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希望,两种人生

2009-04-26 03:32
师道 2009年3期
关键词:张琳周记开学

尹 娜

回家过年,又和琳姐姐聚在了一起。她曾经在短信上说想看看中山大学的样子,于是我特地在放假前拍了一相机的照片想带给她看。可是到家那天,正当她抱着相机看得有味时,旁边刚满月的孩子哭醒了,她扔下相机搂起宝宝,忙着照顾起来。她一边拍着孩子,一边无奈地看着我,说:“相片一会儿再看吧。”我点了点头,心里挺不是滋味。

回到家,将自己锁在房里,我需要静下来整理一下我和姐姐的生活点滴。我曾经单纯地以为她的人生就是我的,但是现在,我们相隔近乎半个中国,各自有着各自的生活……

小时候我们住在同一栋楼房里,两家父亲是关系很铁的同事。我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姐姐刚好两岁,大人们猜想我们生命中一定存在着某些缘分,或许是命中注定我们将成为彼此童年的玩伴。自我有记忆起,就整天跟在姐姐后面,形影不离。姐姐很有主意,聪明又胆大,在小区和我们年龄相仿的一群孩子中颇有威信,并且因为她能够比男孩子还快地爬到树上掏鸟蛋,被大家推选为孩子王,于是我也很荣幸地被姐姐钦点为贴身侍卫,风光无限。

事实上,后来我确实成了她的跟班,从幼稚园到小学,再从小学到初中,姐姐去了哪所学校,两年后我也很自然地选择同样的学校就读。我从没考虑过自己人生中要选择什么,因为姐姐总会比我提前面临这些重大问题,而我也早已习惯地等着她的决定,并确信两年后我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记得在姐姐考上省重点高中的庆祝宴上,妈妈对我说:“好好学吧,以后也考上重点,还和你琳琳姐姐一起!”我不假思索地应道:“那是肯定的,我还要和姐姐上一样的大学,在一个单位上班呢!”姐姐重重地拍了下我后背,说道:“我俩最不锈钢啦!”大人们都笑了,我们两个快乐地碰杯。玻璃高脚杯相撞时奏出的清脆音响,是我们银铃般童年最美的旋律。

那年夏天,开学后她搬进了学校,开始了在全封闭式高中里的生活: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晚,第二天便又匆匆地返回学校。从那起,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很短。再后来,他们家搬了新房,我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只是在假期才小聚一下。每次见面,常常是她讲高中紧张而多彩的生活片段,我乖乖地听,一脸的羡慕和憧憬。当时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努力学习,考到那所高中,继续跟随我的玩伴。终于两年后,我梦想成真。那种快乐在升上初中时也曾有过,很熟悉,也很刺激。

新学期开学后,当我很惬意地享受着多彩的高一生活时,姐姐却开始了最紧张的高考复习。她生性胆大,但面对着那最后一场考试却显得格外的畏惧。每次见面,她都会刻意地逃避所有关于考试的话题,后来甚至拒谈任何关于高中、大学的内容,我们之间的谈话也闭塞到了只剩回忆。但有一次,我们坐在揽月楼的台阶上,她突然问:

“尹娜,你想过以后吗?”

“想过啊,上次不是说过要和你考一样的大学,在一样的单位工作嘛!”我傻傻地回答,却没看出她消瘦的脸上写满了迷茫和疲倦。

她不再说话,静静地看着困在四方校园中的月亮,或许她在盘算再过几天月亮会最圆,中秋节能够吃蛋黄月饼了吧。天真的我是这么想的。

她高考的时候我们放假,考前在布置考场时,我找到了她的桌子。那是张已显破旧的书桌,被收拾得空荡荡的。桌上面,狠狠地刻着“为了我们两个的人生:努力!”几个字。我瞪大眼睛看着,啧啧地叹着:“嗯,姐姐的字挺工整的嘛,只是柔了点儿。”当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简单几个字的分量。

高考三天,下了三天的雨。我懒在沙发上自在地看电视。我从不担心姐姐的成绩和能力,心想着等她的录取通知书一寄过来,我就在自己的奋斗目标上大笔挥上那所大学的名字,继续我的跟班生涯。想着想着,竟傻乎乎地笑出声来了。

可是那年——她落榜了,分数只能走一个二本。她沮丧地来见我,说考试时有点紧张,不太舒服。

一个沉闷的暑假。

开学后,我上高二,她还上高三。她说要再考一次。我没有问过她的理想,现在想想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只是,我们一起上学的日子总是很忙碌。但是我们偶尔还会在晚自习后相约出来,并肩坐在台阶上看看四角天空框出的月亮,有弯的时候,也有圆的时候。她还是静静地沉思着,我还是傻傻地幻想着。

又到了夏天,那三天还是阴雨绵绵,我孤独地在家中望着窗外阴霾的天空,默默地为她祈祷,心中竟涌动着些许紧张和不安……

可是那年——她又被重点大学拒之门外,分数才刚刚到达三本线。顶着全家人失望的责备和邻居的闲言碎语,她只是痛痛快快地哭了一晚,后来就出奇地平淡了。她从小习惯了凭自己的意愿做决定,这次也坚持她的想法:不再继续复读了。自然,姐姐也绝不会甘心在某所三本的学校屈身。她自己面试了一家私人广告公司,担任文职工作,没过几天就成了上班一族。

那个暑假,我一个人过得极为漫长。

开学后,我上高三,没有姐姐的陪伴。每天白花花的试卷像下雪一样堆在叠满书的桌子上,沉重地冰封了我脆弱的心。似乎那时我全部的生活就是埋头做题,改错,再做题;背书,补漏,再背书。我常常在想: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不知道。难道我也跟着她在毕业后找个文职工作,然后留在已经熟悉得没有一点新鲜感的城市吗?我苦笑了一下。前方没有了姐姐做导航,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迷茫……

接近期中考试的一次班会,我将自己的无助和烦恼写进了周记中。第二天晚自习课后,我慢慢地踱出教室,坐在留有我们回忆的台阶上,静静地看着月亮。

“尹娜,一个人在看月亮?”刚刚开完教研会的班主任从莘元馆走过来,看到我便停住了急速的脚步。

“嗯。老师好!”我回过神来,起身应着,一脸的羞涩。

“周记我看了,张琳是你姐姐?”

“嗯。”起初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嗯?老师怎么知道她的名字?”

“你周记里说的情况跟我去年教的一个学生很像,就随便猜测问问。”

“记得去年周记里,张琳提过自己的理想,说想去南国读书,那里气候不错,很适合爸妈养老。当时觉得她很孝顺,便记忆犹新。”老师坐到台阶上,也示意我坐下,接着说:“她学习很努力,就是压力太大,一上考场就吐得缺氧了,不过倒是很坚强,坚持着考了下来。”

虽是往事重提,可我仍像受了晴天霹雳。她的理想,她的压力,她的迷茫……原本以为很了解她,可姐姐的这些我都不知道。此刻,只觉得心里闷得难受,酸得想吐。

“你和张琳都是很好的学生,她比你有目标,而你比她更踏实。如果你还觉得迷茫的话,就把你姐姐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理想,好好努力吧!现在时间就是命根,绝不能再这么沉沦了啊。”

那晚,有风,一阵清凉。

仍旧是一连几天的阴雨。起床后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我心里念着:“每年高考应该都会发生些什么故事让苍天如此动容吧。”那三天,我平静地走进考场,平静地做着眼前的每一道题目,平静地在一串铃响后交上我的试卷,也在最后一次铃响后结束了我的高中生活。那年夏天,我收到了广东省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在轻松地准备后踏上了南下求学的路途。临走前,我和姐姐道别。她哭了,抱着我说:“以后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自己照顾自己啊!”我仍旧拽着她蓝灰色的职业衬衫,心空落落的。

时光荏苒,如今,在遥远的广州,我已经熟络了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了在四季如春的南国打拼着我们的梦想;姐姐也为人妻为人母,在家乡过着平静的生活。终究,我们还是两个人,终究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人生。

整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我躲在书房里悄悄地哭了。成长的道路上,是姐姐呵护着我长大,激励着我进步;是我们细腻的班主任点醒我的迷茫,让我明白:生活要靠自己经营。我不会再让自己的梦成为别人的负担,我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责任编辑赵霭雯

猜你喜欢
张琳周记开学
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小练
我的爷爷
开学啦!
开学了(2)
我的太行
语文周记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茶叶的秘密
帮忙
第一次玩飞镖
开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