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学生精力转移理论

2009-05-11 08:52付安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分配律精力分配

付安平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教育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及限制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通过二十余年的一线教育研究,构建了将情感教育理论转化为具有操作性、实效性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生精力转移理论》(中观教育理论)。该理论以“抑恶扬善”为目的,以“开渠放水,在引导中生成”为哲学思想,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全面诠释了学校教育工作,并构建了关注人性的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让教育者用道德的手段进行道德教育,并尽量减少工作失误,以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和效率。

一、学生精力转移理论概述

尽管“精力”、“集中精力”两词经常散见于各种文章中,但人们对精力及精力转移并没有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更没有形成科学体系。为此,笔者特提出《学生精力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从生理层面看,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对学生进行精力转移,将其在自然状态下分配不合理的精力(勤奋学生过多用于学习的精力,不勤奋学生过多用于玩耍、享受、追星的精力)向形成适应社会以及自身过幸福生活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健全人格以及社会性发展等诸方面转移。

1.精力分配原理。精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力是指一个人用于满足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它包括供给各器官合成自身物质及脑思维、肢体、内脏等器官运动的能量。狭义的精力是指一个人在一天中用于满足脑的思维和肢体运动的能量。一天中,人的精力是一定的、有限的,精力的日总量随机体的健康状况成正相关变动。一个人的精力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个体精力总量不一样,不同的性别也不同。

精力分配是指在活动中,人体根据各器官执行任务所需能量的不同,而把适量的精力分给各个器官。精力分配具有不均等性,可存在一个主分配中心和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次分配中心。所谓的精力分配中心是指在活动中,人精力的集中使用点,如学习、工作或干什么事情。按照精力用量的大小,可将精力分配中心分为主分配中心(最大的精力分配中心)和次分配中心。主分配中心一般只有一个,次分配中心则根据自身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可以有多个。精力的分配具有动态性,分配中心可由无到有,由小到大,也可由大到小,由有变无,并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精力转移。人的精力分配受兴趣、需要、注意和态度的制约,精力的分配量随兴趣、需要、注意和态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动。

2.精力分配规律。

(1)精力自主宣泄律。精力自主宣泄律是指每个个体在一天中,其精力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逐步释放,否则充足的精力就会给个体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使人精神不畅,从而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个体精力宣泄的途径有多种,学生选择时依其家庭环境、文化背景、个人特质的不同而不同。如爱好运动者,用运动消耗精力;主动学习者,学习是用能大户;贪玩者,用玩泄能。

(2)精力自由分配律。精力自由分配律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学生的精力随其兴趣、爱好自由分配至各个精力分配中心。学生的精力日总量是一定的、有限的。在学校,课堂上学生的精力基本由教师控制,但课余,其时间和精力则由自己自由支配。在家里,学生完成作业后,其时间和精力也由学生自由支配。

(3)精力集中分配律。精力集中分配律是指当学生的某个精力分配中心形成后,一旦被强化,它将吸引大量的精力来满足该中心的需求,并对其集中优先供应精力。当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强化成为精力的主分配中心时,学习就成为学生在校和在家的主要活动,学习成为精力的最大用户,且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它所吸引的精力越来越多。相反,当玩成为精力主分配中心时,它就会吸引学生大量的精力。

(4)精力动态均衡律。精力动态均衡律是指学生在某时期,其精力分配要形成一个主分配中心和若干个次分配中心,且所有的分配中心在各个时期都要达到动态平衡。在某一时期,某一精力分配中心是主分配中心,但在另一时期,它可能降为次分配中心,其他次分配中心则可能升为主分配中心。如新生入校时,其精力主分配中心应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为次分配中心。随着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学习分配中心的地位会逐步上升,且在一定时期与德育主分配中心持平,随后,德育主分配中心逐渐降为次分配中心,学习分配中心随之上升为主分配中心。

(5)精力能量守恒律。精力能量守恒律是指人每天能使用的精力量是一定的,如果人的某些活动集中使用太多的精力,其他活动能使用的精力就自然减少。当一个学生将其主要精力投放于学习时,其他活动的耗能就会减少。反之,若一个学生将其精力过多地投入到玩耍上,其用于学习的精力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学业成绩。

3.学生精力转移模式。学生精力转移模式(如图1所示)由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学生精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和观念·态度·行为·责任失范行为矫正模式的组成。

学生精力转移模式通过内部调节和辅以外部控制来调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是教育学生的主导模式,观念·态度·行为·责任失范行为矫正模式是一个辅助模式,学生精力转移以前者为主,当某些学生不按教师的引导发展时,则按后者进行补救,促使他们回到正常学生的行列。在整个兴趣·成功·希望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生精力转移起着加速或减速的作用,情感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兴趣、成功、希望的发展而发展,且操纵着兴趣、成功、希望的发展过程。观念·态度·行为·责任失范行为矫正模式是通过强化学生角色概念,提醒学生注意态度,迫使他们接受教育,从而修正失范行为,达到强化责任感,回归学生角色的一种行为治疗模式。以上两种模式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4.学生精力转移措施。促使学生精力转移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有堵、疏、引、导四种(如图2所示)。在转移学生精力的过程中,这四种方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在点和面上密切配合,全方位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迅速合理地分配精力,并圆满完成学业。要运用好堵、疏、引、导四种方法,就必须搞好目标干预、环境干预、角色干预和情绪干预等四大干预。目标干预以引为主,环境干预以堵为主,角色干预以导为主,情绪干预以疏为主。在各环节中,教师应以诚相待,以导相通,将学生引向目标,使他们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上,以便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精力转移理论的践行

践行学生精力转移理论可总结为:“突出一个原理,狠抓两项工作,掌握四种方法,关注四种因素,搞好四大干预,遵循五大规律,强化五种意识,更新六种观念。”

突出一个原理,是指在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规划时,要充分利用精力分配原理,遵循科学规律,从总体上考虑德育工作的布局,如在什么时期进行什么工作,各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是什么等。

狠抓两项工作,是指学校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即是帮助学生立志,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两项工作的突破,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充分体现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掌握四种方法,是指在教育工作中运用“堵、疏、引、导”四种常规方法。

关注四种因素,是指在众多的影响学生学业的因素中要重点关注“兴趣、成功、希望和情感”四大因素,因为在非智力因素中,上述四大因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

搞好四大干预,是指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好环境干预、情绪干预、目标干预和角色干预。这四项工作是堵、疏、引、导四种常规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的具体体现。

遵循五大规律,是指在进行四大干预时要遵循精力自主宣泄律、精力自由分配律、精力集中分配律、精力动态均衡律、精力能量守恒律,并按科学规律办事。

强化五种意识,是指在进行学生精力转移时,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即以下五种意识:①强化学生在成长过程分为盲从期、自主期、觉醒期和成熟期。对于不同时期的学生,教育任务不同,教育侧重点也不同的意识。②强化新生入校时,普遍存在精力分配不合理,教育者要有主动转移学生分配不合理的精力,使其精力合理分配的意识。③强化97%的学生只要精力分配合理,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即学生在质的方面,对于完成学业来说本身无优劣之分的意识。④强化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意识。⑤强化学生精力转移要按兴趣→成功→希望工艺流程进行的意识。

更新六种观念(教师),是指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等六大观念。

三、践行学生精力转移理论的注意事项

学生精力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践行时要注意如下事项:①学生的精力转移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教育者不能急躁。②教有定规,但教无定法。学生精力转移理论只是一种规律阐述,因影响学生精力转移的因素众多,无论我们从哪一因素入手,都能促使他们或多或少地转移部分分配不合理的精力,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只是学生精力转移的基本模式。③兴趣→成功→希望工艺流程可提高学生精力转移的效率。④随时注意精力分配中心的变动情况,以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总之,《学生精力转移理论》站在中观的角度,能有效地转换宏观教育理论,使教师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把握学校教育全局,可较有效解决学生厌学以及世界性难题——学校产生“后进生”过多的问题。

猜你喜欢
分配律精力分配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阅读理解Ⅳ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
巧用运算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