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专题散文阅读与写作

2009-05-04 10:15孙玉平王永胜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江南诗意

孙玉平 王永胜 朱 苹

“江南”专题散文阅读

[导语]

仅两个字,江南,越千年,传承不朽。

马蹄踏碎,斯物渐远。频频回首中放不下的却是那一年一年的岁月。岁月太沉,如何再载着梦里梦外的含蓄典雅?若要流逝,就留下这些凄婉回肠的文字。寻求不朽。莫再留暗月下的箫声于故人耳畔,莫再让故人听余音空感怀。我的江南,不在水之南,只在心之底!

从古远的荒凉蛮地到中古的繁华鼎盛,再到现代的衰颓凄怨,这哀叹中的刻骨伤痛如何能承受?春风熏醉,夏阳高烈,秋意如诗,冬雨如绵,你穿越季节展现自我,发出生命中最柔软的吟唱。注定,江南的期盼不能成灰,那一寸寸日子缠绕着相思,即使成茧,也要孕育彩蝶。即使破茧就成标本,也要留存一段时间的灿烂。纸页间昭示出天空的颜色,还留存着你飞驰过的气息,以及阳光里尘土的味道,鸟篷船,凄婉的《二泉映月》……我怎能忘记,我的江南,东方这个国度最诗意和最温暖的所在,最让人魂牵梦绕的精灵,最灵秀飘逸的景现。

江南,如诗如画的江南,如梦如幻的江南,如歌如曲的江南,如苑如墓如泣如诉的江南……

[妙文览胜]

例文一水墨江南清韵幽兰

我生在江南一隅,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了二十多载。江南周遭世事沧桑变迁,喧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无法一一讲述得清,而我对江南的眷恋情怀却千年依旧!

伫立于江南的灵土,仰望冥冥天空,风烟俱净,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灵韵……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豪杰的心胸。品读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

江南的美,是蒙咙和古朴,是树下悠然落棋,是花间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绿水萦绕着白墙,繁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乘一叶扁舟撑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江南的历史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已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坐在乌篷船上,任清凉的河水从指间流淌,清凉人心。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临水而建,水水相连。漫步在古镇之上,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躁,任阳光在肌肤上静然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

轻烟淡水的江南,细雨霏霏的堤岸,春日草长莺飞,桃红轻染,虫燕呢喃,春透帘栊。夏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采莲荷田,淡笑浅吟,娇花照水。秋日丝雨梧桐,清秋飞雁,淡菊飘香,悠然东篱下。冬日雪依翡翠,千树珍珠。伊人似雪,翩然娇纯。

细雨秀江南,江南多雨,尤其是江南春天的煙雨,就像那吴侬软语一般,透着水乡特有的滋润、雨是江南水乡的灵气。在江南,充满浪漫气息的雨。元宵节前后的雨叫灯花雨,灯花雨往往足初春的第一场雨,此后,淅淅沥沥的春雨就飘然而至,莺飞草长,一泓碧水粼粼而起,杨柳拂堤,碧草如丝,繁花似锦,飞泉鸣溅,古寺的梵音在石缝间流淌,雨后的空气溢出清新的芳香,而后是杏花雨,梨花雨,暮春过后,连绵不断的黄梅雨又弥漫江南。夜晚的雨声,清晨的花香,清绝得令人深深沉醉,秀雅得让人不舍离去。纷飞的细雨沾湿了一袭素裙,润透了江南女子的心。两袖的花香,轻舞出江南的独特风韵。

江南的女子因了江南的湿润气候,肤如雪凝,伊人如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灵秀而又温婉,似凌波仙子般清丽脱俗。江南女子缓缓走在小镇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细雨蒙蒙湿丁香,倘若撑一柄油纸伞,沿着雨巷翩跹而过,“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柳无边”,雨香袅袅人珠帘,清影如梦。

侯门似海,亭台水榭,红颜珠泪盈盈,水袖轻拂琴弦,一曲千古清韵在如雪的玉手下流泻。柔肠百转。思绪仿佛随着时光的倒流,置身于千年前那段缠绵悱恻的化蝶之恋。温文尔雅的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同窗苦读,秉烛夜书、谈笑风生,十八相送,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蝶恋传奇,千古回荡。

江南一袭风水灵地,才子佳人无数。江南四大才子,最有名的是唐伯虎。唐寅的绝世丹青书画,冠压群芳。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唐伯虎点秋香的动人爱情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江南才女,一时数不尽,李清照,秦淮八艳,柳如是,董小婉,鱼玄机,薛涛,苏小妹……

水墨江南,百媚种种写不完,千色点点画不尽。也许我的前世就是那个采莲的江南女子,在淡淡的荷香中浅笑,若蝶轻舞江南水墨由……

[妙文览胜]

例文二江南三月忽然春天江北土著

有两种典型的早晨,我在江南常常遇见。要么是阴阴的。也不是雾大,没有风,也不见湿,就那么阴着,很像一种心情,爱是底色,忧郁镶边;要么是一种新鲜的明亮,好像一不留神,漏出了天地间所有的光,闪亮到简直刺目。那么亮,引我偶尔无来由地心生恍惚。

很像某个诗人说的,走着走着花就开了。真的好像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一地泛着光的绿,摸一下才好,满是见字如面的亲切,似乎山长水阔一般别来已久。当然还有花,所有的颜色都开得猛、开得嫩,艳艳的猛、生生的嫩,但都开得放肆,一树一树地炸开,一簇一簇地进发,简直有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的意思。像一种倾其所有的讨好,仿佛告诉你不要辜负。

古旧的石板路忽然可爱起来,若恰逢前夜有雨,那些石板干净又错落,能看见历史,看得呆了,能听见古人的足音,长衫曳地,或者衣香鬓影,或者车马辚辚。这么安逸成性的城市,不适合兵火战乱的杀伐与喧嚣,它一直躲在深闺,伤春悲秋地低吟,享受诗酒年华的安乐。一朝一朝地写下无数旖旎的传说,让后人一笑、再笑、三笑。

小巷的高檐下,即便是雨帘中,也难得看见油纸伞了,但墨墙与青苔仍在,偶然有风在巷中扬长而过,会带来阳光照顾不到的一丝凉意,迫着你收起缱绻的情思,无奈地看光影在墨墙上渐行渐远。当然还能听见吱呀一声,出来的不再是丁香一样的姑娘了,常常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与这深巷以及斑剥的墨墙一样风烛残年。

要想赏心,得去园林。不要赶游人如织时的热闹,最好微雨的黄昏,泡一杯雨前,找一个窗口,打发走小二。水气氤氲袭人,手中茶香酽酽,听着雨打竹叶的窸窸窣窣,把自己裹起来,隐在角落,矫情感怀,与谁同坐?要谁同坐?清冷处可洗凡心。

或有隔壁书馆里的那一声惊堂,弦起处,咿咿呀呀,珠落玉盘伴雨声。暮然天色,华灯初起,楼头红袖在念想中轻舞,仿佛转瞬间,潘岳头白,沈郎腰减。

繁盛中隐有悲伤,忽然去意油

然,不如归去,闲伴孤灯听雨眠。

[对比赏析]

对于江南,似乎我们只能感叹,只能流连,只能沉默,而无须言说。

而只要言说。就是精品。

其实,不是因为写江南的人的文笔优美,而是因为江南山水钟灵毓秀、人物风雅蕴藉。江南的美激发了写作者的创作灵感和才情,江南为写作者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只写花,就有千娇百媚的颜色;只写雨,就有千姿百态的风情。江南是艺术品:物品式的艺术。文化式的艺术。心灵式的艺术。

江南的风物,风雨山石、田野河桥、小镇古井,都带给人独特的感受。这些景物一代代地影响了江南人的心理和情感。精致、典雅、奢靡的江南文化,最终俘虏了中国人的心。

啊,江南!

你是文明的旗帜,儒雅俊逸的形式。灵动着鲜活的生命内容,将一片蛮荒之地渲染得绚丽缤纷有声有色。你是画的绝品,小桥流水,绿竹红蓼,草长莺飞,山幽水阔;你是诗的天堂,以蓬勃涌动的绿色,穿越千山万水和历史风云,把一曲江南丝竹演绎得荡气回肠。

你复活的岂止是一块土地和天空,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心灵中都为你供奉着一方净土。“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韦庄给你唱的赞歌,我从中读到了江南的美丽。这样的地方的确值得人们一生为之沉醉,为之奉献。

规划“母材”因题赋形

理念索引

写作者都知道积累素材的重要,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零散的“米”对于“巧妇”也是一个大考验,因此,有经验的“巧妇”,一定会认真地将“米”进行归类,找出各种各样的“米”的不同“做法”。写作也是一样。总会有这样的素材,经过时间和空间的凝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情感、哲理、人物等诸多的写作要素在其周围围绕,这样的一类题材,我们称之为“写作母素材”。写作母素材,如一种高超的武功,可能只有最基本的那么几招几式,可因为其巨大的凝聚力,运用时可以变换出无穷的招数。

“江南”就是一个实用的“写作母素材”。

围绕着江南和江南文化,我们可以得到地域特色、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生命感悟,还可以得到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音乐戏剧、风土人情……千年的风雨、千年的积淀,都可以成为你笔下的绝妙风景,很多作文题目都可以在“江南”这个“写作母素材”中找到恰当的选材角度。

也可以说,只要从“江南”里撷取一滴水,就可以在作文本上画出一条水墨的长痕……

[文题一]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四季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给人不同的生活启示,请在四季中任选一个季节,以“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教师下水作文:走过江南的春天孙玉平

遥远的江南,那一抹美丽的遥想中,有我姗姗而来的倩影吗?

也许今生和江南有缘,要不,生在东北的我,怎么会如此朝思暮想地向往着江南呢?“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最初的江南便从这首诗中知晓。骨子里还留存着江南诗词的韵味,想象中,江南的春天定是烟雨迷蒙的,如雾如纱如梦,白墙灰瓦的建筑,笼罩在朦胧的春雨中里,似一幅淡雅素净的中国水墨画。在阅读中,我最先走进了江南的春天。

来到了江南,我迫不及待地投入了江南春天的怀抱。

那江南人家的屋舍,多临水而建,傍水而居,简单质朴悠然的生活,看不到时光悄然流逝的痕迹。

江南的青石路,光溜得如同打磨过的玉器,泛着清冷的光泽。在那青石板上,走过了多少春秋,走过了多少寂寞,又走过了多少打着油纸伞的美娇娘!最忘不了的却还是那江南的水,河旁的木楼雕花窗上有个人影,原来是位姑娘在对镜梳妆,她长长的黑发被木梳轻轻摆弄,似河旁的水草随风飘荡。

有河自然会有桥,那弯弯拱形的小桥。下面,不时地穿梭着一些小船,上了年纪的阿公,优哉游哉地轻摇着橹桨,随着橹桨的划行,串起阵阵水响。若你坐在那船上。欣赏着两岸如画的风景,心中定是无限欢畅,哪里还会有郁闷跟感伤!那些烦恼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些江南春天的景致,难道仅仅体现了一个零节的丰美?不。其实,江南就是一个永恒的春天!一个文化的春天!

石板橋,成为“小桥流水人家”,成为江南的雨巷,于是有了油纸伞,有了丁香和结着愁怨的姑娘。于是,江南就有了“丁香情结”和“雨巷情结”。

江南,还是个诞生美人的地方。给爱情一叶轻盈的兰舟,让你娇娇的温柔拨开一片清冷,不小心滴进我的酒壶里,品尝这虚幻的美味,醉倒千年的情节。

江南,柔柔地呼唤着。那朵丁香,你可在不经意间在风中与我擦肩而过?

风过肩头,血液里的骨萧一声轻叹,只有在江南才有如此凄绝的韵昧。

紫陌红尘之中,风一边眺望,一边游荡,何处是栖身的家园?到处是杨柳岸,到处是琵琶弦声清远凝噎,到处是昆曲的清音越剧的女扮男声。风怀念自己在大漠中的激越、黄土高原上的豪壮,为何到了江南,心就软了,脚步就拘泥了?

其实,柔靡的何止是江南的风?江南的春天也是柔靡的!

雨打桃花,哪一朵是唐诗中回眸一笑的江南女子?

情牵爱意,哪一缕是宋词里冉冉升腾的江南的相思?

而我——

梦留东北冬季,沉吟诗情进发的壮美;

走过江南春天,寻找浪漫天涯的归宿。

教师下水感悟

来到江南,最欣赏的是江南的春天,而作文题目是走进一个季节,我就写了江南的春天。为了文章深度的需要,我将春天分成了现实的春天和文化的春天两部分,文章在生动中又有深刻的哲思。

[实验学校学生作品展示]

走过江南的春天朱成豪

城郊,繁花远远近近地点缀在不尽的绿意里,像是匍匐在石板上的青苔,一阵细雨过后星星点点地露出生命的端倪。

杨柳风,梨花雨,在江南古镇中翩翩起舞,像是某个化了淡妆的小旦,轻舞水袖,浅唱低吟。雨滴随风如蝴蝶般翻飞。每一个淡灰色的屋檐下,都露出橘黄色的灯光,像是包裹了一层暖暖的绒毛,纵横的河水此时便潺潺地流得更快了。奠名的,我想到这样的句子,“南朝四

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泼墨山水画意里,我轻呷了一口茶,看云卷云舒,赏花开花落。

江南,不管从什么角度咀嚼都是一个飘逸潇洒的词,更何况是江南的春天?江水之南,草长莺飞,一个世外桃源。

夜晚会有这样的情景,踏梦而来,青石板上拿着纸鸢欢闹的孩子笑声如银铃,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氤氲着如缕的欢乐波纹。也会有这样的梦境,一个长袍曳地的词人从石板桥上缓缓踏过,轻叹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像是这样的江南沉浸在唐诗宋词之中,通身都是超凡脱俗的灵气。

有人赞它,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有人说它,二月春风似剪刀。

有人为它。烟花三月下扬州。

如诗的江南,飘逸得如从雾中而来的仙子,“凌波微步,目若秋水”,让人欣欣然吟出《神女赋》里的句子。

记得不知哪个朝代的痴人,对爱妻写下如此美艳的家书,区区几个字却感人肺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而她的家乡正是江南。阡陌之上,繁花点点,流连戏蝶,红瘦芭蕉,怎一个美字了得!所以要这个至爱的人在至爱的风景里缓缓而归。去看江南烟雨生处,烟火人家,小桥流水,草色连天,然后听她细数一路风景如画。

这样的感觉,像是听着雨打屋檐,摇着摇椅慢慢变老的绮丽传说,眉眼间也竟然被烙上江南的影子。

听一种花开的声音,观一阵黑云转身的迎头雨。我从雨中来,一身琉璃血。

在爬满藤蔓的瓦缝里,在流水冲刷过的小凹槽里,在漫天摇曳的纸鸢里,时光挥毫点墨,飞了一地梨花。他,不爱江山如画,只爱江南如词;拾得纸鸢一个。相爱经年遭命运戏弄;他,柔情百转,一首错错错,杜鹃啼血;他,甘愿隐身江南青楼中,且去浅斟低唱……

江南之上,阡陌十里,花开十里。

如果是你也醉身江南,那么,我对你耳语一句,

“江南之春。春之最上者;走过江南的春天,此生不再遗憾。”

(指导教师:孙玉平)

学生仿写感悟

范文给我的启示是,这样的语言正好写江南优美雅致的风物,这样的语言正好点燃了我对江南春天的向往之情。细读几遍后。我心中对江南的赞美之情便呼之欲出了。随意地从其中选取几个景物,加上自己的情感,再模仿文章的句式。一篇写江南春天的散文就出来了。

[文题二]

2009年浙江高考样卷语文测试卷作文题

孔子在梦中向往着周朝盛世,辛弃疾在醉后“梦回吹角连营”,老舍在梦里见到故乡“玉泉山的塔影”,徐志摩在康桥寻觅那“彩虹似的梦”。

每个人都有梦,梦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是如此接近,有时又是如此不同……

请以“梦回——”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教师下水作文梦回江南朱苹

太喜欢诗意的江南,可是,如今,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江南。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诗意的江南里。薄雾轻烟中,不用捕捉,诗意就从心底淌出。于是,唐诗宋词里吟唱了好多章;于是,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几多回。有时我真想回到唐代和宋代的江南,那时的江南才真的是江南,那才是诗意的江南……

江南的诗意,源于江南水的灵动。水漾横斜影,河埠如琴,河廊如箫,坐在乌篷船上,任清凉的河水在指间流淌,波渺渺,柳依依,任一叶扁舟轻卷帆,看斜阳杏花飞。傍河而居的水乡人家,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躁,任阳光在肌肤上静静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

自古多情江南雨,若是在小雨淅沥的日子里,江南的诗意又别有一番韵味,雨是江南的魂,江南是雨的故乡。江南的雨是诗人的泪,江南的雨是江南最美的容颜。江南的雨,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浪漫洒脱;江南的雨,亦有“夜船吹笛雨潇潇”的惆怅伤感;江南的雨,还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轻柔与细腻。

在烟云笼罩的水乡江南,隐约可见的是小巧别致的亭台轩榭,这时的江南则恰似缥缈佳人,凌波微步,舞尽霓裳,秀透万般娇媚。于是,淋漓的斜雨飘向历史的天空,浸湿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滋润了水乡厚重的文化底蕴,描绘浓浓的诗情画意。

诗意江南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穿梭在江南古镇。“晴虹桥影出,秋雁撸声来”,小小的古镇竟有上百座桥,每一座桥就是一本古老的书。一座座古桥造型精美,体态轻盈,拱型者如彩虹飞架,平卧者如长笛横吹,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人行于桥上,不由生出无数美丽的遐想,真道是“绿意红情,春风夜月;小桥流水,琴韵书声”。

我知道,今天的江南,早已消失了如此清雅的景色,只有几个为数不多的小镇作为标本展示着江南,而我的诗意江南只在梦里。

哦!诗意江南啊,百媚种种写不完,千色点点画不尽。我愿意做一棵柳,屹立桥畔,听雨而眠;我愿意做一尾鱼,游戏莲叶间,痴迷而醉;我真的不愿意只有在梦里才能回到江南,我需要的是现实的江南!

教师下水感悟

题目是“梦回”。让我想到了江南。作为素材,江南具有底蕴深、写点多的特点,容易写成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而范文中优美的江南景物,让我顺利地切入了“梦回”,其实,江南风物的特点和“梦”最契合。

[文题三]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昨天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它已经属于过去。昨天是历史的进程,是今天的基石。昨天或许是失败的记录,或许是辉煌的写照;昨天的道路或许是曲折的,或许是平坦的。昨天已经与你告别,成了时间的定格。昨天留下苦澀、甜美、深刻、平凡……

请你以“收藏昨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师下水作文收藏昨天王永胜

我用指尖翻动着心爱的相册,心仿佛到了江南,虽然此时是塞外的寒冬,窗外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现代的摄影技术真好,匆匆打江南一过,底片上便站立了永恒……

这是江南的群山,诗化色彩,很有些道骨仙风的味道。山道弯弯,偶见山居人家,修竹绕屋,溪水边草木滋润灵秀。站在山顶看世界,小溪澄、小桥横、小雨冥、小亭冷,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低低树,零零碎碎河,隐隐约约屋,清清白白云,蒙蒙咙咙雾。一江春水穿山而去,横江泛舟,竹筏悠悠,青山古河,渔火远树,恍若渔人人桃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照片,可以将幸福定格,让欢乐永驻,是收藏昨天的一种方式。一个人也许会在生活中遇到许多艰难之事,或许会沮丧绝望,自暴自弃,精神上会产生“短路”现象,如果在那个时候偶然翻检出自己在旅行中拍摄的照片,细细地凝视,慢慢地让思绪停留在那幸福快乐的时光中,很可能会心情缓释,眉宇舒展,返回到理性状态,其间的力量,来自生命本身,远远大于旁人的劝慰。

我收藏的不仅是昨天。更是未来。

尤其是江南,那块让人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身居塞北的斗室,却可以拥有诗意广袤的江南。为此,我真希望自己能够珍视自己的每一个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善于修正,让自己的前前后后能互相灌溉,互相滋润。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个前后互济的过程,若能留住记忆,定会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让人长久受益。为此,我们需要将昨天的记忆收藏。

而这叠关于江南的照片就给了我这样的感受。

我还会用深情的声调朗诵关于江南的诗句,于是,美好江南的景色和诗意的氛围就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了。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意境里,我来到了古典的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氛围里,身心让黄鹂婉转、燕子啁啾的软绵绵的江南紧紧缠住。文字让我们收藏住了昨天的记忆,吟诵和体悟让我们找到了诗意的江南。

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让生命的终点收藏生命的起点,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

生命在收藏中丰富,昨天在收藏中变成未来。

教师下水感悟

看到“收藏昨天”这个题目,我确定在写作时重点放在“收藏”的过程描述上,而选材时重要的是对“昨天”内涵的挖掘。对“昨天”开掘过浅不容易写出新意和深刻的内涵,而“江南”这个题材的切入恰好就弥补了这个缺陷。所以,我选择了“江南旅游照片”和“江南古诗词”这两个素材,文章就呈现出诗意的画面和优美的境界。

猜你喜欢
江南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最美江南
永恒
冬日浪漫
普通人的诗意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