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策优势转化为重庆的发展优势

2009-04-24 09:51唐春林
当代党员 2009年4期
关键词:重庆领导政策

唐春林

最近笔者拜訪一位市级部门的领导,发现他的办公桌上摆了厚厚一叠卡片,内容全部摘自《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这位领导说,这些卡片不仅办公桌上有、公文包里有,连床头柜上都有,“没想到当年参加高考时摸索出的‘背功秘诀,现在还能派上用场”。最近一段时间,重庆很多领导都在做同一门功课:逐字、逐句、逐段地理解甚至背诵3号文件。

有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策是第一推动力。能够争取政策是本事,善于利用政策促进发展是更大的本事。3号文件是支持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政策,要把这些政策优势转化为重庆的发展优势,当务之急是要“三管齐下”抓好政策落地。

学习文件要对号入座、入脑入心。对于3号文件的学习贯彻,很多领导干部的确下了狠功夫,但整体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学习的主体看,领导干部热、普通干部群众冷,政府职能部门热、其他部门冷;从学习的动机看,有的人学文件不是为了武装头脑、促进工作,而是为了武装嘴巴、应付领导;从学习的方式看,重形式、轻内容,重声势、轻实效……以这样的态度“学习”,怎能保证政策落地?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还要动员、组织干部群众一起学习,因为3号文件关乎每一个重庆人的切身利益,要让每一个重庆人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自觉地对号入座,真正让文件精神入脑入心。同时,我们既要把3号文件作为实现“314”总体部署的“施工图”,又要作为全面建设小康重庆的“宣言书”,不仅要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按图施工”,而且要利用学习贯彻3号文件这一契机,增强每一个重庆人肩负国家使命的荣誉感、实施国家战略的责任感,激发大家投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

对接政策要上下结合、融会贯通。学习贯彻3号文件,在初期,做好案头功课是应该的,但绝不能满足于能记会背,必须上下结合、两头使劲。一方面是“跑北京”,主动与国家部委“对接”,使3号文件包含的所有支持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都变成实实在在的政策;另一方面是“跑田坎”,主动与基层单位和普通群众“对接”,宣讲文件精神,听取群众意见,因为政策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要靠广大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来浇灌。在上下结合的同时,还要注意将3号文件包含的政策,与三峡库区、西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等优惠政策“对接”,形成一部推进重庆发展的政策“合订本”。有些政策的交叉重叠,能收到“1+1>2”的效果,甚至能够产生“乘数效应”,关键是看我们如何融会贯通、深度开发。

贯彻文件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最好的学习是贯彻,最好的落实是行动,切忌当“二传手”,以文件贯彻文件。对于3号文件的学习贯彻,目前存在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把学习文件、对接政策和贯彻落实割裂开来,学归学、跑归跑、用归用,学习与行动“两张皮”。一些同志认为,现在的任务是学习,等各种政策全部到手了,再来研究如何落实。因此,学习文件、争取政策热热闹闹、劲头十足,但日常工作却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不仅没按照3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调整既定的目标和部署,而且在制订新的工作规划时,也没对照3号文件。对于3号文件的学习贯彻,我们一定要在学习文件的同时就善于落实,在争取政策的同时就敢于试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只有尽快将3号文件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增强重庆人民的信心和干劲,才能让国家部委放心,让中央放心,为今后深度开发文件、争取后续政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重庆领导政策
政策
重庆客APP
政策
助企政策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政策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2016重要领导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