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

2009-05-12 10:30张世均
中国民族 2009年2期
关键词:消失民族传统

白 珍 张世均

基诺族“民族传统服装有可能在10年左右消失;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民族传统歌舞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且是民族特征之一的语言,有可能在30年内消失。”——著名民族学家杜玉亭研究员在1996年作出预言。

难道我们真的将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上述预言成真?

杜玉亭的预言

关于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景与趋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杜玉亭研究员在1990年指出:“基诺族的长老制,成年礼和由成年礼开始的人生自然等级结构,传统的上新房和过年仪式,以及刀耕火种山地农业的传统生产和仪式方式等,从1958年起就一去难返了。10余年以来,一些与基诺族基本特点和形象有关的传统文化,一些10余年‘文化大革命中未曾丧失的传统,也在逐渐消失。……传统的竹楼将在10余年内被内地汉族式砖木结构平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所取代。……基诺族民族服装可能在20年内消失。……世代口耳相传的基诺族传统历史文化有可能在30年内消失。……丰富多彩的基诺族歌舞有可能在30年内消失。……基诺族语言有可能在50年内消失。……反映基诺族特点的传统文化将有可能在今后50年内完全消失。”

1996年,杜玉亭先生对基诺族传统文化消失的时间再次进行了预测:“鉴于中青年已不穿或压根儿没有传统民族服装,甚至有些老年人也跟随时尚穿上了西装,所以民族传统服装有可能在10年左右消失;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民族传统歌舞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且是民族特征之一的语言,有可能在30年内消失。”

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基诺族研究者,杜玉亭先生曾在基诺族的识别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上述预言,是杜玉亭研究员在对基诺族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得不令我们去重视关注。那么,我们真的将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杜玉亭先生的预言成真?

什么在影响基诺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对基诺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基诺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强

基诺族的历史应该和中华民族的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基诺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文化传承受到一定影响。而人口较少(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人口数为20899人,在56个民族中人口位居第44位),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使基诺文化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中显得势单力薄。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在影响着基诺文化的传承。这就是民族上层人士的示范作用不够。所谓“民族上层人士”是指基诺族中具有较大权力、较高威望、较多财富或者在拥有较高地位的行业就业的一类人群。这些人往往是大多数农民或青年羡慕或模仿的对象,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但是,基诺族中的上层人士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却正好是保留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最少的一部分人,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扮演着示范者的角色。

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匮乏

基诺族中目前对民族文化掌握比较好的人大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而大多数人对基诺族传统文化的热爱都是一种“自娱自乐”,没有形成传承机制。有的老人对基诺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担心,对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做法还“心有余悸”,因为从1958年“大跃进”起,基诺族的一切活动和全国各地一样——遵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并于1958年4月在巴亚寨举行了以基诺山长老为代表的关闭4个鬼门的仪式(“巫师、祭司、铁匠、祖先鬼寨”4个鬼门),继而在1958年9月基诺山开展的“政治补课”运动中,划分阶级,“桌巴”、祭司、巫师等被戴上了“牛鬼蛇神”的帽子,实际上宣告了以巫师、祭司、长老为代表的基诺族民间宗教体系的终结,基诺文化的传播者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以致在1988年1月26日西双版纳州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将每年2月6—8日作为“特懋克”节日,并在1990年以么桌寨试点按照传统习俗恢复“特懋克”节时,选定“桌巴”成了一大难题。当委任“桌巴”时,“桌巴”家族内年龄最大的老人却不愿意做“桌巴”,这缘于对以往历次政治运动中基诺族传统文化象征代表人物的遭遇心怀恐惧,同时也缘于只有举行过上新房仪式的家长才能继任“桌巴”,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厄运,但是上新房仪式也已从1959年就消失了。后来,经过耐心劝说选出的“桌巴”,却已经不是基诺族传统意义上的“桌巴”了——他仅仅是“特懋克”节上的一个“主持”而已。

宣传力度不够,保护与传承理念落后

对于基诺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应该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乡等政府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保护措施往往理念落后,在实践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例如“基诺民俗山寨”。1997年1月,云南省政府召开第二次“西双版纳旅游现场办公会议”,指出:“西双版纳将形成东西两个环形旅游圈,即东环线的景洪—野象谷—基诺山—植物园—勐仑—橄榄坝组成,集中展现西双版纳热带动植物和民族风情等主要特色。”为此,“基诺民俗山寨”成为东环线民族风情景点的重要内容。“基诺民俗山寨”包括“历史画卷区、中心娱乐区、山寨风情区、密林情谷区”四个功能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基诺民俗山寨”对于宣传基诺族民族文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传承真正的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上的作用却非常有限,甚至还有消极的影响。因为“基诺民俗山寨”作为旅游开发的项目,一开始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其初衷并非历史地介绍基诺族传统的民族文化。

青年人喜欢求新求异,以挣钱为人生目标

当外面的事物传进基诺山时,人们都怀着一种新、奇、异的感觉而匆忙接受。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地工匠把汉族式的砖木结构平房在个别村寨为少数家庭建立起来后,很快就引起了广大基诺族同胞的兴趣并且纷纷效仿,大约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基诺乡的砖瓦房屋就占基诺族居民总数的29.30%。许多音响设备在许多城市都还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但是在基诺山比较富裕的村寨许多人家家皆有。

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青年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学习传统民族文化,因为学了后挣不了钱。一些基诺族老人愿意把他们所掌握的民族传统文化教给青年人,但又找不到青年人来学习。

工业化与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碰撞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工业化的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已经日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价廉物美,而且经久耐用,还使劳动者从过去繁重的手工劳动下解放了出来。这样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对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造成了冲击。例如:基诺族的传统纺织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不是商品性的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家庭中的女性来完成。基诺族传统的纺织需要一整套复杂的生产过程,这些传统生产方式很快就被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各种布匹取代了。有专家、学者推断说:估计在不远的将来,基诺乡的传统服饰可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完全消失。我们认为这并非危言耸听。

如何传承基诺族传统文化?

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既是基诺族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蕴含着非常珍贵的精神价值,是增强文化认同的宝贵资源。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蕴含着大量尚待破解和利用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能坐视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大规模流失。

在当前形势下,应如何传承基诺族传统文化呢?

政府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

基诺族民族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依靠党和政府的方针与政策这一主线,坚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原则。我们建议:第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乡等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拨出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制定宣传基诺族传统文化的项目,扩大基诺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第二,基诺族的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以身作则地倡导恢复和传承基诺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三,政府出面积极组织与协调相关部门或者其他单位进行恢复与传承基诺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制定和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基诺族同胞恢复与传承基诺族传统文化。

发挥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教育功能

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应该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工作任务。第一,教育部门应该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基诺族青年回到基诺山,在基诺族学校中担任教师,给予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第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计划,通过学校教育,传承基诺族传统文化。我们建议:在基诺族民族小学的低年级中,开设基诺族语言和舞蹈课程;在小学高年级中,开设基诺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体育课程以基诺族民族体育项目为教学内容,包括民族体育器材的制作和项目活动的开展。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基诺族学生对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在初中、高中学习阶段,学校可以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传授一些较深入的基诺族传统民族文化,如基诺族的文学、宗教、民俗、医药等方面的知识。第三,基诺族民族学校应该将基诺族传统民族文化列为学生学习与考试的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状况列为对学生、学校以及学校领导进行年终考核的范围。

积极抢救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者

对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熟悉的人大都年近古稀,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宝贝”就有可能被他们带走,造成永远消失而形成无法恢复的局面。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拿出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按照重要程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抢救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

具体做法为:首先,对基诺族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老人进行全面的摸底式清查,了解他们掌握的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身体健康状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并且进行逐一的登记、造册。其次,派遣专家和基诺族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老人一道搜集整理基诺族民族文化,进行录音、摄像等。再次,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的搜集工作。最后,将已经搜集到资料进行整理、录入、归档、建立数据库,并且进行再次补充、更新。

鼓励热爱民族文化传承的企业与志愿者加入民族文化传承的行列

第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乡政府对于真正热爱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企业可以采用利益“置换”的方式,让真正热爱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企业建立一个较大规模的“基诺族博物馆”。但是,新建设的“基诺族博物馆”应该是公益性的,甚至是不收取门票的免费参观,把它作为“爱国、爱家乡、爱民族”的教育基地,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博物馆的日常开支由政府行政拨款、真正热爱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企业家和国外真正热爱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基金会捐赠。博物馆布展应该以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实物展示为主,辅以图片、文字,不一定要利用声、光、电的结合效果,否则就会给参观者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里所谓的“真正热爱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企业家”,是指那些热爱基诺族这片热土和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不是以打着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为自己谋利益的企业或者企业家;“国外真正热爱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基金会”,是指那些除了为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作贡献外,没有其他目的的外国基金会。当然,在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也应允许“真正热爱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企业家”从其他方面获得一定的利益补偿。

第二,积极发动热爱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志愿者加入民族文化传承的行列。这里的“志愿者”是指那些了解或者懂得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真正热爱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愿意为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服务的人员。这些志愿者主要从事“基诺族博物馆”的讲解、帮助基诺族博物馆征集与整理各种文物、制作与发放有关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资料等工作。

猜你喜欢
消失民族传统
消失之城
MINORITY REPORT
少年力斗传统
传承 民族 文化
消失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