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邑奇葩绽华彩

2009-05-13 08:09杨立鹏苏国清
关键词:历城历城区栏目组

杨立鹏 苏国清

济南市历城区南依泰山,北邻黄河, 自西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建历城县沿革至1987年撤县设区,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为齐国西南门户,明清以来为山东首县,素有“齐鲁首邑”之称。历史的长河折射出历城厚重的文化底蕴 。而今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历城更加魅力四射。 这里的党建工作也像一朵朵奇葩盛开在齐鲁的大地上。

1997年4月,由历城区委组织部独立创办的《历城党建》电视专栏正式开播。11年的风雨历程,《历城党建》栏目始终以“宣传典型,服务基层”为宗旨,共制作播出节目120多期,创作党建专题片70多部,宣传报道了近一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受到了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欢迎。

高起点高投入 首邑之花初绽放

《历城党建》栏目创办之初得到了历城区委的高度重视,购置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采编设备,并安装布置了专业的演播室,总投入达到100万元,这在当时的济南市乃至全省的党员电化教育系统内都是首屈一指的。硬件上去了,还要有一支过硬的队伍,历城区委组织部又招聘七名在编辑、摄像、播音及撰稿方面成绩较为突出的同志,安排他们到中央广播学院、山东省电视台培训学习。待他们学成之后,《历城党建》栏目正式播出。栏目一亮相就受到了全区观众的关注,许多生活在百姓周围的先进人物、优秀党组织纷纷走进了《历城党建》栏目。一时间在《历城党建》栏目亮相成为一种荣耀。栏目的开办为全区的党建宣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赞誉。然而“好景”不长,栏目开播一年多后,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频道的增加以及观众电视审美能力的提高,许多关心栏目成长的观众甚至领导纷纷打来电话,反映栏目从形式到内容上有假、大、空之嫌。面对观众的质疑,我们重新审视《历城党建》的细枝末节,诊断出栏目必须重新定位,需要挖掘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在记录故事上下工夫。为了让栏目贴近真实,我们栏目组经常和主人公同吃同住,真实记录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同城里下乡的老师一起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和办案刑警一同到外省抓捕罪犯……记得在拍摄一部反映历城区郭店镇党委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片子——《一切为了群众》时,正值隆冬,为了拍摄到清晨汽车接送孩子的场景,栏目组冒着刺骨的寒风,用衣服裹着摄像机,等在黎明前的车站。此时天上却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当我们拍摄结束时,坐在汽车上的学生们都深受感动。栏目组的同志这才发现,原来此时的他们俨然成了呼着白气的“雪人”。当时这部片子在《历城党建》播出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而后还在山东省电视台播出, 收视率极高。

精选题深挖掘 首邑之花结硕果

要办好党建栏目,就要选准题材。要想选好题材,首先要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社会需要什么?党员干部需要什么?各级党组织需要什么?作为主创人员都一定要有所分析和思考,只有选准了焦点,才能引起社会的共鸣,才能起到引导、传播的作用。当农村的改革开放进展了十几年之后,在历城区的南部山区出现了一个开山劈路的当代愚公马光业。当这个典型出现的时候,立刻引起了《历城党建》栏目组的重视。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在各个方面显现出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艰苦奋斗的精神到底还要不要坚持的问题摆在了全社会的面前。金刚纂村位于济南市南部一个三面环山的深山沟里。全村500户人家由于大山的阻隔,祖祖辈辈都陷于贫困之中,村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马光业的出现给了这个问题一个十分坚定的回答,不仅要坚持而且还要长期坚持。就在人们还在置疑的时候,马光业却已经在山上扎下了营盘,历经十年努力,路修成了。《历城党建》栏目组也历经十年的全程记录,终于在2006年成功拍出了纪录片《金刚之路》,播放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震撼。通过马光业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把握时代脉搏,就能找准好的典型,了解基层的情况,就能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拍到最理想的镜头。这样拍出的典型,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鲜活生动,更富于生命力。

题材选准了,要想拍出好作品,还得下番硬工夫。这个硬工夫要求提前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搜集材料,做好准备,现场要能深入到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挖出思想,展现本色。

在拍摄百万富翁回村干支部书记的典型人物历城区黑峪村党支部书记付贞溪时,第一次和他的座谈就进行了近一天时间,采访人员就是想要让他自己讲出“回村干支部书记”的根本想法,当他终于对记者谈出“价值”一词时,整个片子就有了灵魂。由于典型就在身边,随时联系,跟踪拍摄就成了能拍出好看的片子的基础。怎样才能把党建片子拍得生动、好看,这也是党建片子要突破的地方。《历城党建》栏目组不怕跑路,连续作战,从付贞溪回村半年开始,《历城党建》摄制组就跟上拍摄,在先后五年时间里,拍出了《付贞溪的愿望》、《从百万富翁到小村书记》、《小村巨变》这样三部片子,全程见证了黑峪村的发展变化。

多年来,我们遵循“精选题,深挖掘,出精品”的原则,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教学资源课件,多部作品在全国及省市获奖。2006年,纪录片《和谐之美》获全国副省级城市党员电化教育电视片评比精品奖。《当代愚公马光业》获济南市首届远程教育优秀课件评比一等奖、山东省远程教育课件评比二等奖。《金刚之路》获山东省第二届纪录片学术奖项评比一等奖。2008年,纪录片《张梅英和她的92个孩子》获市第二届远程教育优秀课件评比一等奖。同年我们又荣获了济南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求创新谋发展 首邑之花展新姿

自2004年以来,历城区共建成远教站点653个,实现了全区远程教育站点的全面覆盖。几年来,《历城党建》栏目组积极活跃在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身边,拍摄了许许多多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2008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和济南市关于加快远程教育入户的指示精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远程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历城区委组织部又与区广播电视局合作,专门开辟了“基层党建互动点播频道”。随着党建频道的设立,《历城党建》栏目也随之改版升级,不管是内容、时间还是播出形式都进行了巨大的升级。一是栏目设置上由过去的单一化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板块化。开设党务视窗、理论课堂、实用技术、反腐倡廉等十个栏目,同时下设若干子栏目,增强栏目的可看性。像“党务视窗”这一栏目,我们将组织工作中能够公开的内容全部在“党建频道”公开,包括干部任命、人才培养、基层党建、下派干部、远程教育等各个方面。二是播出时长由过去固定10分钟升级为4个小时的节目播出。针对全区不同层次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三是开设节目点播,党员干部群众可以通过拨打免费点播热线电话,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实现受众与电视节目的互动。群众有了点播权,“想看啥就点啥”,对频道的节目更加有了兴趣。去年9月,山东省开展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典型评比活动,栏目组精心制作了历城区张而村的致富能手赵顺桂的故事《草莓大王——赵顺桂》和历城区华美庄户剧团团长于世美的故事《王闸村的“于团长”》两部片子参加评选,同时也在点播频道中播出,群众看了都很认可,点播率也是直线上升。没想到的是在后来基层党员投票评选活动中,当地百姓都纷纷自发地打电话参与投票。有了群众的支持,最终两人都入选了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百名学用典型。

新颖的版面、丰富的内容、亲和的魅力,《历城党建》犹如一朵奇葩必将绽放于绚丽多彩的明天。

猜你喜欢
历城历城区栏目组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写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历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拯救大山里的水蜜桃
春晖社区《生活大参考》栏目组走进社区送美食
“五个一”规范提升街镇便民服务
济南市历城区羽毛球协会成立
“小喇叭”栏目组儿童广播剧团概况简述
蔷薇
看谁胆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