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两面锦旗

2009-04-21 03:09张艳果
老同志之友 2009年1期
关键词:仪仗队锦旗标兵

高 静 张艳果

近日,山东省济宁军分区的汪甦激动地接受了一面鲜红的锦旗,锦旗上写着“恩深似海传世难忘”。从前,汪甦同样也接到过一面鲜红的锦旗,这两面锦旗间隔了5g年的时空。

1950年10月上旬的一个星期天,临近要吃中午饭的时候,汪甦任队长的解放军某军团第三医疗队接到了一位十六七岁的重伤患者,他是安亭镇的学生董银宝。他的右肩被走火的猎枪打伤,鲜血不停地往外涌,右臂已经失去了知觉。这种情况难坏了医疗队所有的队员,以当时的医疗环境和技术条件,这样的病人是没有能力收治的。如果转院的话,长途的颠簸又有可能会让这个年轻人丧命!短暂犹豫之后,身为医疗队队长的汪娃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救人第一,马上手术!

在清理伤口时,汪娃发现,患者伤情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大量的铁砂子嵌在肉里,伤处血肉模糊,锁骨的第三段分支已被打断。汪甦对他进行了输血和全身麻醉,然后把铁砂子一粒一粒地夹出来。本着既保命又保胳膊的原则,他掀开董银宝的胸大肌对血管和神经进行了细致的缝合。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成功结束。

在医疗队的精心护理下,仅一周的时间,董银宝的伤口就基本愈合了。董银宝的父亲专门定做了一面锦旗来医疗队致谢,锦旗上面写着:献给×××医院第三医疗队留念

救命恩人汪队长。汪甦说:“是共产党救了你,是解放军救了你,我不算什么。”后来,在汪甦的一再要求下把“汪队长”改成了“解放军”,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此后不久,汪甦所在的医疗队便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59年过去了,如今84岁的汪甦定居在山东济宁。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时,心中便会漾起一种担心和牵挂:董银宝现在过得怎么样?部队离开时,我让他去上海复诊,不知道去了没有?

在安亭镇的董银宝也没有忘记救命恩人汪甦,他时常对儿子和孙子讲述这个让他刻骨铭心的故事。2000年,他临终时,对子孙说出最后的遗愿:一定要找到汪甦队长。

2008年春节后,汪娃家人接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汪甦终于了解到董银宝的情况。

当董银宝的大孙女听到当年那个救了爷爷性命的汪队长的声音时,情不自禁地流出热泪。她说,爷爷当年没有听您的话,没有去上海复诊,以至于留下了后遗症,右臂活动一直不能自如。但是爷爷活着的时候,一直在念叨您这位救命恩人。我们凭着当年部队的番号和您的名字寻找您,犹如大海捞针,一直没有信息。现在终于找到了您,替爷爷完成了临终的心愿……

前不久,董银宝的两位孙女代表过世的爷爷来到济宁军分区第一干休所,并带来了第二面锦旗,上面写着:“恩深似海传世难忘。”

张文胜有两个年龄,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年龄是73岁,而他的真正年龄是76岁。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他为当兵而改的。

张文胜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1952年,在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背景下,张文胜兴冲冲地报名参军,接兵的军官说,“要求参军人员的年龄在18岁到20岁。”张文胜灵机一动说:“首长,我今年19岁,正是你们要求的年龄。”于是,他便有了两个年龄。穿上军装的张文胜当时就想上前线杀敌立功。然而,他被调往北京,成了公安警卫师的一名战士。

1953年,朝鲜金日成总书记要到中国访问。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决定临时组成仪仗队迎接金日成总书记。张文胜非常荣幸地成了新中国第一批我军仪仗队士兵。

为了训练,仪仗营全体官兵每天早晨6点起床,进行跑操,7点准时开饭,8点开始正规训练。在仪仗队中,对军姿的要求更是一丝不苟,甚至于近乎苛刻。优美的站姿是动态美的起点,每一位仪仗兵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并能在炎炎烈日和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站立三小时以上,最长时间六七个小时。

张文胜回忆道:“练站立姿势是非常严格的,脸上流汗不准擦,蚊虫落到脸上也如雕像似的不能动。有一次,一个新来的战士在练站立时,一个蚊虫落到脸上,让这个战士实在忍受不住钻心的痒痒,便非常麻利地用手在脸上抹一下,就是这个不易被人察觉的动作,却被巡视的执勤官看见,这个战士被营部给予了通报批评。”

仪仗兵面对外宾时,要神采奕奕、不卑不亢。他们要在迎风迎光的条件下练眼神,30秒不能眨眼、不能流泪。仪仗队士兵体现出的就是中国军人的精、气、神。

张文胜说:“那时,每到五一、十一,毛主席就会登上天安门城楼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游行群众,每到这两个日子,我们都要被派到金水桥站岗,站岗的士兵被叫标兵,在那儿开始纹丝不动如雕像般的站立。”

为了在站标兵时不“方便”,仪仗队头一天就尽量不喝水。到了五一、十一这天早饭时,战士们吃的基本都是蒸鸡蛋。有一次,一个战士在金水桥边担任标兵时,突然昏厥倒在地上,门牙都磕掉了,大家急忙把他抬到卫生院,原来这个战士发烧已经到了40℃……

标兵撤岗时,有的腿都肿成酱紫色,迈不了步,只能一点一点往前蹭,蹭出十多米后,腿才有了知觉。即使这样,士兵们都认为,辛苦没什么,因为自己执行的任务是伟大的光荣的。

1957年,张文胜转业回地方,在沈阳市的一个村庄里务农。在流逝的岁月中,他苍老了,但他一回忆起当仪仗兵的日子,目光便一下子闪烁起来……

猜你喜欢
仪仗队锦旗标兵
动物仪仗队
锦旗的故事
“标兵、能手”如此练就
一面来自郑州大学的锦旗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五老”标兵:刘应启
一位技术标兵的自学成才路
六面锦旗的故事
锦旗献给查网吧的“五老”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支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