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2009-05-16 10:40李雪
凤凰周刊 2009年36期
关键词:韶山铜像牌子

李雪

最近16年来的12月26日,注定是这样来到韶山冲:午夜,毛泽东广场的毛泽东铜像周围已经聚集了本地暨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群。赶在零点之前,鞭炮、礼花响彻了整个山谷——人们相信赶在这一刻之前燃放烟花,能折使眼前的这尊铜像保佑自己整年升官添财、平安幸福。

礼花的光芒中,有人对着铜像鞠躬,有人磕头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毛主席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人财两旺……”

这一天,是出生于韶山冲的毛泽东的生日。从1993年韶山冲耸立起这尊高达10米的毛泽东铜像起,每年的盛大拜寿活动就从未停止过。零点的烟花,只是持续整整24个小时的参拜、庆祝活动的序幕。

仪式的漩涡

12月初,孙临厚已作好了从吉林延边赶往韶山毛泽东生日现场的准备。这将是孙第4次在这一天赶往韶山。

在北方的中国,与孙临厚一样作好准备的,还有骑摩托车前往的河南人杨学利、河南退休干部朱贵山夫妇、山东毛氏宗亲会成员等。一家以毛泽东为主题的网站中国韶山网也将组织毛泽东崇拜者、毛体书法家等100多人前往韶山。

一到韶山,心甘情愿前来的孙临厚,身不由己地被襄挟进入人潮的漩涡:

无数的人和车辆涌向韶山冲,挤满了所有能站人的空间和道路。有人被迫在数公里外下车步行前往,有人不得不穿过田地,才能接近铜像所在的广场。

广场上的人群不断被人流裹挟着往铜像的方向涌。有人想献花,却没有机会挤到铜像面前。铜像前早已挤满了成堆成垛的花,工作人员麻利地将先前献上的鲜花赶紧撤走,好挪出位置。

献完花的人,按照惯例要绕铜像三国。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要绕圈的人太多,每个人都被人流带着走,由不得你不绕圈或是回头。孙临厚心想,如果从空中俯瞰,看上去是整个广场上的人群围着铜像、不停绕圈的奇怪景象。

1993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也是毛泽东铜像揭幕的日子。孙临厚第一次在12月26日这一天来到韶山。

由于来的人太多,旅店根本不够,12月25日晚上,铜像附近的山坡上、草地上,全部坐满了人。人们围着一堆堆篝火,一首接一首地高唱赞颂毛泽东的歌曲。他们一边唱歌,一边等着迎接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这天韶山升起的红太阳。

当晚,韶山冲放电影《毛泽东的故事》,孙临厚看到放映机旁有一个空着的座位,上面写着纸条,“毛主席的座位”。

孙临厚的眼眶湿润,惊叹于如此穷山沟,能走出他心目中如此伟大的人物,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有关毛泽东的各种事迹。

第二天,孙临厚目睹了各种对毛泽东的崇拜。早上6点多,韶山村的村民们开始在铜像面前摆上贡品,宰羊、杀猪。有河南老者省吃俭用,买了个生日蛋糕,带到现场献给毛泽东。有人激昂地对着铜像高唱红色歌曲;有人手举红宝书,以及毛泽东巨幅画像的牌子,牌子上毛的巨像两边写着对联“饮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

一位前湖南省领导曾在共建会议上发言说,他亲眼目睹了云南来的一个干部团,“从看得到毛主席铜像的头部开始,每个人手上都带了一张毛主席的照片,从看到开始就匍伏前进,拜下去再爬上来,等到他们到铜像广场,每个人膝盖的裤子都磨破了,而且鲜血淋淋”。

这位领导描述,一位老将军带着儿孙到广场给毛主席鞠躬,老将军一到广场就情不自禁地跪下去了。他的儿子看到地下有一层薄薄的水,东观西望,老爷子站起来,一脚踹过去,说你这免崽子,这样没良心,没有毛主席哪有你父亲,没有父亲哪有你,这样把儿子踢跪下了。

鞭炮、礼花声从早到晚一连响彻数天,不停地有从浏阳开来的大卡车拉着满车的烟花供人消耗。礼花弹的空盒堆成了小山,浓烈的硝烟中闪着团团火光,整个现场犹如战场。不敢靠近的人们将点着的整盘鞭炮直接扔进硝烟之中。执勤的警察戴着口罩。

烟雾令铜像模糊得难以辨认,天空,人们的鼻孔里、身上全是火药烟尘。

孙临厚发现,毛泽东的铜像一天天明显地被熏黑了。到第二年4月的一个夜晚,铜像周围搭上了架子,进行了第一次清洗。孙临厚激动地爬上架子,摸到了毛泽东脸上的痣,以及毛胸前的“主席”牌子。在架子上感觉,铜像比站在下面仰望的还要大得多。

2003年12月26日,孙临厚又来到了铜像前,同样的人潮汹涌。孙临厚发现,老板模样的人,以及挂“粤”牌照的的小汽车明显多了许多。他们大多要买贵重的花,并且不问价钱,便宜了还不高兴。放鞭炮,烧香,献花,深深地鞠躬或磕头,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匆匆离开。

孙感到来参拜的一些人功利性强了许多,与10年前有了巨大差别。祭拜的仪式也铺张奢华了很多。

铜像前,一群统一穿着唐装、戴着礼帽的河南人,摆上一张红色的木桌,木桌上摆着酒菜、碗筷、两根点亮的大红香烛。

接着,在领头人带领下,整齐地列队跪下,对着毛泽东铜像的方向磕头,应着领头人的口号“一叩拜——二叩拜——三叩拜——”

2008年12月26日,孙临厚再次来到韶山毛泽东铜像前。这一次,他被吓了一跳:人群中怎么这么多毛主席?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原来这一天广场上聚集了10多位毛泽东特型演员。

这一天,广场管理者准备的两块带轮子的大牌子成了抢手货,一块是入党誓词,一块是党旗。一批又一批的人等着用这两块牌子在铜像前集体宣誓入党。

一个专业人员负责“领誓”——上一拨人的誓词还没念完,下一拨已经在旁边催促他快点念完。

对于离铜像数百米的韶山中学学生文东,12月26日是有些冗长的一天。零点前夕烟花点亮的时刻开始,决定了他将度过一个不眠之夜。鞭炮、烟花声整夜不曾停歇,天空中烟花的亮光不断地照亮整个宿舍。睡不着的同学们只得围坐在窗前聊天。白天,天空无数的礼花弹闪着有些虚幻的光。

猜你喜欢
韶山铜像牌子
Never Give Up Dreams
清除无形的牌子才能保证真正减负
New Neighbour 新邻居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
毛泽东何时题写了“韶山学校”
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
访韶山
没听过的牌子才值得follw
无畏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