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2009-04-27 10:03
学理论·下 2009年2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邓 波

摘要:不同学派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持不同的观点。在阐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指出经济增长不会自动缓解环境压力,而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50—02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观点综述

环境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麦多斯等人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认为:在资源约束与环境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地球将不可能支撑经济的无限增长。持续的经济增长会使环境污染连同其他因素(粮食、人口等)一起使世界在某一时刻达到崩溃的边缘,因此必须停止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以达到全球性的均衡。这种极端的认识虽然引起人们对经济增长前景的关注,但也受到各国学者和公众的批评。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注意到环境问题,并且不断地发明新的节能和环保技术,从而缓解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紧张状况。

未来学家和部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持乐观的态度。柯尔、费里曼和卡恩等人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事实论证了技术进步会消除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他们的主要论据是:人口不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降低人口增长率的长期手段将加速经济发展;技术的发展将使未来粮食的供应采用非传统方式,食物供应不可能发生危机;价格机制的作用将使替代品不断出现,并使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他们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成为消除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多数经济学家是持一种折衷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为如此,但是停止经济增长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技术结构向着符合生态要求的方向转变,经济更快地增长,才是解决人类环境问题的途径。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指出:“零增长意味着每年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总量不变,被倾卸于生态体系的污染物质的量第二年仍会与第一年相等”,所以完全降低到零增长率也不会停止对环境的破坏;而且对于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自觉抑制经济增长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而听任其他国家迅速增长。相反,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比不增长状态更加有益于延缓环境的破坏,甚至在某种限度内,经济增长越快,越有助于放慢对环境的破坏。

上述何种观点成立,对于各国发展经济来说具有不同的政策含义:如果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限制经济增长以保护环境;如果经济增长能自发地解决环境问题,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加速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在一定限度内是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认识环境对经济所施加的约束,从而分析影响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措施。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

1.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方式。为了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会引起环境如何变化,需要先分析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方式。经济活动一般通过三种渠道影响环境:一是经济活动的规模。一般而言,在保持产品结构和生产技术不变时,经济活动规模的简单扩张会增加污染排放,加大环境压力。如在经济规模报酬不变、产品相对价格和污染排放强度不变时,投入要素增加10%,则污染排放也会增加10%;二是经济活动的结构状况。经济增长会使经济活动的结构发生变化,如三次产业在经济所占的比重及产业内部行业的相对比重会发生变化,因为各产业(行业)单位产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不同,所以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经济活动对环境总体影响发生变化;三是经济活动的生产技术。通常一种产品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来进行生产,其中一些生产技术比另外一些生产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一些,属于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比如可以通过煤、石油来发电,也可通过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来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就基本上对环境没有影响,要比其他方式清洁得多。

2.经济增长引起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在收入较低的阶段,经济增长导致更多的环境破坏;到了一定收入水平时,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开始减缓;其后经济进一步增长会带来环境的改善。这种关系与表示收入水平不平等的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相类似,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很多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理论上的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变化。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环境并不会产生很大的损害。当经济演变为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时,经济增长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压力: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和加速阶段,经济增长将迫使环境进一步恶化;而当工业化进入成熟时期和工业化后稳定阶段时,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会减轻。当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时,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投入和污染排放都较少,对环境的压力会进一步减轻。因此,如果随着经济规模增长,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能够充分抵消经济规模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二是技术进步因素。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这样生产给定的产品只需使用越来越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技术进步还体现在更有效地循环利用原材料,从而大量地节约资源。

三是对环境质量需求的增长。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人类更加注重保护环境。环境和资源产品的收入弹性通常被认为是大于1,即环境产品是一种奢侈品。在社会整体收入水平提高后,人们需要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会越来越高。这种力量的实际含义体现在政府对资源和环境条件实行更严格的管制,征收更高的排污税,对特定的投入要素征税,对高效资源利用的投资和研究项目进行资助等。

四是贸易因素。由于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收入水平,对污染和资源利用有不同的风险偏好,通过污染产业的转移,在穷国生产,而在富国消费,贸易使双方都能获益。这类活动(也被称为环境倾销)倾向于以增加穷国资源损耗和污染为代价,减少富国的资源和污染负荷,即高收入国家的环境负荷相对较低,而低收入国家的环境负荷相对较高。

当然,在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以上各种因素并非独立发挥作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在变化,生产技术在进步,消费者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在提高,环境管制标准在强化,正是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强化,使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与规模效应影响幅度发生变化,从而使环境质量随经济增长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形状。

三、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停止或减慢经济增长不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相反由于贫困所引致的对资源环境要素过度和不当利用,反而会加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二是经济增长本身不会自发地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如果缺乏适当的环境政策,放任经济高速发展,可能会超越资源和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态阈值,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这最终也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三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环境政策等制度安排因素对于改变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和走势具有重要意义,只要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适当的环境政策,就可以降低倒U形曲线的弧度,减少转折点的峰值,乃至在倒U形曲线上找到一条水平通道,最终实施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未必会加剧环境退化,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容的,这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依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尚处在环境退化阶段,过去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也曾让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谨慎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坚决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在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努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降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高度。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摒弃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也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增长方式要从“高消耗、高投入、高增长”的粗放模式,转向“低消耗、高效能、高增长”的集约模式,这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要在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要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充分利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合理的地区结构,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避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和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建设;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活动中生产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环境污染排放量,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仅能推进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制具有战略意义的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资源高效开发及利用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积极发展节能、低耗、无害化的生态工艺技术;四是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激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生态保护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参与其中。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环境保护、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知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促使全民树立环境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环境评估制度及环境信访等相关制度,保障公众的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和环境索赔权等,为公众、社区组织和环境组织监督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制度渠道。

参考文献:

[1]韩玉军,陆旸.门槛效益、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J].统计研究,2008,(9):24-31.

[2]刘耀彬.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4):24-27.

[3]于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回顾与评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8):4-12.

[4]沈清基.可再生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2006,(7):9-15.

[5]梁流涛.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3):20-25.

(责任编辑/刘惠音)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