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垃圾对网络技术的役使及其后果

2009-05-13 08:34杰,何等浩
世纪桥·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网络文化网络

宣 杰,何等浩

摘要:信息时代是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兴盛的时代,但是信息时代的文化污染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由于文化垃圾对网络传播技术进行了异常控制,网络生态危机业已形成,而且,这一危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正日益显露。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化;生态危机

收稿日期:2009-10-19

作者简介:宣杰,(1975-),男,广东廉江人,玉林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文化、网络德育;何等浩,(1975—),男,广东廉江人,湛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德育。

文化塑造着人的灵魂,然而文化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劣质产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垃圾。在网络时代,文化垃圾的泛滥引发了网络文化恐慌。本文尝试从网络传播技术的文化异常控制的角度对网络文化恐慌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必要的剖析。

一、令人担忧的网络生态危机

网络生态群落的形成过程,也产生了文化垃圾的生产者、消费者、传播者;在网络信息管理者疏于应对的情况下,便造成网络生态危机,在社会导致网络文化恐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完整的个体是组成整体的最小部分。在数字世界的虚拟生存中既有个体各自的私人空间,也有交往中形成的公共空间,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生态危机主要包括网络公共空间危机和网络私秘空间危机两个方面。

网络公共空间危机主要表现为网络公共安全的威胁、网络信息的非正常膨胀与网络信息污染。网络公共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们可以破坏文件或数据,造成用户数据丢失或毁损;病毒可以抢占系统网络资源,造成网络阻塞或系统瘫痪,还可以破坏操作系统等软件或计算机主板等硬件,造成计算机无法启动。2007全球信息安全调研报告显示:从国际范围来看,2007年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对企业工作流程的破坏要比2006年严重的多,年内许多公司受到蠕虫或病毒的攻击。IDC在2007年四季度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以混合型多维攻击、社会工程攻击、有组织犯罪为代表的信息安全威胁与日剧增,但传统的安全防预理念的变化却不及攻击威胁来得快。网络信息的非正常膨胀是当前网络危机的又一大景观。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是这种信息大爆炸的形成往往缘于无用信息的重复性激增。过时信息、垃圾邮件、恶意插件、大量的商业广告充斥着赛博空间,增加了公众对信息筛选的难度,也造成了网路拥堵。网络信息的膨胀与网络信息的污染往往是并行为害的,但也有所分别;造成网络膨胀的可能是重复、过时、强加于人的信息,但造成污染的网络信息则是有毒害作用的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网络虚假信息等。美国是世界上网络产业最为兴盛的国家,电脑色情(cyber porn)行业在美国也长盛不衰,2005年底,《纽约时报》的一项长达半年的调查披露了美国青少年参与网上色情活动的黑幕使得举国震惊,最后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也介入了整治网络色情的行动。

网络私秘空间危机表现为网络私人空间的丧失和网络人机安全的威胁。个人隐私是数字世界中的一种猎物,有的隐私信息一旦给猎中,不但使目标个人身败名裂,还有可能成为新的网络污染源,2008年香港“艳照门”事件就是例证。网络技术使“猎私”行为变得更为刺激也更为容易。另外,“人肉搜索”、奔腾III芯片中的远程识别序列号和Windows 98系统的“后门”也使网上冲浪变成了瞻前顾后的“裸奔”。网络私秘空间危机不仅表现为网络个体私人空间的丧失,还表现为网络人机安全的威胁。近年网络暴力已呈盛行之势。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表现为侵害人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对受害人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甚至对受害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它肆无忌惮,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2007年12月2日,美国研究者警告称,现实中针对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行为,如今正大量向虚拟的网络转移。通过向未成年人发送邮件、文本信息以及在线聊天、交友等方式,以未成年人群体为目标的“网络欺凌”行为正显示出比现实欺压更大的危害性。目前,“人肉搜索”正在演变成网络暴力的最可怕凶器,国内“铜须门”事件、“陈静救母”事件、“虐猫”等事件的连续上演令人关注。

二、文化垃圾的网络役使技术

诱惑性、危害性是文化垃圾的一般特征,但是,自从网络技术得到普及应用以来,文化垃圾的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也进行了技术升级与换代,网络生态危机及网络文化恐慌就是由于文化垃圾对网络技术进行破坏性应用造成的。

(一)高效的网络传播形式加速了文化垃圾的泛滥

文化垃圾的空前泛滥建立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上。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让信息实现了远程、迅速的传递,使交换双方几乎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几乎实现零时间的信息传输与反馈。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的爆炸,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信息垃圾飞速流动在互联网上,真可谓天马行空,无人能挡。

“超级链接”是网上的强力粘和剂,它让网络通道千曲百转,使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处于“胶和”状态。各种文化垃圾争先恐后地挤上信息高速公路,它们就象毒蛇长了翅膀,其污染和泛滥的速度与程度呈几何级数递增。

(二)多媒体技术和各种传感装置增加了文化垃圾的形式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丰富了网络信息的内容与形式,然而,不法之徒利用这些技术将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文化糟粕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播开去,大大增强了其诱惑力和毒害力。网络的交互性在不断增强,各种传感技术在不断发展,这也使文化垃圾的包装和外观得以不断翻新。

(三)网络传播的国际性和隐蔽性增加了对网络污染的监管难度

网络是个开放的虚拟社会,网络信息市场跨越了国界疆域的限制,连接网络的电话线路、视频宽带、卫星通道和其它无线通信线路不计其数;与传统媒介的传播相比,网络传播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和隐蔽性。在网上,文字、图像、声音或其他表达思想情感的符号已转化成机器可识别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使“真身”得以隐藏。想在网络信息的进出口设置“海关”或“边防检查站”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就象比尔•盖茨的那句广为人知的美式调侃:“最有效的控制网络信息自由流通的方法是给每台电脑派一个警察站在旁边监控”。

网络的全球性使得发生在网络中的任一行为都具有了跨国的特点,这就对传统的国际私法提出了挑战。单纯以传统国际私法原则来判别法律的适用已很困难。譬如色情业,在我国属于非法,而在国外很多地方却是合法的,甚至是政府税收的支柱产业。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面临相同的技术上和法律上的问题,解决办法在旷日持久的研究和探讨之中,可以肯定地说,由于前面所说原因,网络生态危机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消极等待和因噎废食都是无济于事的。

三、危机状态下网络文化负效应的凸显

文化垃圾对网络技术的异常控制会直接导致主文化的退却和亚文化的虚长,引发网络文化恐慌。由于网络文化已处于受污染的危机状态,其负效应日趋显露。

(一)对人们正常社会化进程的阻碍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人们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在这个无国界的、虚幻的世界里,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惩罚性和强制性不再存在。网络所构筑的网络社区也远不同于现实中的社区,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群体。网络的这些特殊性使得社会组织对它的控制作用减弱,传统的社会监督和社会控制在很大的程度上对网络而言变得形同虚设,直线约束力锐减。在这种环境下,网民可以游离于正向的社会化场之外,社会化正确导向的控制变得比以往困难。受污染的网络文化容易扭曲人们对现实的认识。作为一个仿真的环境,网络给人们提供的多是模拟的角色行为方式,不一定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当人们将虚拟的东西误作真实时,对现实的认识的扭曲也就开始出现了。网络交往尽管也可以排除世俗人际的一些偏见和歧视、使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但是,网上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交往者难以体验实际情感交流所带来的真正愉悦,其情感需求特别是其内在的亲和动机难以得到较充分的满足,长此以往,可能会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沉溺于网络的人往往厌于与周围的人们交往,使得现实的人际关系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反过来,现实中僵硬的人际关系又会让他们产生孤独感,以至愈加依恋网络,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良的网络文化使得人们社会化的方式明显改变。在常规的社会化过程中,不同个体接受的社会化的信息大体一致,人们的社会化始终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主体的选择自由度较小。而在网络互动性、网络身份隐蔽的情况下,个体容易摆脱传统权威的绑缚,这让人们在对社会化内容的选择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在网络上无论是传出或接入,人们追求的是个性和个人兴趣,容易淡漠集体精神,也容易导致个人意识的膨胀。

(二)对网民身心发展的危害

迷恋网络还可能使网民在精神上瘾。由于计算机网络所造就的虚拟空间极具诱惑力和虚幻性,网民易溺于其中。网络成瘾症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症状主要有:上网时间长,无法控制时间;上网时精神极度亢奋,而上网前后则时常常显得焦虑、烦躁、情绪波动;上网目的一般与学习与工作无关,只是想获得心理满足;学习与工作积极性较差,爱发白日梦,对现实生活缺乏起码的热情;严重者有自虐行为。医学证明,人沉迷于网络,会在心理和生理上引发很多疾患。

(三)对学校传统德育的冲击

传统学校德育在内容上主要是在现实第一生存空间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维系人类社会正常秩序的准则和规范。从现有的教育方针出发,学校德育必须发挥教育和引导的功能,使得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德育内容准则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精神需求。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网络迅速发展并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且已无声无息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对象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改变必然冲击着正统的学校德育。

从组织形式上看,传统德育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政治中心模式,把德育凌驾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上;二是教师中心模式,教师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录教师传授的知识;三是课堂中心模式,由老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课。”这些不同的德育模式有着共同特点,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但这些德育模式的有效性在网络化的环境里遭到了强力的消解。在网络世界里:思想的“中心”、“权威”无法通过强制的手段建立和维护,任何以正统自居的观念在网上都可能会受到质疑、诘难、讥讽甚至公开叫板,网络上自由言论缓冲着传统学校德育的惯势。在文化垃圾的泛滥情况下,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传统学校德育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不断加大。

(四)日趋严重的的网络犯罪现象

互联网既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网络不良信息的肆虐打开了便利之门。如果有一定的资讯搜索技巧,不用说色情网站,还能搜索出种种教唆人们学坏的信息,包括:如何利用日常化学用品制造炸弹;如何破译别人密码;网络上何处购买非法的武器;如何学做一个奸商;如何生产种种迷幻药和毒品;完全自杀手册;如何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造成百货公司财货损失以便从中牟利的详细“欺诈指南”;如何安全地“偷香窃玉”;如何利用电脑技术提供假文凭的供应“服务”等等。在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下,部分网民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有的利用电脑合成技术,伪造证据,进行敲诈勒索,甚至伪造假文凭、假身份证等证件骗取钱财。有的还利用电脑网络技术进行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

网络犯罪主要包括网络盗窃、网络诈骗、数字破坏、网络教唆等形式。这种犯罪行为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是最严重的破坏网络环境的行为。近年来网络犯罪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机率越来越高,手段越来越隐蔽,涉案人员越来越低龄化,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正如所有的新事物一样,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于一身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管理方法的改善与网民网德水平的提高,网络危机终会过去,网络文化恐慌终将结束,网络时代一定会开创一个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未来。

参与文献:

[1]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3]马和民、吴瑞君主编.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

[4]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5]解学芳、臧志彭.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生态安全危机与化解[J].情报科学,2008,(5).

[责任编辑:吴纪龙]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网络文化网络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