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与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铝业为例

2009-05-04 08:36朱盛华
北方经济 2009年16期
关键词:铝业工业化产业结构

杨 森 朱盛华

摘要:本文研究基于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探讨在新型工业化的视角下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以重庆市铝业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优劣势,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改善政策环境、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强化资源配置以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本文研究相关文献评述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标志。李廉水等(2003)通过分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指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特色的T业化道路,并认为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新型工业化要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郭俊华等(2004)通过运用钱纳里多国模型、霍夫曼定理等其他指标体系。对西部工业化水平进行了判定,即西部地区工业化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时期,分析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西部的特殊性,进而剖析了其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了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实现途径等对策建议。关于区域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牛建英(2006)认为。西部对资源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问题存在认识和实践经验的双重不足,导致西部的发展产生了自然及生存环境恶化、投资环境不良、交通运输“瓶颈”等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障碍。并在我国产业梯度布局的大格局下,提出西部资源产业发展新模式,健全西部资源产业体系,使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张立胜(2005)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其长期过分依赖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丁业的发展,造成工业产业结构失衡和工业产业结构低水平化,指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已成为贵州省经济工作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围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等方面探索新型工业化与区域产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基于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探讨在新型工业化的视角下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以重庆市铝业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优劣势。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二、新型工业化与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特定区域产业结构状况的产业组织学科。由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等)和非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这种地域特点是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它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要素分工影响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影响地域产业特点,地域产业特点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

劳动的地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归根到底是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长期分化的结果,从市场的区域分化中获得经济引力是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根源,它包括区域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利益。

(二)区域产业集群理论

企业集群是指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建立起来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组织群体。企业集群的形成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一区域逐渐形成某一产业的企业集群,这种聚集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外部经济性效果。1,企业彼此在空间上接近。拥有共同的外界环境。2,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企业从事相同、相似和辅助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生产商、供应商、经销商联系紧密,构成互相联系的企业网络。3,集群内部的自主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区域产业的地位。4,制定引导和鼓励产业集聚的政策。5,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研开发和研究成果的应用、转移、扩散。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最早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可追溯到西方“新经济学研究会”,它提出只要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增长还会持续,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中思考发展战略,不能只讲资源配置的优化,还应注意制度的创新和公平分配,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人类政治行为的一个重要目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产业近期的利润增加和市场扩大,又要考虑产业的持续盈利增长,避免由于决策失误、制定不适宜的产业政策而导致产业不能持续。

三、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具备的优势

1,国内铝材消费旺盛。我国建筑、电力、交通、包装、机械等行业铝消费量分别约占40%、20%、16%、8%和8%。在产能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旺盛以及优惠政策促进下,全国铝板带箔快速增长,铝加工产品特别是高中档产品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2,国际大型铝业集团加快开拓市场的步伐。世界铝材生产能力主要控制在大型跨国铝业集团手中。新近一轮全球铝工业结构调整已基本结束,形成美国铝业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俄罗斯铝业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海德鲁铝业公司五大企业主宰世界铝工业的格局,开始加快技术改造、企业改扩建、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市场开拓、新应用领域开辟步伐。

3,国内铝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我国铝产业呈现加快资源整合、大力发展高精度铝板带材、节能型材与安全型工艺技术、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低质产品等五大趋势。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近年来。针对我国高精度铝板带材需大量进口的现状,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扩建和新建现代铝板带加工项目,起点高、投人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

(二)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分析

1,本地资源加工保障能力不足。重庆已探明可供开采利用的铝矿资源总量有限,原储量仅为2400万吨,经追加投资勘探,总储量约5700万吨;矿石品位不高,铝硅比为5-9。铝土矿找矿探矿投入不足,矿业开发滞后。深部坑采成本较高。

2,重庆铝材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如轧制材与挤压材,热轧坯和铸轧坯,一般铸件与压铸件,原铝与再生铝,铝材与深加工材,铝材品种与应用领域等的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差距大。除中铝西南铝外,重庆铝加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布局分散、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差、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产品不多、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

3,统筹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铝加工行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支持行业快速发展的融资政策和能源政策力度不够,影响企业产能扩张和行业效益的发挥。跨省区间矿产资源和能源的统筹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跨行业间多层次的、互惠长效的利益政策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缺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应用研究的原创能力弱,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四、新型工业化视角下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质量

重庆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在工商、税务、金融、建设、技术培训、招商引资、人才服

务、管理咨询、产权交易、专利代理、对外宣传等方面为本市规模以上的铝企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二)改善政策环境,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强化政策支撑。充分用好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对口支援、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开发、循环经济等政策资源,支持符合规划的铝产业项目进入本市铝工业园区,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有选择地扶持具有相当规模且在产品和技术上拥有一定实力的骨干铝镁合金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参股及控股等方式,联合其它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形成铝镁合金零部件大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三)强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规模经济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铝土矿的资源保护和市场监管,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打击私采乱挖、一证多坑、采富弃贫行为。鼓励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共赢机制,从贵州、广西等周边省市取得资源,鼓励走出国门,开发境外资源。积极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完善国家资源战略储备。尽早建立跨国和跨省区互利互惠的铝资源开发和能源合作的长效营运投资机制。

(四)拓宽引资渠道,加强合作

根据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的指导精神,转变传统的招商引资思路,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从内陆实际出发,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生产要素,培育先进生产力和体制机制,更加注重进口外部先进技术、资金、管理和智力。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

(五)注重产品、技术研发创新

培养一批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与研发人才、熟练技工。依托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面向全市铝合金研究单位或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理论与技术培训服务,建成铝合金材料领域理论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发展高等、中等职业培训。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大力推行“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治理”的清洁生产模式,拉长产品链,开发“三废”再生资源化、再商品化,形成多级循环。

猜你喜欢
铝业工业化产业结构
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浅析义翔铝业输煤破碎系统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铝业行标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