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飘零香犹在

2009-04-26 03:32
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溢彩葬花黛玉

李 梅

空气中氤氲着桃花的芳香,澄碧的溪水在芳泽的环抱中轻轻地流,白中泛红的一片一片飘零,一位绣裙飘扬的少女,手持素白的锦囊,拾起那一片片沾泥的花瓣……

书中的精彩描写,幻化成一幅经典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黛玉葬花”一个令无数人为之叹惋的举动。花开花落,原是众人司空见惯的自然景象,曹雪芹的笔下,却将它蒙上一层忧郁的轻纱,居然会有那么一位女子,怜悯起凋谢的桃花,为它们掘地,掩埋,并为之潸然泪下。

桃花飘零,难道真是一种遗憾吗?美丽有一日从枝头坠落,一定是凄景吗?花谢花飞,只是花朵的最终归宿,高洁的花瓣落在黝黑的土地上,未必就是玷污。花瓣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埋进大地,发酵成肥料,为下一年的灿若烟霞蓄势。如果说,花开枝头,使人赏尽春光,那么,花融尘土,应令人悟彻奉献。或许,林黛玉孤苦伶仃,才有忧伤之感,又或,林黛玉体弱清傲,才有葬花之举。也许,她太柔弱了,桃花飘零,寄人篱下的她,想到自己伶仃的处境,多病的身体。但这么悲观思物,人生怎有欢欣?消极颓伤注定了一代佳人最终郁郁而逝。

林黛玉的忧郁与气质,震慑人心,美得让人落泪,然而这毕竟是艺术的塑造,文笔的润饰。现实中,倘若世人都是这般多愁善感,这个世界岂不是没了欢声笑语?洪战辉,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 母亲离家出走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他的身世之苦,锦衣玉食的黛玉岂能相提并论?但是他却没有怨天尤人,更不是郁郁寡欢,凭毅力考上大学。他用最迷人的微笑面对世界,背着妹妹上大学,生活虽苦,可他依旧笑得阳光般灿烂。万里苍穹中不可能永远是碧空丽日,倾盆大雨时,我们一定要坚信终会有一天阳光明媚,百蝶纷飞。

花影绰绰,流水潺潺,那位罗衫飘忽的仙子已渐行渐远,早已如镜中花,似水中月。桃花依然溢彩绽放,泉水依旧涓涓向前。漫天飞舞的花瓣,香气袅绕的桃林中,却不见那动人的身影。

你我不是林黛玉,面对厄运,不要凄凄惨惨,悲悲戚戚。桃花谢了,花香犹存,滋养一方草木;人生几何,辛事再多,也应笑对生活。

【主题点评】“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经典的细节,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对这一段过目不忘,对林黛玉的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命运掬一把同情的泪水。这篇读后感却另辟蹊径,反向立意,小作者从黛玉的多愁善感中看到其消极颓伤的情绪,她认为消极颓伤注定了一代佳人最终郁郁而逝。而这种人生态度也毫无意义,黛玉之后,桃花依然溢彩绽放。结尾揭示文章的主旨:桃花谢了,花香犹存,滋养一方草木;人生几何,辛事再多,也应笑对生活。视角独特,意境深远,发人深思。

【语言点评】一篇成功的作文离不开语言的精心雕琢。这篇文章长句与短句间杂,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别具参差错落之美。如:“花开枝头,使人赏尽春光,那么,花融尘土,应令人悟彻奉献”,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语意疏密有致。文章中还大量运用了“绰绰”“潺潺”“凄凄惨惨”“悲悲戚戚”等叠词,节奏和谐动听,另外比喻、对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法的结合,以及富有诗意的文字与富含哲理的意境交融,使文章语言靓丽华彩,富有魅力,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仇爱珠点评)

猜你喜欢
溢彩葬花黛玉
一代倾城逐浪花
溢彩几何
品潇湘妃子
渔家傲·暖日熏风春溢彩
飞鸟集,指间的羽光溢彩
《红楼梦》里的三次葬花
遇见四月
等我来时
红楼戏的滥觞
背诵《葬花词》的丘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