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学生留日原因新探

2009-05-18 02:41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杨 柳

摘要:甲午战争的结局震惊了中国朝野上下,中国内部的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卧薪尝胆,师法日本,才是救亡中国的唯一途径。因此,甲午战败的第二年,中国向日本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此后每年人数成倍增长,至清末民初形成一股留日热潮。这一时期留日运动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中国对日观念的改变,日本政府为留日学生提供便利;青年学子为救亡图存留学日本和科举制的废除。中,中国对日观念的变化是根本原因。

关键词;清未,中国学生;留日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183-03

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中日关系的转折点,老大的清帝国败于东夷小国日本,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巨额赔款和领土主权的丧失强烈刺激着中华民族的觉醒。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成为所有爱国志士的共同呼声。如何才能救中国?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从日本的崛起找到了救亡中国的道路,康有为提出不妨以日本为师资。甲午战败的第二年。清政府首次派遣13名留学生赴日。随后的几年人数逐年增加,至清末民初形成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如此大规模的留日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罕见的,留日热潮的出现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一、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冲击程度比历次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造成的冲击要猛烈得多。甲午战争一方面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亡国大祸,另一方面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甲午战败的残酷现实面前,中国内部开始反思失败的原因。甲午战前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的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而同样向西方学习的日本却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打败了昔日的老师中国。中日两国的不同结局使中国上层知识分子意识到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的变革无法救中国。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效法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的改革才是富强之道,效法日本改革就要亲自去日本学习。

1898年康有为在呈给光绪帝的《日本变政考》中总结了日本维新变法的成功经验,其中一条是多派游学以通新学,对中国而言这个游学的对象国是日本。湖广总督张之洞虽然不赞成康、梁的变法思想,但是也大力提倡留学日本,1898年他在《劝学篇》中说:“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因为一、路近费省,可多遣;二、去华近。易考察;三、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四、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所以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上谕,令“各省督抚就学堂中挑选聪颖学生有志上进者”派赴日本留学。1903年清政府颁布《鼓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共十条。1904年制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共八条,1905年举行第一次留学毕业生考试,通过考试者给予相应的官职。对学成归国者视其所学等差,分别给予官阶,如由日本普通中学堂毕业,取得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日本高等学堂毕业取得优等文凭者授予举人出身;日本大学堂毕业取得文凭者给予翰林出身。这无疑促使想通过读书走入仕途的知识分子争相前往。由于清政府国库亏空无力承担更多的官费留学生,所以鼓励自费留学生,1903年,清政府下令自费留学生只要家长报名,通过省学务处考试,就可以领取咨文出国,办事人员不得刁难勒索。后来又补充规定能考入外国大学者也可以转为官费培养。自费生如果经费不继或因病住院,国家可酌情补助。清政府的鼓励留学政策促使官宦人家子弟纷纷去日留学,人数占到了留日生总数的将近一半。对参加留学生考试合格者同样授予进士、举人头衔。此外,清政府还有计划地选派女子赴日留学,如1905年湖南选派女学生20名赴日学习速成师范,1907年奉天女子师范学堂派遣15名女学生到日本实践女校读师范科。清末民初大批人涌向日本,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有幼童、有老翁、缠足妇女,更有夫妇、父子、兄妹、夫妻一同前往日本留学,一时间留日运动成了当时社会的风潮。从1896年清政府多次派遣学生十三人抵达日本后,人数逐年递增,1898年增至几百人,到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人数接近两万人,成为近代世界留学史上的盛事。清政府鼓励留日的政策对留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清政府奖励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改革的所需人才,挽救大清王朝灭亡的命运。留日学生主要学习的专业是法政科、师范科和军事科,他们当中很多人后来进入政界、教育界和军事领域,成为影响近代中国政界、教育界和军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甲午战败与中国对日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统治阶级与知识分子的中上层人士开始关注中国以外的世界。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也是第一部全面论述世界史地的书是魏源的《海国图志》,这部书对日本的影响很大。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五大洲几十个国家的历史地理,但对日本的描述上却显得很无知。魏源认为日本是由长崎、萨摩、对马三个岛屿组成的国家,除此之外对日本的其他情况均不大清楚,可见对日本的孤陋寡闻。这一时期除系统介绍世界大势的书籍外,还有一些专门史著作,如《英吉利记略》是介绍英国史地的,《合省图说》是介绍美国史地的。但是专门介绍日本史地的著作并未在中国出现。日本在中国人的认识中常常是不被重视的。东夷小国的称呼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日本观,是蔑视、看不起,因此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对日本普遍表现出极大的漠视,甚至象尊王攘夷和倒幕维新运动这样重大的事件都没有引起中国朝野的注意,许多中国人根本不知道日本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事件。就在1854年日本刚刚开国之时,跟随美国舰队前往日本的中国人罗森(担任佩里的汉文翻译)亲自目睹美国黑船来日的经过,回国后写成《日本游记》,这部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专门描写日本的游记,书中只有日本开国经过和风俗民情的介绍。对日本后来发,au的变化并未有记载。这反映了甲午战前几十年里中国没有了解日本的意图,而是以天朝上国的姿态来俯视东夷岛国的。

那么中国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态度又如何呢?晚清重臣李鸿章在与日本明治政府首任驻华公使森有礼的一段有名的对话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对日本明治改革的普遍看法。李鸿章对日本模仿西方进行改革很为不解,以穿西服为例问森有礼为何不感到耻辱,李鸿章认为这是对祖先的不敬,声称中国绝不会进行如此变革。1877年中日建交后,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抵日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使东述略》,这部日记纠正了魏源和徐继畲对日本地理位置做出的错误判断,对日本地理位置作了准确的描述。他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加以肯定,但是对其能否成功仍抱怀疑态度。甲午战前无论是亲自去日本考察的官员、学者还是开明的知识分子阶层,对日本的认识

和了解仍是停留在日本是中华文明圈的一部分,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俯视这个蕞尔岛国的。他们对明治维新的总体看法是不赞成的,认为其大逆不道、篡权夺位,甚至有人荒谬地认为中国应阻止日本明治维新。即使有对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精神的肯定,对其是否能成功也持怀疑态度。

1895年甲午战败的结局震惊了中国朝野上下,原来的东夷小国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中国不得不承认日本不仅军事上强于中国,制度也比中国先进,中国传统的华夷秩序观开始瓦解。中国对日观念发生巨大的改变,曾为日本文化母国的中国不得不向日本请教富国强兵之道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提出向日本学习,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本在中国进行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几乎照搬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全部内容,随后清末新政在效法日本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彻底。中国对日观念的转变推动了研究日本的热潮,最有名的要数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它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以时间顺序,详细记载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发生的大事。光绪帝拿到此书后如获至宝,目置左右。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实现了脱亚入欧,与列强平起平坐的战略目标,这对中国的刺激很大。于是朝野上下一致认为日本学习西方取得巨大成功,中国采借日本的成功模式可以象日本一样后来居上。甲午战败后第二年1896年,中国开始派遣留学生赴日学习,日俄战争后第二年1906年中国赴日留学的人数达到历史的最高点,这并不是历史的巧合,中国人对日观念发生变化是造成留日热潮的根本原因。一日本人评论说,“甲午结果,不必细论,即今次日俄战争,结果非清人始料所及,俟捷报频传,清人纷纷负笈来学”。中国对日观念的转变反映了日本国力增强,中国国运的衰败。

三、日本政府为留日学生提供便利

甲午战争后,日本将辽东半岛划为其殖民地,但由于法、德、俄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迫于实力有限不得不罢手。但是随着俄国在朝鲜扩张势力,在中国强租大连、旅顺,使日本感到了严重威胁,日俄矛盾愈来愈尖锐,日本力图拉拢中国遏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中俄密约签订后,日本更是害怕中俄接近不利于日本在华利益,为此。日本政府极力游说中国派遣留学生去日学习,借此培养中国的亲日势力,以便在中国的扩张中占据有利地位。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在给外务大臣西德二郎的信中说道:“如果将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国新人才散布于古老帝国,是为日后树立日本势力于东亚大陆的最佳策略。”此外他还分析了来日本留学与日本在华扩张的密切关系,“其习武备者,日后不仅将仿效日本兵制,军用器材等亦必仰赖日本。清军之军事,将成为日本化。又因培养理科学生之结果,因其职务上之关系,定将与日本发生密切关系,此系扩张日本工商业与中国的阶梯。至于专攻法政等学生,定以日本为楷模,为中国将来改革的准则。果真如此,不仅中国官民仰赖日本之情,将较往昔增加二十倍,且可无限量地扩张势力于大陆”。除了日本政府要员亲自来华游说中国政府派遣学生留日外,日本教育界也是不遗余力奔走劝说。“1902年日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治五郎来华视察教育,与张之洞交换了关于中国派遣留日学生问题的看法。回国后立即增设了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弘文书院”。文部省专门学务局长兼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上田万年在《关于中国留学生》一文中建议“吾国国民须觉悟到吾人期望殷切之重大改革须于此批留日学生处著手进行,希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纵使留学生与清国政府并不自知,而吾国之为政者与教育工作者,亦须奖励此等留学生,以养成改革教育之精神为最大义务。”日本教育界为接纳中国留学生专门开办了一批学校,如日华学堂(建于1898年)、高等大同(建于1899年)、东亚商业(建于1901年)、弘文学院(建于1902年),同文书院东京分院(也建于1902年)。黄兴、鲁迅和陈独秀曾在弘文学院就读。

日本的真实意图是想通过中国派遣留学生来日本学习各种专业,成为为日本效劳的奴才,为日本在华侵略扩张提供便利。但事实上。日本的算盘打错了。留日学生在日本经常受到日本人的蔑视和侮辱,由此激发了爱国之心和民族主义的思想,加之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自由民权的思想后,在日本组建各种爱国团体。极力维护祖国的利益,成为排日、反日运动的主力军。

四、青年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留学日本

近代中国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崛起几乎同时发生。在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冲击下,知识分子是最早萌发民族觉醒意识的阶层,强烈的忧国意识促使他们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清政府的鼓励留学政策以及日本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促使相当一部分的有志青年投身到留学日本的大潮中。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示范效应是吸引他们留学日本救亡图存的主要原因。如陈独秀痛感在八国联军侵华后,国势衰微、国亡家破,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于1903年留学日本。被孙中山称赞为中国女性模范的秋瑾,愤于庚子之变,变卖所有首饰,毅然离开家庭自费留学日本。在日本参加同盟会,策划推翻满清起义,后为革命牺牲。吴玉章赴日时写了一首诗反映其留学救国的迫切心情:“东亚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为求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弃别子情”。《日本游学指南》指出“如欲采他国之长,以补我国之短,非亲历其境,不能得其益也”。说明向日本学习是使中国强盛的最佳途径,这道出了留学日本与救亡的紧密关系。“吾人不远万里,乘长风,破巨浪,离家去国,易苦以甘,津津然来留学于日本者,果何为也哉?莫不曰:“朝政之不振,学问之不修也,社会之腐败也,土地之日狭也,强邻之日薄也。吾宁牺牲目前之逸乐,兢兢业业,以求将来永永无暨之幸福,此之吾之所大愿也。”反映了当时选择留日者欲改变国弱民贫、变革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向日本学习富强之道的心态。

还有一部分留日生是追随孙中山、黄兴等革命人士来到日本,他们目睹清廷腐败,国家沦丧在满清王朝手中,欲以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政治制度。这些追随革命者而赴日留学的人一是为探求救国真理,二是因为日本政治环境相对中国较为宽松。这些人来到日本后多半成为留学生。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中留日生占到90%以上,留日生也是同盟会主要的领导者。与孙中山一道策划革命推翻清王朝。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72名烈士,8名是留日学生。1911年辛亥革命的主力主要由留日学生组成,辛亥革命的成功留日学生功不可没。

五、科举制的废除

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力陈科举制之弊病,请求废除科举,“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学校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拟请俟万寿恩科举行后,将各项考试取中之额。预计均分,按年递减,学政岁科试,分两科减尽,乡会试分三科减尽。即以科场递减之额,酌量移作学堂取中之额,俾天下士子。舍学堂一途,别无进身之阶。”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俄国加速了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的进程。1906年清廷诏准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科举制废除后,做八股、靠科举之路进入仕途的道路被封死,知识分子不得不谋求新的出路。出国留学成为众多知识分子的重要出路,加之清政府的奖励游学政策更使追求功名利禄的学子以此为唯一出路。正如《游学译编》所说:“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巳为焦梦矣。而出洋学成,呈与出身,已见明喻。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此外,科举制不废除,新式教育难以推广,入了新式学堂的学生还要参加科举考试。大多数学生经常缺课回本省参加考试,新式教育形同虚设。但是废除之后直接的问题是新式学堂缺乏教师,过去书院、私塾中的老师除能担任国文课外,其余课程均无法胜任。聘请日本教习也无法解决大量的师资需求,于是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学习师范科来缓解国内师资不足。所以留日学生中学习师范科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这也正是科举制废除后清政府推行新政、适应办新式学堂的需要、鼓励留日学生学习师范的原因所在。1905年,浙江选派100人赴日本学习师范,此外,福建、直隶、山西、奉天、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等省也大量派遣学生赴日选学师范。这也为留日读书做官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回国担任新式学堂的教师。留日师范生不仅补充了国内师资不足,而且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初级教育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