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栏目化趋势

2009-05-13 08:09彭武华
关键词:纪录片栏目发展

彭武华

近十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和纪录片栏目经历了路途回转、吐故纳新的发展历程。虽然它的一个高潮现在已经过去,但今天纪录片和纪录片栏目依然有着众多的忠实观众,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宽广的市场前景。

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状况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纪录片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表现形式,尤其在纪录片走进栏目化后,纪录片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内涵。栏目化的发展为纪录片在体制内赢得了合法的存在,使纪录片更加贴近和关注人民的生活状态,为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广大的群众基础。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尤其是《望长城》的出现 ,“纪实主义”的精神把中国纪录片人创作的激情和嗜好纪录片的电视观众的观赏热情进一步带到空前的高度。

中国的纪录片由来已久,可以说中国的电影史就是一部纪录片史。但纪录片真正开始市场化是以1993年在北京和上海几乎同时办起的两个栏目《生活空间》和《纪录片编辑室》为主要标志。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曾经创下36%的高收视率,并涌现了一大批规模巨大、内容深刻、制作精良的纪录片。

栏目化是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一种生存策略,《生活空间》与《纪录片编辑室》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的开始,之后电视纪录片栏目便风行全国。这些纪录片栏目之所以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20世纪90 年代初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变革使民众的意识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观众有着对精神产品的迫切需求。二是纪录片栏目化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就是纪录片的平民化视角,观众通过这些节目看到了身边的人和事,这些形象使观众感到亲切,并透过镜头对身边的生存与发展开始了反思。三是,纪录片栏目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者,制作出一系列的精品节目,打造出一系列的品牌,形成了较大的号召力。比如:1993 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个每天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栏目,曾一度深入人心。

然而在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纪录片的创作逐渐进入低谷。这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价值观念、生活节奏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对电视节目的类型也产生了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受市场规律驱使,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倾向也越来越重,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几乎占据了所有频道的黄金时段。而作为影视中蕴涵深刻文化积累的纪录片,则逐渐被冷落,纪录片的市场规模和收益一直在缩水。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使困境中的纪录片继续生存发展,加强栏目化运作是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纪录片栏目化的优势所在

纪录片栏目化是纪录片与电视联姻后的主要生存方式,也是纪录片在电视中的必行之道。经过十年的磨合、历练,其优势愈发彰显出来。

1. 纪录片栏目化更贴近新闻性且周期固定,使其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纪录片栏目化,改变了从前的十年磨一剑式的创作方法。相反那种制作时间较短、注重新闻性和时效性的纪录片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同时栏目化的纪录片时间持续、周期固定、定位明确、观众容易收看,而且会形成一定的收视习惯。栏目化的纪录片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里,甚至可以像新闻节目一样形成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报道。

2. 纪录片栏目化更贴近百姓,使受众群体看到了身边的人和事。纪录片栏目化后,摒弃以往纪录片过度的官方意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注重贴近平民,这种节目样式被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所接受。栏目化将纪录片这一 “精英文化”推广到普通人家,讲述了老百姓的故事,讲述了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中央电视台制片人陈虻经常讲的一句话:我们要为小人物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也将镜头的视角转向了普通老百姓,用真实、生动、感人的情节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如:2002 年《纪录片之窗》栏目拍摄的节目《与生命签约》,讲述的是山东泰安一名患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下岗职工,选择了一条常人不敢想的路,与自然抗争、与病魔抗争的故事。 2003 年拍摄的《盲女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盲女敢于向命运挑战,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盲人钢琴调琴师的故事。

3. 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在整体水平上与国际水平是有差距的,栏目化却给中国的纪录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尤其是中国的纪录片在国际上频频获奖这一事实,更使人们看到纪录片的发展空间。

总之可以说纪录片栏目化这种特有的节目样式,已经被老百姓普遍接受了,人们开始关心纪录片,这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起着绝对的积极作用。栏目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市场上能站住脚,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它的优势所在。

纪录片栏目化值得注意的问题

1. 栏目化纪录片中单个节目与系列化纪录片相比,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在纪录片创作领域有这样一个规律,那些获奖的优秀纪录片一般拍摄时间都比较长。有些纪录片甚至拍摄几年、十几年,这些纪录片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们的拍摄时间。而栏目纪录片缺乏的就是这样的周期。因此单个节目的深度不够是栏目纪录片最大的缺憾。

2. 当前纪录片栏目出现滥用纪实手法的倾向,并且纪录片故事化的“极端”发展,是纪录片向追求视听刺激娱乐化的倾斜。这些做法使纪录片的纪实主义的理性精神被一点点消磨。而这一切相信绝不是纪录片栏目化推动者们的初衷。

令人担心的是,纪录片栏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经典纪录片创作疲软的现状,而观众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与挖掘人类深刻思想主体的精品之间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的厚此薄彼程度的加深,将造成人们艺术鉴赏力的简单化与模式化,正如好莱坞电影在带给人们感官上的强烈刺激的同时,丢掉的却是思想的沉淀与理性的火花。这说明在电视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市场化的结合所造成的精品艺术空洞化的危险。

3. 纪录片张扬的个性与栏目化纪录片整齐划一的风格也存在矛盾。纪录片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探索创新、在于鲜明的个性特征。风格的多元化和形式上的灵活性对于纪录片的发展至关重要。可是,纪录片要想在栏目中生存又必须去适应栏目对风格统一的要求,这对矛盾一直困扰着纪录片创作者。

另外,纪录片栏目化导致的题材狭窄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纪录片的栏目化既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也给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这需要随着纪录片栏目化的不断发展、不断调整来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纪录片栏目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栏目的要求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栏目主持人语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