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学科平台 走科技兴校之路

2009-05-12 10:30陈宪章
中国民族 2009年2期
关键词:民族学科专业

陈宪章

学科是构成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标志,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则是一所高校学科水平与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大连民族学院作为一所新型民族高校,在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充分发挥地处沿海开放城市的教育、科技、人才、信息资源优势及地域环境优势,实施了质量立校、科技兴校和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是得益于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学科建设思路清晰,学科体系特色鲜明

坚持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大连民族学院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兴建的唯一的一所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于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7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同意开始招生办学,1997年7月经国家批准正式定名为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的建立,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与关怀,而且也为探索我国在沿海开放地区发展优质民族高等教育的途径和培养少数民族科技、管理等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区域、学科和人才培养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民族院校的改革发展中起着示范、窗口和引领的作用。

大连民族学院建校伊始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学科发展定位,就是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方向,在全国民族院校中率先走出了一条培养各民族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之路。早在学校筹建时期,国家民委就组织专家学者对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进行了全面论证,拟定了以理工科为主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在专业建设方面,着重发展工程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学校初步建立起以工科为主的学科专业体系。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构建了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6大学科门类和40个本科专业的学科专业体系。在所有本科专业中,60%为理工科专业,90%为应用型专业。这样的学科专业结构使学校能更有效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对优化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在拓宽专业领域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首先,在增设新专业时,严格进行专业论证、申报、评审,使新增专业与市场经济和民族地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对应。“十五”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推进,学校先后增设了20个新专业,并在专业教师队伍、经费投入、实验实习基地和仪器设备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使新办专业符合学科发展规划,具备学科基础。其次,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专业评估指标,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新办专业进行评估,确保专业建设质量。2004年,生物工程专业被辽宁省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2006年还被确定为辽宁省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在国家民委委属院校专业评估中,大连民族学院参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和英语3个专业优良率达到100%。

“四位一体”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学校遵循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突出重点学科,培育特色学科,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和人文学科,建立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重点学科、创新团队、研究中心和硕士点建设四位一体的“科研特区”,扎实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按照学科比较优势和非均衡发展的原则,学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突出学科特色,于2001年启动了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选择基础较好、人才和实验设施条件较强的学科加以重点建设,相继建立了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国际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重点建设学科研究平台,按照四位一体的“科研特区”模式运作,以此来辐射和带动其他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迄今为止,学校建成了生物化工、计算机应用技术、日语语言文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民族学等2个辽宁省重点扶植学科;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室成为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此外,学校按照学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民族学、光学工程等符合学科发展方向、有特色的学科和研究机构给予重点扶持和重点建设,使学科建设工作分层次逐级推进。

经过努力,重点学科建设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有较强实力和一定规模的学科梯队,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研究试验设备,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产生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以生物化工学科为例,该学科拥有学科带头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建成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同时还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1550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510台(套),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0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达3100万元。大连市生物化学技术中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先后落户于此。“十五”以来,该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民委和辽宁省科研项目112项。

打造品牌,培育特色优势学科

大连民族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和延伸,面向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突出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布局结构。

学校以生物化工、计算机应用技术、日语语言文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4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整合学科资源,跟踪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重点发展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的品牌学科,夯实了学科基础。学校针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别是软件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建设等区域性应用领域,在生物资源利用、植物抗逆生理生态与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民族建筑数字化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这些学科已逐渐成为学校的品牌学科。

民族类学科历来是民族院校的特色优势学科。学校依托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打造特色研究方向,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该学科以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在民族问题理论、满族历史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日渐扩大。2007年,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成为大连市社科院首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之一。

搭建平台,营造学科建设的良好环境

大连民族学院不断优化学科建设的条件和环境,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研管理,促进学术交流,为科技兴校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高水平的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团队。自2001年以来,学校引进学科带头人及博士百余名,同时积极为这些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学校现有教职工919人,其中专任教师64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4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5%,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3%,该项比例居全国民族院校第一位。教师队伍中有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 名,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专家9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50人,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带头人36名,拥有了一支结构优化、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在重点建设学科点上已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梯队,学术团队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学、科研等岗位上的重要作用正逐步体现出来。从2004年开始,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学科共建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目前,全校有近60人被聘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在校培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90余人。

大连民族学院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校园建筑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位于大连市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金石滩校区也将于明年投入使用;拥有固定资产总值8.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其中生均设备值达1.2万元,居全国民族院校第一位,辽宁省高校前三位。“十五”期间,学校投资7000万元用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生物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实验中心和多媒体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设施建设;近5年来,累计投入教学科研设备经费达5100多万元,其中单台(件)万元以上设备1108台(套)。拥有实验室面积6.7万平方米,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学科专业综合实验室40余个,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26套,44个多媒体教室全部实现网络统一控制管理,馆藏图书文献资料149.5万册。

大连民族学院一直致力于国际化办学之路的探索,一方面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的成功经验,不断增强自身的办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走开放式学科建设道路。学校先后与韩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美国、英国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来校执教、讲学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 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大连民族学院从增强教师的科技意识和抓好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入手,立足学科平台,集中力量,围绕特色优势学科方向抓好项目申报,鼓励教师从事前瞻性科学研究。近5年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29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居全国民族院校第一位;累计各类科研经费达到3000多万元,有2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教师在国内外各类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400余篇,其中49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出版专著和教材440部,在以民族地区科技、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为主攻方向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有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

大连民族学院目前在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在校本科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12115人,学生中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5%,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2%。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特色办学的教育理念,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科技、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首先,教学科研相互支撑,夯实了本科教育基础,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及其社会适应能力。近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31 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之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2007年6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等级;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自2001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90%,这项指标位于全国民族院校和辽宁省高校的前列,已培养了1万余名毕业生,其中近50%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志愿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就业;各民族学生中有2320人次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在全国数学建模、国际数学建模、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等大赛中频获佳绩,2006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捧得了辽宁省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 2007年,学校计算机仿真足球机器人代表队作为全国前8强、世界32强之一,被邀请到美国参加“世界杯”足球机器人大赛,一举晋级国际前20强、国内前4强。2008年,大连民族学院学子在国际微软“创新杯”编程竞赛中,以32战全胜的战绩获全国赛区第一名,以我国唯一进入全球前6名的身份代表中国晋级总决赛,并获得第二名。

其次,学校不断拓宽社会服务领域,积极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贡献。近年来,先后为民族地区提供了100多个科技和教育服务项目,解决了民族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农畜产品加工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中实施了150多个科技项目,总经费超过6000多万元。学校还选派多名优秀骨干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挂职服务,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学院,对口帮扶辽宁省民族自治县职教中心。

其三,建立了国家民委大连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先后为民族地区培训基层民族干部2000余人。

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日益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大连民族学院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必将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民族学科专业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MINORITY REPORT
部分专业介绍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超学科”来啦
传承 民族 文化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