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状透析与教育对策

2009-05-18 02:41魏玉超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贫困生

魏玉超

摘要:目前,我们对贫困生的帮助更偏重于物质帮助,而忽视了其精神贫困问题的解决。只有深入分析精神贫困的表现和原因,注重经济解困、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商校;贫困生;精神贫困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175-02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更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尊重和理解,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高校助学帮困工作要真正解决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就必须充分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征,深入分析造成精神贫困的原因,最终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一、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状透析

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问题而不能或较困难支持其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他们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心理压力。贫困生往往表现为“双贫”,即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其中,“物质贫困是指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学费和其它生活费用的客观贫困状态;精神贫困是指在物质贫困的前提上,由于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意志品质、挫折感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李天源,唐莉)从其心理特征方面来看,贫困生“精神贫困”主要有以下表现;

1、自我确定意识的贫困。

贫困生一方面将物质条件看得过重,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大学校园里“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强烈刺激着他们的个人意识,加重了其思想包袱,种种忧虑情绪交织在一起又加重了其自卑心理。他们易失去学习的热情,缺乏生活的勇气,以歪曲的观念看待自身和他人,价值观长期处于未确定状态,陷入一种心理上的混乱,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个性观念养成的贫困。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高校贫困生大致有两类:一是意志坚强,把苦难当作生活的磨练;二是态度消极,妒忌、敏感心理严重。后一种人占有相当的比重,其社会公平感严重缺失,认为自己的智力、能力并不差,而别人就可以锦衣玉食,自己却只能解决温饱。当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时,他们就会渐渐失去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3、人际交往领域的贫困。

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特点,独来独往。怯于社交。在校的高校贫困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自尊心强。具有强烈的审视自我的动机。他们常以陌生和挑剔的眼光关注自己、领略人生,内心世界一般不外露。

4、情绪调控的贫困。

美国学者马斯洛说过,能适当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是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与其他学生群体相比,情绪不稳定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的一大特点。这种不稳定情绪超过常态时,极易产生焦虑自卑现象。当贫困生出现这种脆弱、敏感心理,并且情绪波动时,他们如不能找到宣泄情绪的适当方式和途径,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马国杰)

二、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成因分析

(一)成长环境的变化

步入大学意味着成长环境的变化,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环境。由于自身核心环境的原因,贫困生在这种调整中表现得更弱势。而且社会支持的短缺更不利于他们自身调整。对其心理产生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来自家庭的压力

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家庭本身就存在较多的基本生活困难,上大学使不少家庭债台高筑。父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几乎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期待他们能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而且家中不时传来的各种问题和突然变故。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极大的挑战。

(三)就业压力增大和自我调适能力弱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贫困生可能因为社会关系网小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他们深刻体验到贫困地区与大城市的差别,期望能留在城市工作。这就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也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一部分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不足,易感情用事,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心理具有灰暗的一面。

(四)贫困生自身心理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贫困生不愿意被称为“贫困生”,不少学生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和个人的资助。他们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想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情况,拒绝他们的帮助,最终导致“心理贫困”。

(五)社会和他人歧视性的态度

多数人对贫困生给予理解、关心和帮助,然而有些人对贫困生的行为抱以轻蔑、歧视的态度。一位贫困生这样描述他的遭遇,“因为贫困,被丢了物品的同学无端的猜疑;因为生活方式的差异,被其他同学视为‘另类;因为勤工助学,被其他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种歧视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成为其心灵上难以抹去的阴影。

三、解决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的对策

(一)经济解困是前提

经济贫困是造成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最直接因素,要解决其精神贫困问题,首先要在经济上解困。就目前我国高校“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而言,尽管它在资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奖学金本质上是为了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对贫困生的覆盖面较低,难以很好地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由于还贷率低,银行综合收益不高、压力大。加之工作机制和贷后管理的问题,而困难重重,难以顺利开展,勤工助学‘僧多粥少,稳定性差,报酬低,且大多数停留在校内‘劳务型层次上。难以发挥解困功效;‘减、免、补措施,由于资金来自学校,受学校经济能力的限制,获得补助的贫困生比例很小,特别是一般院校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院校,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张晓霞)

这是目前来说比较符合我国实际的较完善的资助体系,我们要做的是解决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其功效。尽快完善高校助学贷款的运行机制,利用市场和经济手段去推动银行参与学生贷款,通过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提高还贷率,保证它在助贫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建立合作教育体系,实行有偿资助,充分发挥其资助经济困难和培养学生自立能力的功效。实现助学基金的良性循环。

(二)思想教育是根本

1、正确认识贫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通过思想教育来转变他们的错误认知,使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困难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贫穷与成就大事的关系,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自己甘于贫穷,不去努力改变贫穷;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志,让贫困折断了奋飞的翅膀。

2、加强自强自立精神教育,树立先进典型。要积极鼓励贫困生励志进取,引导贫困生增强自立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帮助他们树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竞争,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自强自立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贫困生中有很多自强自立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学校可以举办优秀贫困生事迹报告会,请他们谈谈自己的奋斗历程,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放下思想包袱,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人生,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实现人生的飞跃。

(三)心理疏导是重点

1、正确认识贫困生心理。我们经常先入为主地认为贫困生就一定心理不健康,这样就很难对他们的心理状况作出客观评价。贫困生多半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优良的品质。我们在进行心理疏导时。更应该看到他们优良的品质,给予他们正面的鼓舞,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贫困生将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学校可以根据贫困生心理特点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工作。

(四)校园文化不可缺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宽松、和谐、乐观、向上的群体氛围,有利于贫困生形成积极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平等关爱之风,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倡导以开阔的心胸包容和帮助弱势群体,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爱心的校园文化环境。

总之,贫困生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而又棘手的社会问题。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和资助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固然重要,但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亦需高度重视,只有如此,才能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才能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猜你喜欢
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让贫困生有尊严地受助体现人本理念
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大学生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
穿耐克鞋就被取消助学金:贫困生该是什么样子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以餐费金额评定贫困生不科学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