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 拓展市场

2009-04-28 07:48余宗宝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评选活动漳州农产品

余宗宝

3月17日,记者从福建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三届漳台经贸恳谈会暨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产品交易会将于4月9日-13日在福建漳州市龙文区吉马国际家居广场举办。本届交易会将邀请众多知名农产品采购供应商参会参展,预计将迎来1000多家展商,而采购商则有望突破600个。届时,好又多、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世纪年华、人本等国内外知名超市总裁、中国区总裁、副总裁可望参会。

据漳州市副市长王耀泉介绍,漳台经贸恳谈会从1997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累计签约合同项目1723个、合同外资52.81亿美元,是推动漳台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自两岸全面“三通”后,从漳州港直航台北,全程仅用14小时,比以往节省30小时,往返节省费用30万元人民币,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漳台两地合作优势进一步凸显。“本届交易会将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增信心抓机遇、扩招商拓市场的一次盛会。”王耀泉说,“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出口的市场需求减少,农产品价格有所回落,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本届恳谈会增办首届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会,就是要立足漳州的农业优势,通过展会推介,拓展农产品市场,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届时,漳州市(农副产品)十大名产将亮相展会,通过品牌牵动进一步扩大漳州农产品对外知名度,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备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漳州(农副产品)十大名产”评选活动,日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本次活动组织者之一的漳州市副市长王耀泉,就举办“十大名产”评选活动的目的等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王副市长,您是“十大名产”评选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也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请您谈谈“十大名产”评选活动目的是什么?

王:漳州是全国首批“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全国首批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全市已形成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畜禽等出口创汇基地。漳州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水果、蔬菜、食用菌和花卉生产与集散中心、福建最大的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对台农业合作引进基地和出口创汇农业基地。“漳州水仙花”、“长泰芦柑”、“ 琯溪蜜柚”、“天宝香蕉”、“云霄枇杷”、“东山芦笋”等一批名牌农产品享誉海内外,可以说农业是漳州“天然”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漳州发挥气候、资源、区位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创建全国著名的食品工业基地。“十大名产”的评选将扩大漳州“名、优、特”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漳州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这也是我们这次评选“十大名产”的目的所在。

记者:您刚才说农业是漳州的“天然”优势产业,能否谈谈有那些优势?

王:农业是漳州的优势产业,漳州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十分突出:一是气候优越,属于南亚热带最北一块,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佳的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农业宜种性很广,素有“鱼米花果之乡”、“天然大温室”美称;二是资源丰富,山海田俱备,耕地230万亩,山地1238万亩,海域面积是土地面积的1.5倍,可利用浅海水域180万亩;三是区位优势,地处厦门、汕头两个特区之间,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现有台湾人口中,祖籍漳州占35.8%。漳州农业与台湾有很强的互补性,台湾能种的漳州几乎都能种。90年代以来,漳州大量引进台湾优良品种、种养技术和加工设备,就是得益于与台湾的地缘优势。这些"天然"优势造就漳州很多“天然”的名产。

记者:漳州市“名产”有哪些?

王:漳州水仙花驰名中外,六大名果香蕉、芦柑、蜜柚、菠萝、荔枝和龙眼胜名远传,全国“柑中冠”、 “柑中王”均产自漳州,文旦柚、坪山柚与广西沙田柚和泰国柚并列为世界“四大名柚”,长泰明姜和砂仁、诏安咸金枣、南靖巴戟天、南胜麻枣美誉东南亚,漳州蘑菇、漳州斗鸡、沙西红寻、龙海金定鸭、诏安蜜柚茶、闽南黄牛、诏安灰鹅、竹塔泥蚶、杜浔酥糖人人皆知。

现在的名产推陈出新,“明星”不断涌现,比如平和琯溪蜜柚、华安铁观音、诏安青梅、浮宫杨梅、漳浦大葱、南靖兰花等等;此外,过去名产主要集中在初级农产品,而现在已经拓展到加工品,比如天福茶食品、漳州罐头(紫山、同发、立兴)、信华食品、厨师肉松、东方蜜饯、东兴鱿鱼丝、“海魁”蟹肉等就是众多加工品“名产”的杰出代表,有力地推动漳州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记者:请介绍一下漳州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

王:近年来,漳州食品工业发展迅猛,名产众多,成为“工业立市”的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有350多个,紫山集团、同发食品集团被评为“中国罐头十强企业”,东方食品集团是全国蜜饯行业理事会会长单位,正努力打造“世界名产”。厨师食品集团是食品龙头企业中的新秀,厨师工业园用地1100亩,加工设备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达产后年产值可超20亿元,有望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食品工业企业。这些以农业为本的企业成功的创业、打造名品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

记者:请介绍一下漳州农业创品牌的情况。

王:目前,全市农产品(含加工类)有中国驰名商标10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福建省著名商标38个,福建名牌产品48个;有7个产品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1个产品获得集体商标;这些品牌很多都是漳州名产的产物,我想,这也是我们这次评选“十大名产”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我们要“激活”漳州名产的活力,让它衍生出更多更好的更高的名牌。

记者:怎么“激活”漳州名产的活力。

王:一是要做好漳州名产宣传,扩大漳州“名产”知名度和影响力,才能“激活”漳州名产的活力,我想再次强调,这是也是我们举办“十大名产”评选活动的目的;二是建立优势、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九条农业产业基地,这些基地要巩固和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为名产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特色的农产品;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加快以种植业为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及追溯制度的建设,加大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力度,全面提升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漳州名产提供保障。为了强调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这次评选活动还对推荐产品设置了许多与质量安全相关的条件,包括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安全体系等相关的条件,还对候选产品进行随机抽检,目前,所抽检的产品全部为合格。

这些工作如果得到加强,我们的名产就能“激活”,我们的名产就能得到发扬和发展!

记者:最后,我想也是全市人民最想了解的是“十大名产”评选活动的进展情况?

王:这次评选活动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的支持,也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众多市民在关注和期待她们心目中“十大名产”的出台。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从各县(市、区)推荐和精选出来38个候选产品,已经过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评估遴选,再从中精选出25个候选产品;3月10日,已按日程安排按时对这25个候选产品公示和宣传,进入公示和公众投票阶段;从这两天来网络点击的“拥堵”,短信发送和热线拔打的热度,《闽南日报》的热销,媒体各界的热播和市民投票的热情程度来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反响强烈,超乎预期”。

在两岸呈现新的积极发展的形势下,尤其在当前需要两岸共同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第十三届漳台经贸恳谈会暨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产品交易会的召开更具有特殊意义,倍受两岸关注。我们相信,在两岸业界和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第十三届漳台经贸恳谈会暨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产品交易会一定能够成为两岸携手应对严峻挑战,实现转危为机的的平台,成为闽台共同拓展合作交流领域,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的平台。

猜你喜欢
评选活动漳州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南康漳州龙
关于组织《人民调解》十佳文章(2018年度)评选活动的通知
福建漳州面煎粿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评选活动的通知
12月“封面宝宝”评选活动
打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