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之 成渝生活圈重庆乐,成都活

2009-05-13 08:05
成都女报 2009年36期
关键词:生活圈成渝两地

丁 丁

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像成都和重庆这两座相邻的大城市之间的距离,更多存在于心里。诸多的误解和诸多的想当然,让两地的面目在对方眼中模糊。既生渝,何生成的感慨演变为各种形式的论战,基于的都是对彼此的无知。

一座城的真相即将展示在我们面前,高铁开通之后短短两小时的时空距离,让“两地”第一次成为“生活圈”,梦想照进现实,两城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改变,去重庆吃小面,来成都逛锦里,身处其中才会真正了解到,何为成,何为渝。

之后轻装上阵,用2小时到重庆享受快乐,用2小时回成都惬意生活。

小打小闹与携手共进

成渝这个词被说得顺口了,听起来感觉足够一家亲,但对于两地的市民来说,话到嘴边就变了味儿。实际上,成渝地区是指中国重庆、四川成都两座城市周边及之间的地区,其经济规模超过西南6省总产值的50%,但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传统意义上,成渝地区仅仅是指沿成渝铁路(或成渝高速公路)的狭长地带;但今天,成渝地区通常是指整个四川盆地,含盖了四川省的成都、绵阳、内江、自贡、南充等市和重庆市的原地级重庆市和涪陵市的辖区。作为中国西部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成渝以其距离近、关系紧、发展接近等各种共同特质,迅速成为了一对欢喜冤家。

市民的城市荣誉感,证明了这两座城市的居住满意度,市民之间无伤大雅的互掐,证明了这两座城市不分伯仲的潜力。与坊间市井广泛流传的有点酸的段子不同,成渝两地的捆绑在经济上几乎可以被称作最佳拍档。东有京津,西有成渝,目前,成渝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9.5%的年增长速度亦超过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带。“西三角”和“泛成渝”之类的概念一再提出,两地的经济合作从来没有停滞过,一句话,荣耀属于成渝。

一条铁路与一个真相

与成渝热火朝天的经济合作如出一辙,两地市民互相之间的评价和看法,也一直如火如荼地持续着。其中诸多的一厢情愿和想当然,都是由于两地动辄耗费半天的行程所致,无法认真体会,自然无法全面了解,其中许多的传说出处都不可考,几经添油加醋之后便成为了今日的模样。

但是随着“和谐号”的开通,再次完美地阐释了相对论,两地的物理距离依然是那么远,可是时间距离的缩短,让“两地”便成了“两小时生活圈”,生活圈内,两座城市都拱手捧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样貌,重庆究竟有没有成都人想象的那么燥热容易让人疲惫,成都究竟是不是没有高楼大厦,两小时内一望便知。更加好的办法,是将重庆当作成都周边的一个农家乐过一个周末,那么,关于重庆吃喝玩乐方面的细节,就需要自己去慢慢发现——成都人去往重庆,将不再是以客人的身份了,不需要主人的陪同,可以更加客观更加细致地进入这个城市。这将不是从他人口中获得的二手信息,不仅真实可靠,还带着大江大河、高低不平的味道。

生活方式与未来畅想

成渝城市性格迥异,细细想来,实际上是完美的互补关系。成都柔软,重庆刚硬;成都婉转,重庆直接。因此,这也影响到两城的市民,更容易结成恋爱关系或走进婚姻;两城的企业,更容易达成合作或将触角伸向对方;至于两城的白领,不论在生活的任何层面上,都更容易在对方城市找到更好的选择。

比如对于房产来说,成都居民的家庭购房选址重庆,是两小时内更经济也更便利的选择,企业选址同理。换到旅游业来讲,去看一看重庆的大江,和去看一看成都的细景,则是成都人和重庆人都向往已久的美事。就此类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不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互相之间坚持的底气和被对方影响的可能性,实在是值得思考的趣事。

据说,在四年后,成渝间的通行时间只需要不到一小时,现在想来,几乎可以说重庆将来会如同温江一般成为成都人的第二据点。从这么近那么远,到这么远那么近,多幸福我们经历过,见证着。

猜你喜欢
生活圈成渝两地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方案研究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广州市黄埔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估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成渝共振,高质建设双城经济圈
生活圈视角下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天山游牧圈与绿洲圈融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