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2009-04-23 10:04于金华陈国凤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9期
关键词:乙型抗病毒

于金华 陈国凤

[摘要] 本文旨在对抗乙肝病毒药物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或α-2b)、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恩曲他滨等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慢性肝炎;乙型;抗病毒;HBV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c)-009-03

全球约20亿人被证明曾感染过HBV,3亿~4亿人为HBV慢性感染,其中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台湾进行的一项队列研究,对3 851例HBsAg阳性患者进行为期13年的随访观察显示,随着HBV DNA载量的升高,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所以,抗病毒治疗对于阻止肝硬化的进展、防止代偿性肝硬化发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已获批准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有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或α-2b)、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其他药物如恩曲他滨、泰诺福韦等陆续上市,并积累了较多临床应用资料,可为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1 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

1.1 临床疗效

有资料证明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及部分代偿期HBV肝硬化有效,且能降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率。如果干扰素恰当地应用于适合的患者,即使已发生肝硬化也可以达到预防肿瘤的目的。因此,对于伴有高度肝纤维化的慢性乙肝(CHB)患者,只要肝功能能够代偿,就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临床资料证实,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抗病毒效果优于普通干扰素,但其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干扰素。

1.2 剂量及疗程

普通干扰素,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或α-2b),180(或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1年。

1.3 副作用

其副作用包括,①一般症状:乏力、发热、出汗、疲劳、头痛、流感样症状、发抖、体重下降、头昏;②皮肤:注射部位炎症、脱发、瘙痒、皮疹、皮肤干燥;③消化道:口干、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④呼吸道:咽炎、咳嗽、呼吸困难;⑤肌肉关节:关节痛,肌肉、骨骼疼痛;⑥精神:失眠、注意力下降、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⑦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⑧内分泌功能紊乱:性欲下降、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

以上副作用绝大多数可以继续用药、减少剂量或对症治疗后坚持继续用药,少数副作用表现严重者需及时停药观察,如严重骨髓抑制、抑郁焦虑症或肝功能明显恶化等需要及时停药观察,必要时要积极治疗。

2 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

LAM是胞嘧啶核苷类似物,1998年已在国内、外被批准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该药具有很强的抑制HBV作用,并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可用于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治疗。

2.1 临床疗效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经LAM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Liaw等人用双盲、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651例经肝组织检测证实有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计分≥4分),以2∶1的比例随机分为LAM治疗组和对照组(安慰剂组)。3年后,LAM组和对照组(安慰剂组)发生的疾病进展(Child-Pugh计分上升≥2分、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分别为9%和21%(P=0.001)及发生HCC分别为5%和10%(P=0.023)。提示LAM可以减缓肝硬化的进展及降低肝硬化合并症和肝癌的发生率,提示LAM治疗可延缓肝硬化病情的进展和减少肝癌的发生。

临床发现HBsAg阳性患者,因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使乙肝复发,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明显升高,甚至发生肝功能失代偿或肝衰竭。用LAM预防治疗组因乙肝复发而死亡者减少,因此,对HBsAg或有HBV复制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或化疗时,应用LAM预防,出现乙肝复发者,应及时用LAM治疗。

2.2 副作用及耐药性

本药口服100 mg/d,副作用轻微。但本药存在如下问题:①须长期治疗,不易确定疗程,如未达到HBeAg血清转换,停药后容易复发;②停药复发患者,可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尤其对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移植患者易因病情恶化而发生肝衰竭;③治疗过程中,易产生HBV YMDD耐药突变(resistant mutation)而引起临床耐药性,可使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重新升高,少数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应用LAM时耐药突变率的发生与疗程有关:根据Lai等人报道,疗程1、2、3、4、5年,耐药突变率分别达24%、42%、53%、67%、69%。

近年来,由于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且同样具有副作用轻,病毒变异率低等优点,同时,由于发现对LAM耐药的患者改用其他核苷类药物后,病毒变异率较初治患者发生率高,因此,除非病情需要短期抗病毒治疗可以考虑首选LAM,否则,应尽量避免单独选用LAM作为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

3 阿德福韦(adefovir,ADV)

3.1 临床疗效

3.1.1 HBeAg(+)和HBeAg(-)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Marcellin等、Hadziyannis等分别报道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用ADV 10 mg/d治疗309例HBeAg(+)慢性乙肝患者144周,HBeAg(-)慢性乙肝185例持续用药240周。HBeAg(+)慢乙肝治疗48、96和144周后,血清HBV DNA转阴率(<1000 cps/ml为阴性)分别为28%、45%和56%;HBeAg转阴率分别为21%、42%和51%;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2%、29%和43%;ALT复常率分别为58%、71%、81%;48周和96周肝组织学病变改善率分别为59%和53%;炎症坏死病变改善率分别为79%和71%;纤维化病变改善率分别为54%和41%。HBeAg(-)慢性乙肝治疗48、96、144、192和240周后,HBV DNA转阴率(<1000 cps/ml为阴性)分别为68%、71%、77%、78%和67%;ALT复常率分别为75% 、72%、67%、75%和69%;48周和96周肝组织学病变改善率分别为64%和79%。证明ADV治疗HBeAg(+)和HBeAg(-)慢性乙肝患者,可使血清HBV DNA载量明显下降、ALT复常及肝组织学病变改善,有明显持续疗效。

3.1.2 对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显示,ADV单独或联合LAM治疗,对LAM引起YMDD突变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降低HBV DNA水平和改善肝功能。对LAM耐药变异的患者,采用ADV+LAM联合治疗较单用ADV效果更好,并且减少了单用ADV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及对ADV耐药导致的抗病毒治疗再次失败的几率。

3.1.3 对乙肝肝移植前、后对LAM耐药患者的疗效Osborn等人报道122例等待肝移植的患者44例服用LAM抗病毒失败,30例确定为病毒基因变异,改用ADV抗病毒治疗,患者存活率与没有病毒变异持续应用LAM的治疗组没有差别。

近年来,ADV应用于重型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获较好疗效,其优点是耐药率低、可供长期应用,但其抑制HBV的作用不如LAM等快速。

3.2 副作用及耐药性

ADV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肾毒性,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血清磷降低。ADV的肾毒性呈剂量依赖性,ADV剂量10 mg/d治疗48周时血清肌酐通常无升高,至96周时血清肌酐较基础值上升0.5 mg/dl达2.5%,144周时可达4.2%。因此,长期应用ADV时应监测血清肌酐和磷,注意肾损害。

根据报道,应用ADV治疗48周时,未发现在HBV P基因区发生耐药突变。治疗96、144、192、240周后,在HBV DNA多聚酶D区N236T和B区A181V发生耐药突变,突变发生率分别为3%、11%、18%和29%。发生此类突变后,对ADV的敏感性下降,可引起ADV耐药,表现为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重新升高,出现病情恶化。N236T发生的耐药突变,在体内和体外对LAM敏感,提示ADV和LAM在控制耐药突变上,有互补作用。根据病毒变异位点及临床应用实践,对ADV导致的病毒变异改用恩替卡韦(ETV)治疗有效。

4 恩替卡韦(entecavir,ETV)

ETV是环氧羟碳脱氧鸟苷,为鸟苷类核苷类似物。抗HBV作用很强,体外试验对HBV敏感性较LAM强300倍以上。根据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推荐剂量:对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为0.5 mg/d;对LAM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为l.0 mg/d。

4.1 临床疗效

4.1.1 慢性乙型肝炎的初始治疗多个研究表明,HBeAg(+)和HBeAg(-)既往未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CHB患者,ETV治疗2年,HBV DNA转阴率、HBV DNA较基线值下降水平、ALT复常率和组织学病变改善率均明显优于LAM。

4.1.2 对LAM治疗无效的慢性乙肝的疗效对于LAM耐药患者,用ETV剂量加大1倍(1 mg/d)、用药2年后41%的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水平,但第3年开始耐药株明显增加,提示对于预期用药需大于3年的野毒株HBV感染慢性乙肝患者,最好用ETV作为首选抗病毒治疗药物。

4.2 副作用及耐药率

应用ETV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LAM相似。根据目前的资料证明,在YMDD突变基础上加上T184G、S202I、M250V耐药突变位点之一,即可发生ETV耐药。因此,ETV的耐药突变只发生在LAM耐药的患者,提示ETV治疗LAM耐药的患者,有可能发生ETV耐药突变。

5 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

黎青龙等报道全球随机、双盲、LdT与LAM对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年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全球20个国家1 367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CHB患者,LdT 600 mg/d po与拉米夫定100 mg/d po治疗2年,结果显示,在HBeAg(+)和HBeAg(-)患者中,LdT组在HBV DNA平均下降log10值、PCR检测阴性百分比、HBeAg消失百分比等指标均明显好于LAM组。

LdT在治疗过程中,亦可出现YMDD突变耐药,因此,它与LAM有交叉耐药性。LdT的不良反应与LAM相似,需注意的是,少数患者可引起肌酸磷酸激酶明显升高,个别患者可引起肌痛、全身酸痛等。

6 替诺福韦(TDF)、恩曲他滨(FTC)和克拉夫定(CLV)

这些药物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上市。TDF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对LAM耐药病毒有效。FTC和CLV在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和组织学病变改善率方面均有明显疗效。FTC与LAM交叉耐药,治疗48周后,YMDD突变耐药率达12.6%;CLV耐药情况仍需进一步观察。

7 讨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上述5种已获批准的抗病毒药物均可以使用,但是,干扰素由于免疫调节作用及副作用明显,抗病毒治疗时只能用于慢性肝炎及代偿期肝硬化,不能用于肝衰竭患者;对于某些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尽管未达到肝衰竭的诊断标准,也应慎用或禁用;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还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如果出现明显干扰素应用禁忌证情况,应及早停药。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持续抑制HBV,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减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核苷类似物有强而迅速抑制HBV的作用,不良反应轻,可以口服,患者耐受性好。但对HBV仅能抑制其复制,停药后易复发,须长期治疗,难以确定疗程;停药后可引起疾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长期治疗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HBV耐药变异而产生耐药。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检测病毒含量变化、肝功能情况,有条件的单位还应注意监测病毒变异的情况。

应该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虽然能通过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损害,使HBV相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好转,部分患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某些慢性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明显,极易发生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或者凝血功能下降导致内脏器官出血,威胁患者生命,或者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肝脏戒毒能力下降、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等,反复出现肝性脑病,以上情况不能通过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措施解决,有条件者应尽快实施肝移植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Baumert TF, Thimme R, von Weizsacker F. 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1):82-90.

[2]Liaw YF, Sollano JD. Factors influencing liver disease progress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J]. Liver Int,2006,26(Suppl 2):23-29.

[3]Yao X, Zheng B, Zhou J,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antibody complex is associated with cytolytic and non-cytolytic immune responses in hepatitis B patients[J].Vaccine,2007,25(10):1771-1779.

[4]Chang JJ, Lewin SR. Immuno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Immunol Cell Biol,2007,85(1):16-23.

[5]LAI CL.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4,19(Suppl):S5-9.

[6]Chan HLY, Wong VWS, Tse AML, et al.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Quantitation Can Reflect Hepatitis B Virus in the Liver and Predict Treatment Response[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5(12):1462-1468.

[7]Perrillo R, Hann H-W, Mutimer D, et al. Adefovir dipivoxil added to ongoing lamivudin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YMDD mutant hepatitis B virus[J]. Gastroenterology,2004,126(1):81-90.

[8]Kuwahara R, Kumashiro R, Inoue A, et al. Adefovir dipivoxil as a treatment for hepatic failure caused by lamivudine-resistant HBV strains[J]. Dig Dis Sci,2004,49(2):300-303.

[9]Chang TT, Gish RG, de Man R, et al. A comparison of entecavir and lamivudine for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N Engl J Med,2006,354(10):1001-1010.

[10]Lai CL, Shouval D, Lok AS, et al. Entecavir versus lamivudine for patients with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N Engl J Med,2006,354(10):1011-1020.

[11]Tenney DJ, Levine SM, Rose RE, et al. Clinical emergence of entecavir-resistant hepatitis B virus requires additional substitutions in virus already resistant to Lamivudine[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4, 48(9):3498-3507.

[12]姚光弼,任红,王宝恩,等.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肝脏,2005,10(1):2-4.

[13]Anna S. Lok, Fabien Zoulim, Stephen Locarnini, et al. Antiviral Drug-Resistant HBV: Standardization of Nomenclature and Assay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ment[J]. Hepatology, 2007,46(1):254-265.

[14]Bartholomeusz, Locarnini. Antiviraldrug resistance[J]. Seminars in Liver Disease,2006;26(2):161-170.

[15]Yim HJ, Hussain M, Liu Y, et al. Evolu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t Hepatitis B Virus[J]. During Sequential Therapy. Hepatology,2006,44(3):703-712.

(收稿日期:2008-09-22)

猜你喜欢
乙型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