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形势面对挑战扩大就业重在开源

2009-05-21 05:31张茉楠
中国经贸 2009年5期
关键词:劳动力危机经济

张茉楠

时下,就业危机正成为继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危机。对于中国而言,所遭遇的是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冲击。就业危机的破解不仅决定着中国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国家盈利模式的转型能否成功,也决定着中国强国崛起的新的竞争优势。

就业危机:全球新一轮危机凸现

因金融与经济寒潮袭来,2008年全球失业总数剧增2000万,全球失业总人口将从1.9亿增加到2.1亿,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最新数据,2009年年底,全世界可能会失去5100万个工作机会。全球失业率将升至为6.1%。这次失业潮不仅是华尔街危机,而且是全球性危机。在美国,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2009年第一季度净就业前景为10%,去年第四季度时为9%,低于2008年第一季度时的17%,欧洲就业市场恶化的速度比美国更快。英国2009年第一季度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净就业前景降至一2%为15年最低点,法国2009年第一季度的净就业前景降至-2%,这是20多年来该数据首次出现负值。亚太地区的降幅最为显著。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净就业前景均降至纪录低点。东盟十国在一份联合报告中称,2009年,东盟成员国的失业率会从2008年的5.7%上升到6.2%,这表明全球就业危机正在来临。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出现明显下降,为最近三年所少见。10月份制造业统计的20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中,仅仅有医药制造业高于50%:处于50%临界点的有饮料制造业等3个行业,其他的16个行业均低于50%。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纺织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只有47.6%,比2007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为48.4%,比2007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

人保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也表明,尽管2008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为1113万人,全国城镇失业率为4.2%,但是由于中国失业统计制度的设计,大量的农民工未被难入统计口径。2009年存在2500万农民工就业压力,以及2008年的61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中国原本脆弱的就业平衡局面将被打破,是30年来最严峻的局势。

毫无疑问,中国应该把解决就业问题当作一个长期性的战略问题来加以考虑,而不能仅仅当作经济发展的一个从属问题。中国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以及1.83%的国际资源等,要为占世界人口26%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中国就业正遭遇双重冲击

事实上,眼下中国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经济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的双重挑战。也就是说,周期性衰退要求中国经济“保增长”,而结构性困境需要中国经济“促转型”。当前的就业危机表明,中国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一切领域,都会发生重大调整,特别是在劳动分工,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相关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教育培训政策,就业保障政策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深刻变革。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是反就业危机的根本所在。

产业结构与就业危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两个重要方面。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三个产业结构偏差大干其他国家,并且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偏差越大。

中国的结构偏差大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劳动就业的困难所在。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上的配置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劳动力配置的动态调整看,中国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慢的现象。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也相对不足。比如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仅在40%左右,不到60%的世界平均水平,不如印度的50%占比,更与发达国家美国80%的占比差距甚远。

此外,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中国的统计分析表明,这些新兴产业正是中国就业弹性大的产业。但是,中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育不足。因此,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矛盾是影响中国劳动就业的重要原因。

劳动力结构与就业危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已出现结构性失业的趋势。应该说,即使没有这次危机,在转型过程中,由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也将是未来中国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中国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的总量矛盾正让位于产业升级,低端劳动力过剩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如果把劳动力市场分为高级专业劳动力市场、熟练技术劳动力市场和初级劳动力市场三类,那么,前两类劳动力市场在中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第三类即普通劳动力则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压力促使产业升级转型,逐步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这必然会导致传统经济模式的就业空间萎缩,并贯彻于经济转型的长期过程。事实上,在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大批实力相对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或者上百家企业成批地被转移出东莞、深圳等地,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农民工失去了就业机会,成为首先被挤出产业升级进程的对象。如果这样庞大的就业大军不能很好的被吸纳,将会延缓产业升级转移的步伐。

教育结构与就业危机中国的教育结构存在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忽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偏重高学历教育。人才生产市场(教育市场)存在着严重的计划经济传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大学生相对应的技术型人才、高端人才却因产业“档次”不高而需求不足,技术开发、创新产业、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并没有以大学扩招的速度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高技能和复合型技能人才也不能得到满足,而低学历,低技能的劳动力大量过剩,产业发展和人才供应之间出现了供求错位。

就业危机倒逼中国国经济发展方式变革

未来,应该将“双保”——保增长,保就业作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主线条,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更多的就业,真正实现从“藏富于民”到“创富于民”的转变。

因此,在总体布局上,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力,避免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八一低可行能力一低收入的恶性循环。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

在要素投入上,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目标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

在具体安排上,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予以考虑。

随着中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重心将实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的转换,整个社会对从事单纯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者的需求量相对减少。因此,从长期看,中国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改革现行教育模式,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包括进行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和素质提高工作,以适合未来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同时,也要应冷静思考制约就业优先经济增长的制度约束条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为就业增长释放动力。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就业危机就成为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契机。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改革的起步阶段有两件事做得很成功,第一是最初几年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村,这一改革打破了农业长期停滞的局面,对整个经济改革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第二是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并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适当成长,很快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城镇集体(合作)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所以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根源于一场就业危机。

以史为镜,此次就业困局也将是化“危”为“机”的好时机。扩大就业重在开源,以创业促进就业,全方位启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打造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才是破解就业瓶颈的根本解决之道。为此,要加快建设多层次创业政策体系,从产业政策、所有制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构建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同时,将创业纳入正轨教育体系中,提高创业能力,促进社会整体就业观的转变。借鉴美国、欧盟创业教育的经验,大力发展创业教育体系:注重创业实践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对预备劳动力群体实施创业教育及对社会各年龄阶段的失业群体创业活动的培训性引导和资金上的支持,适应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猜你喜欢
劳动力危机经济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经济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