及赃物被带至公堂,苏大人一看人犯举手投足都不像坑蒙拐骗的奸猾之徒,穿着打扮倒像一个乡村学究,赃物是两大包行李,人犯称是麻纱。行李包上收件人姓名官衔是“京师竹竿巷苏侍郎收”,发件人姓名官衔是“翰林学士知制浩苏轼寄”。乍一看真像是假冒苏氏兄弟名义的偷税案。苏轼长脸一沉,不怒自威,厉声问道:“你是何人,竟敢冒用本官名义干不法勾当?”跪在堂下的人犯这才明白,端坐大堂之上的大胡子才是真正的翰林学士知制浩苏轼,用现在的话说是李鬼撞上李逵了,知道不说真话难逃严惩,只好一五一十地说明原委:原来此人是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名叫吴味道,因要进京应试,只因家中贫寒,没有盘缠路费,乡邻见其可怜,凑些钱给他可还不够。这位书生就用乡邻门凑的钱买了些当地土产建阳纱带到东京变卖,以作在京城近一年的花销。可是这些建阳纱如果作为商品运输,一路上重重关卡,赋税繁重,如按规矩缴纳则所剩无几。他素知苏氏兄弟不止有文名,还有善心,于是便盗用他俩名衔,以便逃税。若真被查获,同是文人的苏氏兄弟可能会惺惺相惜,法外施恩。谁知这名人效应也真管用,这吴书生的行李从福建到浙江杭州还真像上了绿色通道,一路放行,无人收税。由于信息闭塞,吴味道却不知道苏轼已出任杭州知府,而杭州的税务官又太认真,致使这吴味道一下就撞到枪口上了。苏轼听罢,(心想穷苦人家孩子读书读到这样不容易)既赞赏吴书生的经济头脑,又同情寒门学子的困难处境,更为寒门学子的众乡邻们的一番爱心所感动,决定也帮帮这位寒门学子,让他好度过危机。听完叙述就命人揭去行李上的旧封,亲笔写上己弟地址、官衔、姓名,落款处再写上自己新衔新址,并附短信一封,叫吴味道到京后交给苏辙,让苏辙予以关照。有了苏轼的亲笔题款,这样的好结局使吴味道惊喜莫名。接下来吴味道更是一帆风顺到了京城卖了建阳纱,第二年秋天还真考上了进士。这个吴书生真可谓是“时来风送滕王阁”。

对读书人是这样,对小企业主,苏轼也是能帮即帮,让其度过危机。

就在苏轼任杭州知府第二年夏天,一场经济官司又摆在苏大人面前。原告是绸缎商,虽是商人却没有奸猾习气,也不像欺行霸市之徒。状告被告一年前赊去价值两万钱的一批绸缎,牙齿就是合同,三个月后本息一起还清,可过了一年,被告分文未付,只得对簿公堂,不求利息只求本金。苏轼听原告所说也不是得理不让人,便叫被告说说欠钱不还的原因。被告是个青年人,也像个厚道人,他承认原告说的事实。他是个做绸扇的,算是小企业主,他说一年前从原告购来的价值两万钱的

绸缎全做了团扇,只是前一年大旱,造成饥荒,人们性命尚且不保,哪有钱来买扇子。今年又是阴雨连绵,凉爽异常,人们无需买扇消暑,扇子还是卖不掉,加上父亲病故,一家妻儿老小三餐都难以为继,实在没钱偿还积欠。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原告说的是天理,生意难做,生存难继,被告说的是实情。可惜,那时封建国家没有银行能贷款给企业主,帮企业主摆脱困境,更没有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和政策。旱涝相继,灾荒频频,民生多艰。小业主度日尚且如此艰难,无业无艺的草根百姓日子一定更是难上加难。爱民如子的知府苏大人在天理和实情之间很有些犯难,在大堂之上踱起步来,苦苦思索,想找一个能解决问题的良方妙策。他猛的一抬头,忽然看见公堂上悬挂的自写的“廉明方正”四字榜书,心里顿然有了主意,平声静气地问扇商道:“你靠做团扇为生,扇子做得怎样?”被告道:“我是祖传手艺,全杭州城都有名,若不是天灾,湖州、苏州、嘉兴、宁波都有商人来进我的货。”苏知府便说道:“拿二三十把扇子来我看看。”年轻的扇商回去抱来一堆扇子。知府大人一看,果然选料精良,做工精细,不止是驱暑良具,还是可观赏的雅致之物,苏轼不看便罢,一看兴致顿起,欣然拿起案上湖州名笔,蘸上下人磨好的浓墨,在扇上圈圈点点,涂涂抹抹,远山近水,茂林修竹,假山怪石,花鸟虫鱼,扇子上顿时出现了各种悦目图画,然后知府苏大人还题上几句或古或今的诗词名句,最后题上自己名号,要知道苏轼的书法在大宋朝可是第一名家,有苏黄米蔡之评价排列。他的楷书肥厚丰腴但不臃肿,飘逸清秀但不浮滑,行书前面已提到“黄州寒食帖”是天下第三,所以不论是书还是画,都是传世珍品。书写完毕,大人把笔一放,对扇商说:“你去把这些扇子卖了,一千钱一把,用以还债吧。”堂上原被告都顿时明白,苏轼苏大人诗文书画名满天下,他的真迹墨宝谁不愿珍藏。年轻的扇商抱起扇子出了知府衙门,片刻工夫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空手跑了回来,禀告知府大人,扇子被一抢而空,一千钱一把一文不少,不但还清了原告的两万钱陈账,还有一些余资可维持生计。这位小业主的经济危机就这样被苏轼用他的惊人才华轻轻松松地化解了。

上面的几件事只是苏轼为自己为别人应付经济危机的小作为,他在杭州知府任上解决饥荒才是这位文人政治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手笔。元佑四年(1089)夏,苏轼出任杭州知府,还在上任途中,他就听说杭州百姓正饱受干旱煎熬,粮食大幅减收,粮价如钱塘潮水陡涨不停。苏太守七月初抵杭州时,米价才六十钱一斗,才到十一月仲冬时节杭州城米价已是九十钱一斗,因此上任头一件大事便是救灾。苏轼上任伊始,就开始谋划年冬年春的救灾工作,他上书朝廷要求从上运朝廷的漕粮中留下二十万石救灾。经过反复申奏,朝廷终于同意了苏轼的要求,这些粮食他也不用来设棚施粥,而是在十二月就投放市场,平抑粮价。苏轼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根据杭州的经济情况决定的。饥馑之年,杭州人虽然缺粮,但不缺钱,只要选好时机,有粮卖给饥民,饥民有粮可买,粮价立马就降下来了,到元佑五年正月,粮价就降到了七十五钱一斗,接近苏轼头年七月初到杭州时的水平,老百姓用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的粮价,可以到官仓和米商那里买到度荒的粮食。朝廷不但省去了漕粮来回数万贯的运费,还回收了十五六万贯粮钱,官民两利,皆大欢喜。元佑四年冬至五年春的这场严重的饥馑就这样有惊无险的被苏轼解决了,当然这些措施断了贪官和粮商的财路,苏轼难免也有结怨。但不管怎样,这是苏轼苏东坡三十多年的为官生涯中几项大的民生工程,只因苏轼在文学上的大师光环太耀眼夺目了,这些本来值得大书特书的德政却少有人知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顺河店学校)

猜你喜欢
知府黄州扇子
杨优秀
可收缩得彩色扇子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济公传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扇子
远处识人
远处识人
远处识人
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