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原始陶塑的艺术特征

2009-05-11 03:59李艾东
上海工艺美术 2009年1期
关键词:器形陶器特征

李艾东

研究原始陶塑的发生必须涉及原始雕塑的发生。远在旧石器时代末期的诸遗址中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尚不完全形成的石雕。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及莪沟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塑,是我们目前可以断定的唯一的考古成果。我国原始雕塑的出现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到新石器早期这个时间段。

原始陶塑艺术形成和发生通过使用工具、认识材料,造型,在发展过程中对黏土成型特性的了解及经过焙烧的掌握。不断加强认识后,慢慢在有意识地塑造下进入人的社会生活,于是形成原始的陶器、陶塑的艺术。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观察越来越深刻,制陶工艺不断进步。现今出土的原始陶器,器形由简单、笨拙到丰富、灵巧,装饰从无到有,从简单符号、图形的应用到加入众多自然、生活元素的描绘;其形式有日常生活器物,同时也包括信手捏出的玩具——原始陶塑。在研究原始陶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大致整理出原始陶塑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的形式与特征。

研究原始艺术的发生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原始艺术的合理性、审美意识的发生与起源。可以发现其中的一般规律:形式和基本特征。

1、原始陶塑的种类

陶塑极大地丰富了原始陶器的内容。思考究竟是先有陶塑还是先有日用陶器的出现已经不重要了。原始陶塑、陶器发展史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原始陶塑的艺术及审美形成、工艺、烧成技术应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从目前出土的实物来看,原始陶器与原始陶塑的关系密切,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从原始陶器中将原始陶塑提取出来。因此,大致可分把原始陶塑的种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独立的动物、禽类造型

已出土的原始陶器中,有一部分是脱离了器形而独立存在的。黄河流域河南裴李岗文化出土的陶器中,有随手捏塑出的人头、鸟、猪、狗、羊等独立陶塑,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也有陶塑的人头和动物。人们在烧制陶器的同时,随手捏一些形象,经烧制后便成了最为原始的陶塑。这些陶塑虽然在形体上不够精细、写实,但是整个造型简朴、天真,其动态表现得十分生动,高度概括的抽象美赋予其潇洒的意趣。

独立的动物陶塑出土较多,常见的有猪、狗、鸡等。这些动物陶塑多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其形象无论是动态还是面部特征都表现得较为准确、生动,比例相对准确。既有单件的,也有成组的,随意性强,保留了手工制作的痕迹。

1.2、独立的人物造型

人物形象的出现,记录了人们由起初关注自然到关注人自身的转变,是人性觉醒的表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注意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相应的原始陶塑也有了人物形象的表现,这与西方原始艺术中先有动物形象后有人物形象的现象不谋而合。

陶塑人物尺寸较小,由于受技术限制,写实性明显低于动物陶塑。最初的人物陶塑比较粗糙,越往后比例越准确,细部刻画也越来越精致。如:辽宁凌源牛河梁出土的红山文化彩塑女神头像,辽宁喀左出土的红山文化红褐陶塑裸体女像。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表示生殖崇拜的原始陶塑,这也与西方原始艺术中表现生殖崇拜的维拉斯雕像相映成趣。

1.3、其它的器型与象形形式

除了动物和人物,也还有其他形式的陶塑作品出土,如陶斧,陶埙、陶房屋等。这些作品的出现丰富了原始陶塑文化,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身边事物的深入观察,同时也说明当时人们对陶土可塑性及烧造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否则像陶制房屋模型这种较为复杂的工艺制作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此类陶塑或是用动物、人物形象来装饰器皿的把手、盖、颈、流等部位,表现手法多为圆雕、浮雕、捏塑。大致说来,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圆雕的动物作附饰,与独立陶塑一样较为写实;二是浮雕式,多为高浮雕,在形象上则有抽象和变形。物形与器形巧妙结合,打破了纯粹器形的单调,给原始陶器注入了新的创意与活力。从已出土的实物中,我们能得到更加直观、深切的体验。这类陶塑多是利用动物身躯作为容器,将动物的其他部分巧妙地设计成器物的口,足、把手等。猪、狗、羊、鸡,鱼、蛇、蜥蜴、蟾蜍形象较为常见,表现形式多为圆雕、浮雕、堆贴、刻绘。此外,也有人物形象的出现。以人头形象装饰陶器器口多出现在仰韶文化时期,女性形象较为常见。塑造时有意识地表现性别特征,比如陕西宝鸡北首领出土的一件陶人头,面容粗犷,用墨线勾出了眉毛和胡须,这是典型的男人形象。

有些动物器形非常精彩。如山东泰安出土的大汶口文化红陶兽形壶,为一兽昂首站立,四足立于地面,支撑着整个壶;头上仰,五官清晰,嘴张开,有长啸之势;在头与背部之间加以弧形梁作提手,又在壶的入水口提梁处加一圆柱形空管直通兽的背部,于是其张开的嘴又成了壶的出水口,衔接巧妙,自然流畅。如山东宁阳出土的大汶口文化猪形鬶,陕西华县太平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鹰鼎。

青海乐都县柳湾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人形浮雕陶罐,锥形,素坯,腰部有两耳,上半部施黑釉纹饰,颈部塑人头像,下方缀以兽面。人头像五官简略、概括,呈异常惊异之态;兽面则龇牙咧嘴。表情十分夸张。

河南陕西县庙底沟出土的浮雕壁虎,以堆雕手法制作。壁虎匍匐于红陶口沿,头向前伸,尾部稍稍扭动,仿佛在伺机前行。

从大量的出土考古资料看器物上附饰雕塑的形式晚于独立存在的陶塑形式。这种发展较晚的结合成为今天中国传统陶艺造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形式。

2、原始陶塑的艺术特征

从以上所列举的陶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陶塑的艺术特征,它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模仿性。原始陶塑作品,造型多为身边常见的事物。表现手法由写意到写实,且写实性由弱到强。先民们通过对自然、生活的长期观察,对习见事物的特征渐渐注意并熟悉起来,因而将这种认识运用到陶塑的制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经验日渐丰富,对表现对象的特征、比例、动态等的把握逐渐加强,其塑造事物的能力也就不断加强。

第二,表现技法的丰富性。在原始陶塑中,先民们尝试了不同的成型方法。捏、堆、塑、贴等技法得到很好的运用,圆雕、浮雕、线刻、彩绘等艺术形式也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一件陶塑作品都不是单一方法作用的结果,独立塑造、器型配合,塑饰与实用及赏玩结合,各种技法的灵活表现使得整个造型艺术趣味盎然。

第三,原始、写实、写意的艺术效果。原始陶塑的发展与此前彩陶艺术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造型经验是息息相关的。陶塑打破了彩陶器型的局限性,发展成为雕塑造型。雕塑造型无疑对陶塑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陶塑的出现始于先民们随意的捏塑、偶然烧制,且当时的造型技术并不成熟,因此许多作品只抓住了事物的局部特征,或者只是表现其突出的形象特征。再者,这种陶塑多是为了精神的愉悦和享受,虽没有实用价值,或者只是一件玩具,且大都是小侔。然而这种看似不成熟的作品,却格外朴拙、天真,耐人寻味。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原始陶塑写意的、夸张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陶艺创作有很大的启示。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先民们对事物的观察逐渐深刻,对表现对象的特征、比例、动态等的把握逐渐加强,造型能力也日趋进步。因而越到后期,陶塑表现的事物种类越多,表现也越加传神。

猜你喜欢
器形陶器特征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抓特征解方程组
老佛爷的茶碗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春天来啦(2则)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完美的独特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