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上的博击

2009-04-21 03:59
贵阳文史 2009年2期
关键词:花溪防洪贵阳市

郑 勇

1996年7月1日8:00-场大暴雨突入其来,袭击山城贵阳。一夜滂沱的暴雨持续到天明,南明河水暴溢,上游花溪水库的虹吸管在凌晨启动,洪水奔腾而下,迅速漫过河堤。平时温顺的南明河此时咆哮着,浮玉桥已被淹没不见踪影,甲秀楼还在波涛风涌的南明河上,喷水池、大十字、河东路、市西路、河滨公园沿河两岸已浸泡洪水中……。

南明河告急!贵阳告急!

7月1日晚到4日,贵阳市普降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贵州省有实测资料记载的24小时最大降雨发生在贵阳西站,达402毫米,目前仍是最高记录,城市上游三座水库水位均创历史最高。7月1日晚暴雨成灾后,省市党政军各级各部门领导就与广大群众迅速进入抗洪抢险。作为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市水利局更是彻夜灯火通明。一份份灾情迅速汇集、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防办领导并不宽大的办公室,市委书记来了、市长来了、各有关部门领导来了,还有同样在焦急等待的新闻记者……。

这次洪水全市10个区、市、县112个乡(镇、办事处)受灾,受灾人口124.68万人,紧急转移55.94万人,房屋倒塌7000多间,死亡89人。交通、通讯、电力、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工农业和服务业损失巨大,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32.58亿元。全市广大群众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取得抗洪抢险的胜利,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时任副总理的姜春云同志等临贵阳视察,给予贵阳市抗洪救灾充分赞扬。

大灾之后反思,如何提高全市防洪能力,防灾减灾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同样也成为市水利、防汛部门的首要工作。

1997年《贵阳市城市防洪规划》正式出台,这个规划凝聚了许许多多水利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凝聚了数十年贵阳治水的结晶。直到今天仍是指导我市防洪重要技术文件。

洪水过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抢修全市90%的水毁渠道恢复,428座电灌站也抢修完成,为大灾之年取得农业丰收作出积极贡献。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设施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恢复,1860家因灾停产或部分停产的企业迅速恢复生产。1996年冬至1997年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复了水毁水利工程。

阿哈水库在76.7洪水达到历史最高水位1112.22米,在,拦洪错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最大下汇流量达141.4立方米/秒,但阿哈水库已成为一座病险水库。为确保城市安全1998年市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由市城管局组织对阿哈水库进行除险加固,1999年至2001年又投入8000多万元,完成贯城河分洪隧洞建设,解除了喷水池凡遇大暴雨必淹的危困;同时市政部门对城区排洪大沟和低洼易淹地区进行治理,对甲秀楼、一中、团坡桥等拦水坝进行改造和清淤。特别是1999年3月31日至4月3日省市机关、街道办事处和省驻筑部队官兵10万人次开展为期4天南明河清淤义务劳动。

1999年至2001年省水利厅投入751万元对贵阳市上游“三盆水”之一的松柏山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和改造工程。在省防办的支持下共投入240多万元,于2000年建成了贵阳市松柏山、阿哈水库、花溪水库防汛调度自动化调度系统。该系统的建成提高了全市防汛的现代化水平,在通过国家防办的验收时受到高度评价,并作为全国水库群防汛调度的示范工程。

我们在1998年主持南明河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课题研究,并委托省水利厅勘测设计研究院在编制防洪规划的基础上,1999年完成了《贵阳市城区供水、防洪、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首次提出将南明河以及周边地区城市供水,防洪和环境用水综合规划、治理和开发,为南明河的综合治理打下了基础。

200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三年的时间综合治理南明河,实现“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市水利局承担了花溪水库扩建加高和市西河上游防洪工程以及南明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花溪水库是1958年主要为贵阳电厂供水兴建的一座中型水库,为提高南明河城市防洪能力和城市供水以及河道水环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水利专家和有关部门通过多方案比较论证,提出花溪水库扩建加高这个最优选择,从2001年起花溪水库扩建加高项目正式实施。在近一年的前期工作中,到2002年初达成了花溪水库由省电力局管理交贵阳市管理,由贵阳市投资对水库改扩建的协议。在建设资金上市政府通过市商行贷款8000万元,2002年春节后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完成并于8月1日通过蓄水验收正式下闸蓄水。花溪水库扩建,一是加高大坝,增大库容,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增加防洪库容1000多万立方米;二是将双支墩大头坝改造为重力坝,改造溢洪增设闸门,增设泄洪隧洞,对坝基以及左右岸进行防渗处理,提高大坝自身的防洪能力并实现防洪、供水可控可调;三是通过上游80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程的实施,使南明河城区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以上,向城市供水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以上,每年向城市供水5880万立方米保证,为南明河每天可提供4万立方米的环境用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由水利局组织实施的南明河上游防洪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对小关水库进行改造、新建小关湖水库,提高了市西河防洪能力。同时由市城管局组织实施的南明河、小车河综合治理,南明河清淤以及截污沟、拦水坝改造工程建设完成,至此南明河综合防洪体系基本构成。南明河这条筑城人民的母亲河,在洪水的惊涛骇浪中、在保受污浊混沌后又获得新的生命。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许多专家、领导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今天可以欣慰的是贵阳市的城市防洪能力得到提升,从原来20-30年一遇防洪能力提高到现在100年一遇以上的标准。现发生“96·7”那样的洪水,我们的城市可以在安澜中度过。

《浪潮》编辑部推荐选登

(贵阳作者)

责任编辑:王亚平

猜你喜欢
花溪防洪贵阳市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花溪之美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夕阳下的鸟影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美丽的花溪
揭秘国产“抗洪神器”:可做到滴水不漏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
长征贵州行建设看今朝(外一首)/花溪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