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

2009-04-21 09:45徐以才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意象美的

徐以才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那么,语文老师该如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呢?该如何“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发现文学美

1.领略文字美。欣赏文学作品与欣赏影视作品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欣赏影视作品从接触形象开始,而欣赏文学作品从文字开始。因此想要顺利地进入文学美的殿堂,就得在领略文字美上下工夫。可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抛开文字美大谈文学美的现象屡见不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笔者认为脱离文字美讲解文学美的做法是相当可笑的,甚至是在误人子弟。时下不少中学生的语文素质之所以低得惊人,大部分的原因恐怕就出自这里吧。为了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作品的文字美,笔者动了不少脑筋。对于像《滕王阁序》(本文所涉及的课文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长江三峡》、《荷塘月色》、《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笔者要求学生将之熟读成诵,并要求学生摘抄下自己特别欣赏的句子,且在句子旁边写上欣赏的理由。过一段时间,要求学生重新品味摘抄下的句子,如果头脑里产生了新的感想,就及时地记录下来,并把它同过去写下的欣赏理由作一番细致的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温故而知新,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鉴赏水平的提高,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笔者努力搭建交流的平台,常用的形式是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鉴赏体会,选出优秀的体会在班级中交流。在交流中认识不足,在交流中获得长进,在交流中归纳总结出学习语文的经验和方法。

2.领会意境美。如何指引学生领会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呢?笔者通常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指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在诗文中所寄寓的感情。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一经作者写入诗文,就摇身变成了寄寓作者感情的意象。读者要准确把握作者在诗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诗文中的意象就成了最好的媒介。笔者引导学生鉴赏诗文时,总是要求学生首先找出诗文中所描绘的意象,然后根据上下文仔细揣摩意象背后所隐藏的意思,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作者在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意象准确地把握住了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也就准确地领会了诗文的意境。在指导学生领会“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的意境美时,笔者先要求学生找出意象(明确有 “碧云”、“黄花”、“西风”、“北雁”、“霜林”等意象),接着要求学生细心琢磨意象中所寄寓的感情(明确作者运用“染”“醉”两个字,细致入微地将崔莺莺心中那份刻骨铭心的悲秋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最后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做情境交融的(明确“泪”字将前面所写的景物笼罩上了一层哀婉悲凉、痛苦欲绝的感情色彩,把前面的景物全都点活了,真可谓是一字千钧。人物的悲痛感情也因景物而变得具体、形象,感人至深。情与景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相映成趣,令读者回味无穷)。第二步是启发学生将领会到的意境美恰当地表达出来。比如学生在尽情地享受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的无穷美妙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轻轻地合上书本,慢慢地闭上眼睛,静静地在脑海里重现文中所描绘的醉人景象,想象自己此时此刻就独自站在荷塘边欣赏无边的月色,然后笔者请几个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东西口头表达出来。没想到这些嘻嘻哈哈、不拘小节的年轻人,说起感想来一副文绉绉的样子,仿佛转眼间他们都成了感情丰富细腻的文人墨客了。笔者要求学生把感悟到的意境美记录下来,以备日后翻阅。经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就会对意境美领会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透。

3.领悟情感美。引导学生领略了文字美,领会了意境美,初步感受了情感美,这时语文老师应该趁热打铁,指引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文学作品的情感美。为了让文学作品的情感美在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更大的冲击力,激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笔者除了指导学生细细品味文学作品本身外,还经常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供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向学生推荐相关文章,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情,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笔者在上《我与地坛》一文之前,就特意向学生讲述了史铁生那身残志坚、自学成才的传奇的人生经历。史铁生之所以能够成才,固然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也与母亲的无私付出息息相关。笔者遵循着这条线索跟学生深入探讨作者与母亲那血肉相连的关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母爱的博大与无私。上完本文,笔者深情地向学生朗读史铁生的另一篇描写母子亲情的散文《怀念秋天》。此时此刻,除非是铁石心肠的人,谁的心海里都会由此翻腾起感激敬仰母亲的滔天巨浪。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把握住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美,也就把握住了文学作品的脉搏。

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美

1.课堂提示。要达到“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的语文教学目标,语文老师就必须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文学美同生活美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备发现文学美的能力的同时,也具备发现生活美的能力。比如在上《我与地坛》一文之前,笔者特意问学生生活中最值得自己去爱的人是谁,当有学生说出是母亲后,笔者便会追问学生,母亲为什么值得自己爱呢?再比如上《荷塘月色》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反省自己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美,忽视了哪些美。笔者游历过湖南张家界,因此上《长江三峡》时,向学生展示了在张家界拍摄的照片,并热情洋溢地诉说了游玩张家界的感想,然后约请几个学生畅谈游玩祖国名山大川的感触。笔者以上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有意识地把学生从文学美引向生活美,同时提醒学生今后在学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越来越多的美。学生通过文学美去发现生活美,又用生活美去验证文学美,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这样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既充分发挥了教师教的主导性,又充分激活了学生学的主体性。

2.仿写课文。入选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是精品中的精品,其发现美的角度是与众不同的,其表现美的技巧是浑然天成的,其挖掘美的深度也是非同凡响的。语文老师若能引导学生仿写学过的文学作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文学作品的某一方面的长处,必能大大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笔者上完《荷塘月色》,要求学生运用丰富优美的词汇和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描写校园或家乡的一角,力求做到情景交融。上过《我与地坛》,笔者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用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现博大而无私的母爱。笔者认真批阅学生的仿写作文,时常在课堂上朗读品评学生仿写的优秀之作,并将之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供学生交流学习,相互切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通过仿写,学生对文学美会感悟得越加深透,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发现美、思考美、表达美的能力,一举而多得。

3.创造生活美。语文老师若能引导学生把文学美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就能有意识地用文学美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就能在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的美。学了《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等课文,笔者针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要求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用实际行动来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学了《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我的五样》等课文,笔者督促学生加倍珍惜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越加发愤图强,切莫落得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下场。学生在生活中能时时地从文学美中获得创造美的动力,汲取创造美的灵感,也就完成了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变为语文能力的巨大飞跃。

“所谓‘教教材是指‘教书本知识,教教材所框定的知识;而所谓‘用教材教是指课堂教学中,教材上的书本知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教教材上的书本知识的目的是‘教学生生活”[1]。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因此老师既要“教教材所框定的知识”,更要“教学生生活”。语文老师通过指导学生发现文学美,进而让学生拥有发现生活美的能力,并在生活中创造出美。这样,学生不但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还懂得了美好的生活。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关键是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美好,老师也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这或许是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吧。

参考文献

[1]李海林.“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辨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8,(3).

浙江省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324100)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意象美的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玉人”意象蠡测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