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北弘先生篆刻印文探

2009-04-21 03:59罗必鼎
贵阳文史 2009年2期
关键词:因缘印章篆刻

近得见包北弘先生十几方篆刻印章,识后颇觉有趣;将印文连缀后竟是一篇短文,从中可解读出先生的思想、学识、志趣。于是,又将印章钤成扇面状,题上“宗法秦汉”额文,下书所缀之文,遂成一幅印与文相映成趣的书法作品,以表达我对北弘先生的景仰。

以下是印文所属之文(黑体字者为印文)

包宇,字北弘,又百絃,永乐乡人也,家在贵山之阳。素怀民胞物与之志,恒持半孝修心读史之道,终悟或有因缘莫羡人之理。性高雅,喜迎杨柳风,观窗闲月,聆芭蕉雨,赏梅花雪;好结翰墨缘,与友一画开共为快事;篆刻包宇印信诸印,自称“十干先生”,高徒谢孝思为之奏刀。先生与黄干夫诸乡贤乃达德学校创建之元勋,兼与黄齐生同侪,皆学界名流,教育先驱;门下精英辈出,王若飞、陈恒安、谢孝思、张星槎、杨文山皆其中俊杰;于印文中竟无治学箴言,匪夷所思,抑藏包威之章内乎?后学罗必鼎记。

百北弘先生自谓永乐乡人是有历史依据的。他是明代在黔“屯堡文化”人的后裔,而今包氏族人大有在该地居住的,现永乐乡亦有“包半堡”之说。他们的先祖随浩浩荡荡的军队,结集在猎猎的大明旌旗下,洪武年间,到蛮荒的贵州高原戍边、屯田,繁衍后代、传播文明。家在贵山之阳,则道出了“贵阳”地名的出处,本与气候无关,倒是以地理特点,以“贵山”为参照物而得名的。

至于民胞物与印文,折射出的“屯堡文化”思想是很明显的:与当地老百姓、少数民族像同胞一样和睦相处,接济物质匮乏的邻居及需要帮助的人。如果用当今时尚的话来解释,“屯堡文化”所宣扬的正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重的;而北弘先生的行为是实践这种思想的。当他年过花甲,1954年在省医(当时称“干部医院”)去世,自发前来送葬的队伍竟挤满了从省医到大十字的大街,阻断交通。这是此前贵阳城从未见过的盛大、感人的场面,可见先生平素的声望有多高,人缘有多广。

异形章半孝修心读史印文,唯“半孝”不易理解。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何为“全孝”?有子继承香火,给父母养老送终,按时令为先祖祭祀扫墓。北弘先生是有儿子的,但很不幸,儿子早年遭日机突袭惊吓致痴,不能承担一个健全人的孝道。用“半孝”于印文中,可见先生的内心有多无奈;无论为人父还是为人子,他深感愧疚,这件事使他郁闷终身。因此,他的侄子们从他那里得到了慈父般的爱抚。“修心读史”,让我们体会到了他注重个人思想修养,潜心研究历史的志趣的同时,也感到他为了解脱“半孝”的心理重负而作的内心挣扎。

或有因缘莫羡人。结论是“莫羡人”,前提是“或有因缘”;所以,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要“莫羡人”。由此可知,先生主张无“因缘”时是该“羡人”的。“因缘”可遇而不可求,非人力所能及;但更多的是无“因缘”或不知有无“因缘”,就不应该放弃努力。我想,作这样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先生此语的原意的。

杨柳风窗闲月、芭蕉雨、梅花雪印,是典型的诗文印。十二个字,从感觉、视觉、听觉,立体地描绘出文人眼中四季的景物特点,传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是北弘先生篆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

翰墨缘与一画开共两印,令人强烈地感受到先生对书画的喜爱,且能书善画。与友互赠诗文,切磋技艺当属常事。文革前,我曾在同学包威(先生的侄子)家里,看到厅堂壁上悬挂的字画。先生的山水人物画,用笔苍老,意境古拙;而写就未装裱的送弟子杨文山(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的一首五律诗,我只记得首联“山中有一士,面色常清平”;书法用笔结体,颇有米元章(米芾,宋“四大家”之一)的意味。他的字画,文革中全部遗失;而篆刻也仅由包威保存了十来方,这是很让人痛惜的。

“十干先生”一印与其它印风格迥异,布局疏朗,结字工整,恭敬之情流露无遗。这方印是谢孝思先生为恩师篆刻的,边款刊“北弘师命刀,孝思”七字行书,刀法明快简洁。先生于达德学校的创建与发展,贡献了毕生的心血与智慧。他把自己的干劲归为十类,全面诠释了为教育事业所作的努力,并自称“十干先生”。这“十干先生”的原文,是写在先生赠给在台湾的侄女包华的一帧相片的背面;八十年代末,他的侄女携相片到贵阳探亲,经谢孝思先生将磨损不清的字迹修复,放大后刻于石碑,置于黄果树碑林。这样,总算给热爱北弘先生的贵州人留下一些可供瞻仰的笔迹。

有三方印的印文已不可以得知——包威早年磨平,刻上了他的姓名——这是当年不识印文的中学生干的糊涂事。当然,这事足够他后悔一辈子。北弘先生于达德学校的创建发展,始终参与其间,由教师而中学部主任而校长,作了大量的工作——这就是“十干”里所归纳的;遗憾的是,我们从遗印中无法探究出他的办学及教育的指导思想,而其它方面的在已见的印文中均有体现。因此,我推测我们所没能看到的关于教育方面的箴言,恰巧就是那三方磨去了的印文。果真如此的话,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先生篆刻的朱文印有秦印的韵味,阴文印肥厚不足,故汉印特点不够突出。即使如此,先生篆刻特点亦正如额题所示:“宗法秦汉”。先生的篆刻,唯有一方写边款,其文为:乙酉年(1945年)冬刊,由此可知,这些印章是在六十年前篆刻的;一方印章两边,寥寥几笔。即勾勒出远山淡水;另一方印章一边,方寸之内,树木、房舍、小桥、庭院皆布其间。足见先生对眼中景物高度、准确的概括能力,手中刻刀高超的表现力。以先生的名望及印章本身的价值而言,这十几方印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及艺术价值,也是值得珍藏的。

就在本文结束时,获悉谢孝思先生以104岁高龄在苏州逝世的消息,这是贵州艺术界的巨大损失。也谨以此文表达对孝思先生的哀思。

附“十干先生”文字于后。

“埋头苦干,热心乐干,枵腹饿干,耐心穷干,挺胸快干,咬牙硬干,忠心实干,放胆试干,虚心学干”。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责任编辑:李守明

猜你喜欢
因缘印章篆刻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相宗络索》笺解续一
从《心经》看佛教的“空”观念
印章
土豆印章
大象的印章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