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关松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2009-05-19 07:1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推拿肩周炎疼痛

李 兵

【摘要】 通过推拿配合关松术治疗肩周炎和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表明关松术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好于单纯推拿治疗。

【关键词】 肩周炎;疼痛;粘连;推拿;关松术

【中图分类号】 R684.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068-01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2005/2008年本科收治肩周炎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0--74岁。所有患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要求,确诊为肩周炎。其中16例为观察组,14例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急性期推拿手法 (1)患者侧卧,患侧在上,用滚法施术于患肩前部、后部及上臂的前侧、后侧外侧。(2)施揉法于患者背部两侧膀胱经、肩胛部、肩部及上臂部。(3)点按天宗、肩井、肩髃、肩贞、肩髎穴。(4)施理筋手法于患肩部、上臂部以结节间沟处为重点。(5)施搓法从肩部到前臂部。

1.2.2 粘连期推拿手法 (1)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施捏拿法于肩胛部、肩部、上臂部。(2)点按天宗、肩井、肩髃、肩贞、肩髎穴。(3)施拨筋手法于患肩部、上臂部以结节间沟处为重点。(4)依次施拨伸法、摇法、扳法于患肩部,活动幅度、力量均要由小到大。(5)用指尖扣击患侧肩部、上臂部。

1.2.3 肩关节关松术手法 (1)测量肩关节旋前和旋后的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2)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患肩侧靠近床沿(以患肩外展90°时肘关节外沿距床沿5~10cm为治疗位置),让患者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处于中立位,掌心向脚方向,让患者放松肌肉。医师面向患者于床沿,一手固定患者上臂,另一手握住患者前臂处于中立位,将患者前臂向医师大腿拍击,使肩关节产生旋前的被动运动,幅度以治疗前测量患者肩关节旋前ROM终未为起始度,有节律、有一定力度进行,不应产生明显疼痛,并逐渐增加ROM,每组20~40次,每次2~3组,间隔3~5min。然后治疗医师变换位置,背向患者,用上法进行肩关节的旋后被动运动治疗。

观察组急性期采用急性期推拿手法配合关松术第1、2级技术治疗;粘连期采用粘连期推拿手法配合关松术3、4级技术治疗。对照组急性期采用急性期推拿手法,粘连期采用粘连期推拿手法。均为1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

2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肩关节主动及被动前屈达160°以上,内旋后弯手可摸到对侧肩胛骨下角,疼痛消失。好转:主动及被动平均增幅超过15°,疼痛好转。未愈:主动及被动活动平均增幅不满15°,疼痛为见明显减轻。观察组16例,治愈8例,好转6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14例,治愈4例,好转6例,未愈4例。有效率71.4%。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P<0.05=,表明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本病的治疗应分清急性期和粘连期。急性期多因机体内分泌紊乱、肩部慢性劳损等因素,继发肩部肌腱、肌肉、关节囊、滑液囊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积液渗出为病理特征的无菌性炎症。粘连期是在急性期的病理基础上形成疤痕,造成肩部周围组织挛缩,关节滑膜、软骨粘连,进而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急性期推拿手法以摆动类为主,轻刺激放松痉挛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在此基础上采用肩关节关松术第1、2级技术,有效地缓解疼痛,从而阻断“疼痛-肌肉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促进炎性细胞吸收,改善肩关节功能。粘连期推拿以捏拿、拨筋手法为主,再采用肩关节关松术第3、4级技术治疗,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中医传统推拿手法与现代医学的关节松动术相结合治疗肩周炎,二者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较单独用其中一种方法治疗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推拿肩周炎疼痛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