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情怀 人文精神 科学追求——论科学工作者应如何看待宗教

2009-04-29 03:57
商情 2009年52期
关键词:宗教人文精神科学

刘 江

[摘要]宗教现象的持续存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要求科学界和科学工作者必须认真看待和把握宗教的本质和价值,在批判宗教的方向之外建立审视宗教的新视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和理解宗教,在现代化进程中将其纳入推动社会科学进步的动力系统。

[关键词]宗教 人文精神 科学

科学工作者必须明确了解宗教与神学,宗教与迷信,宗教与科学,宗教情怀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才能科学地对待宗教和宗教问题,才能正确对待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和冲突,才有可能充分利用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资源促进科学的发展,也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可以有所作为的科学工作者。

一、必须明确宗教不同于神学和迷信

宗教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丰富,包括教会的组织建制、宗教仪式以及教义体系等等;而神学则是教义的理论化、抽象化和系统化。在历史上,宗教与神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宗教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神学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个不断突破神学教条的历史。而迷信则在于将偶然性当作必然性,将没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客观对象主观地联系起来,用以指导具体的人生言行,真正的宗教是超越性的,将其矮化为求神拜佛就成为迷信。宗教关乎信仰,神学是对信仰的说明与论证,而迷信则是虚妄之言。总体而论,信仰是非理性的,不可能用理性的逻辑语言进行阐述。因此宗教的本质特点是信仰,信仰与理性的对立不可还原,理解宗教的关键的是把握住信仰。信仰是一种姿态,即人以渺小的身躯向无限的宇宙敞开,将自己有限的生存托付给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原始宗教作为人类童年时代认识世界的方式,经过现代化洗礼后世俗化为民众的信仰追求。科学工作者必须反对迷信,可以不信教,但不能没有信仰。而对信仰进行研究最为深刻和最有成就的是宗教,因此要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应当谦虚地向宗教、甚至神学学习,掌握信仰的特点、途径和方法,在借鉴中铸造自己的信仰。

二、必须明确宗教的起源和本质

宗教的历史远比科学的历史要长得多,宗教所蕴涵的意义也远非科学可比。以科学的眼光根本不可能了解宗教,从发生学的角度论,宗教产生时,科学尚不在场。那么,宗教为什么会产生?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宗教产生于人的观念,观念又源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却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原始社会产生的自然宗教主要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人们把自然力和自然物进行神化的结果,它反映了原始人在征服自然中的软弱无力和对自然力的无知与依赖。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由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所造成的社会苦难,人们不得不在继续承受自然压迫的同时,又承受着阶级对立造成的社会压迫。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结合,构成了在阶级社会条件下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恩格斯说:“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求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恩格斯还特别分析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宗教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根源也是源于社会。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世界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是马克思对宗教社会作用的看法。

将历史沉淀以后我们会发现,现代以来的舆论气候对宗教相当不利,有两个情况将宗教这一重要的人类精神的价值贬低甚至删除了。一是政治革命中的阶级斗争。二是科学的发展。然而,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即便归根到底可以运用科学解决一切问题,但毕竟当下还不行,如果宗教能在科学不济的情况下为人类社会服务,力所能及地解决人们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不能为宗教喝彩呢?

三、必须明确宗教也有巨大的人文和社会价值

宗教情怀已经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对科学工作者做人、做学问都有重大意义,我们既要反对打着宗教旗号的愚昧无知的迷信,也要反对打着科学旗号而违反科学精神真义的科学主义。

事实上,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对科学的认识,以及对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在这一点上必须具备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在相当长时间里,科学基本上被看作是经验的归纳,被简单地当作对世界的正确表象,是与宗教教义竞争和冲突的命题系统。科学知识被当作是真理或者至少是不断接近的真理,被认为是仅仅与客观的世界有关,与人类的文化、信念、实践无关。20世纪科学哲学主要流派都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科学知识社会学通过社会学的案例研究,说明了科学知识和人类其他领域的文化现象一样,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19世纪流行的科学中立客观的形象已经完全褪色,宗教与科学之间存在截然区别的假定不再有效,科学同样是人的精神产物,脱离了人的科学是不可能存在的,宗教不再是科学的天然的敌人。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是,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除了相互冲突之外,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学科和不同方面,还存在着一致关系以及互补关系。而以卡尔•巴特为代表的新正统神学,则坚持反对通过自然来证明上帝存在的自然神学,强调基督教对于世界的超越性,强调科学发展的独立自主性与神学的超越性,以重新为二者定位的方式抽掉了神学与科学冲突的基础。

宗教自身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也都在不断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定位。就宗教与科学而论,宗教逐渐退出了世俗和实用功利世界,回到精神和情感生活领域;而科学则集中致力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不再去干涉超现实的精神生活事务。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科学从宗教中分化出来,或科学将宗教挤出科学研究领域的过程,或所有学科领域进一步划分势力范围的过程。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现象而存在的科学与宗教已经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解决的问题不相同,分别发挥不同的功能,因此不应当存在对立。

杨振宁曾指出,“宗教与科学之间并没有冲突,两者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科学是有限的,宗教是无限的。”就宗教的积极作用而论,主要体现在精神价值上。抛开具体的宗教教义不论,宗教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维护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对神圣权威的敬畏感。二是对神圣秩序的依赖感。三是对神圣审判的公正感。对神圣理想的虔诚感。

猜你喜欢
宗教人文精神科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