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探析

2009-05-20 02:07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失败太平天国探析

黄 昭

摘要: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可归结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从主观方面而言,统治阶层的腐败,政治上提不出科学合理的纲领,宗教问题以及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导致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关键词:太平天国 主观原因 失败 探析

伟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烽火燃及18省,先后攻克城池600余座,创建了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和政权,沉重地打击了晚清王朝的统治。其规模之宏伟、纲领之完备、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无法比拟的。但它为什么没有推翻清王朝,取得刘邦、朱元璋式的胜利?它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封建体制滋生的腐败

洪秀全所创建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和中国某些传统宗教不同的是,它不光满足于死后升入天堂的慰藉,而且要在人间建立“小天堂”。天国的领袖们亦以此相号召,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围前,诏曰:“同心放胆同杀妖,金宝包袱在所缓。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各作忠臣劳马汗。”东王杨秀清亦言:待到小天堂,“出则服御显扬,侍从罗列,乃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后拥,威风排场,可谓盖世。”许多参加金田起义的上帝会会众就是抱着当“将军”、作“夫人”的目的而来的。所以建都天京后,“无功不受禄,有功受到足,落力理天事,后来享大福”的思想首先在太平天国高级领导层中泛滥开来。

在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十九世纪中叶,以推翻专制腐朽的晚清王朝为己任的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创造出“新社会的物质条件,所以任何强大的思想或意志力量都不能使他们摆脱这个命运”,即洪秀全所建立的太平天国政权,不可能摆脱传统封建皇权体制的窠臼。早在永安时,太平天国的封王建制便已呈封建政权的雏形;建都天京后,其内部的等级愈加森严,尊卑愈加分明。从官制上看,自天王洪秀全到基层两司马,其间分为16个等级,无论朝仪、称谓、冠服、旗帜、仪仗、文体,无不“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进入南京城后,洪秀全把一国之事交给杨秀清,自己则深居宫中。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夫妻不能相聚,他却拥有88个妻子,纵情享乐。杨秀清的东王府面积周围六七里,“穷极工巧,以耀同俦”。在洪、杨等人影响和“小天堂”享乐思想的驱动下,太平军诸王及其将领们也都大兴土木,上自武汉,下至苏杭,王府宫殿,相望道次。太平天国的英雄们虽然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其本身固有的农民阶级局限性也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暴露无遗。在其内部,尤其是高层领导集团中,争权夺利、竞相腐化之风迅速蔓延,无情地侵蚀着太平天国的躯体。

二、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前者是不能实现的空想,后者则根本没有实施。《资政新篇》虽然被颁布,但从洪秀全到太平天国将士、百姓,很少再有人问津,刚推出就被打入冷宫,说明这个先进的方案超越了“停滞社会”的认同,难以实行。

而作为太平天国施政纲领的《天朝田亩制度》,明显地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落后和空想的一面。一方面,《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农民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是太平天国建设新世界的蓝图,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代农民在革命斗争中提出的“均贫富”、 “等贵贱”、“均田免粮”的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摆脱剥削和压迫,要求消灭贫富差别,要求平等自由的愿望。太平天国把这种愿望用文件的形式完整地体现出来,是太平天国的一个成就,它所设计的理想社会,即“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种尝试,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它把生产和生活框定在“通天下皆一式”的供给制模式,并且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完全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它具有落后性。小农经济只能造成贫富分化、阶级对立,要在个体劳动、小农生产的基础上,用绝对平均主义的办法,废除私有财产,只能是一种空想,在实践中也是完全行不同通的,因此它具有空想性。

三、太平天国的宗教问题

天王洪秀全一方面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人间天国理想来动员民众,另一方面用“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等避邪享乐的宗教理论来蛊惑民心。但洪秀全陷于宗教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这种政教合一的组织系统与遍及各阶层的宗教教育,将拜上帝教教条与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使整个太平军的思想完全被宗教迷信所禁锢,每一名太平军士兵均是上帝教的忠实信徒。即便是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仍反复强调君权神授,并不断自我神化。

太平天国以耶稣立教,贬孔子,斥菩萨,把中国人的一切旧信仰统统划入“邪魔妖鬼”把自己孤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由于太平天国没有高举“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旗帜,反而强制推行一些与中土迥异的风俗、信仰,不仅士大夫们不敢从其行,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视之为数典忘祖的旁门左道。再加上基督教的传入有其特殊性,这个时候的基督教已经不像明朝那样是和平传入,而是靠着洋枪洋炮的威慑,使国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拒绝心理。洪秀全颁布了“十款天条”,把宗教当成文化专制的工具;凡不拜皇上帝者,拜一切邪神者,妄提皇上帝之名者都是犯天条。犯天条就是死罪,信拜上帝教与否竟成了法律上犯死罪与否的标准。当敌人大军逼境、天京朝不保夕的时刻,洪秀全相信天父会保佑他,“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这种宗教愚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四、军事失误,错失良机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要原因

太平天国建立后,太平军迅速席卷大江南北,很快便攻克南京,并建立首都。但就是在这种大好局面下,太平军在军事上却先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更重要的是,它将自己整体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分成了若干个小规模的相对弱小的军事实力,这就给了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纵观整个太平天国战史,很难看到一种谋定后动、贯穿全局的战略计划,却常出现坐困突围、随机性较大的战略失误。如金田起义之后,洪秀全不及时带兵北上,而是先于大黄江口驻扎57天,给了清廷足够的时间去剿灭太平军。其后又在永安“燕尔山城”中急急封王建政,盘植半载有余,更给了清廷从容调兵遣将的机会,若不是最后的破釜沉舟和太平军英勇杀敌,差点使太平天国夭折在了永安。军事上的一连串胜利后,又使太平天国领袖们忘乎所以,夜郎自大,自以为“百万铜关,尽行打破,实赖天父天兄之权能”,而非人力之所为。故建都天京后,洪、杨等人置清军在天京和扬州城外建立的江南、江北大营于不顾,分兵北伐和西征。结果无论是留守天京,还是北伐、西征,其兵力均不占优势,实际上给了清军各个击破的机会。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军事指挥上没有足够的谋略,军事思想上又低估敌人的实力,军事储备上又没有足够的准备的太平军最后被剿灭的命运是早已注定的。

参考文献:

[1] 贾熟村. 试论太平天国失败的文化原因[J. 学术论坛, 1994, (05).

[2] 相启荣. 洪秀全的两大失误——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探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00,(06).

[3] 文欢. 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J]. 科学大观园,2008,(12) 。

[4] 赵文婷.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猜你喜欢
失败太平天国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新沂市博物馆馆藏两件清代晚期文物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一份写满“失败”的治愈系简历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蛋解创业:熬一碗“失败”的鸡汤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的政治影射内涵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太平天国也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