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实施项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2009-05-22 09:22胡国寅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服装职业专业

胡国寅

[摘要]如何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实现零距离上岗,且能够在工作岗位上“站得稳”、“展得开”,笔者认为,就中职服装专业而言,实践教学实施项目课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关键词]服装专业项目课程实践教学实践与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都提出,职业教育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当地区域产业结构。目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服装行业极为发达,共有服装企业700多家,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近150家,亿万以上的企业30家。大多数企业为迎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技术的更新,积极主动地与国际市场零距离对接。因此,服装产业对人力资源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明显升级,要求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站得住”、“展得开”。然而,目前中职服装专业课程与企业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结构错位

当前,中职服装专业主要采用“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即普通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并体现了前者分别是后者学习基础的观念,且各成体系。这种课程模式导致学生学完所有课程也难以在工作情景中应用,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脱节

课程内容呈现出了繁、难、深的特征,且文化课、理论课比例偏高。课程开发缺少行业专家参与,不考虑企业的需求,漠视学生的实际基础,从而使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严重脱节。为此,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资质,培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已成为职教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

二、概念界定

(一)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其主要特征是:(1)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2)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3)围绕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组织教学。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每个项目所要学习的工作任务可以交叉与重复,即学习项目设计是跨工作任务的,不必拘泥于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

(二)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不同的训练项目;再紧紧围绕这些项目,在强烈的任务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并在完成既定项目的同时,促成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专业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内容

(一)构建项目课程的方法

服装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步骤应包括八个部分,分别为专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校本教材、学材的编写、教案的制定、干部、教师的培训、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新课程的改进与完善。以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该校服装专业按以上课程开发步骤进行探索,基本完成了全部的课程开发工作(详见图1)。

(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要求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包括专门化方向)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要对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分析的基本步骤为:第一步将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含所有专门化方向)按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第二步按工作的性质与要求,将每一工作项目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单项任务。第三步分析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职业能力。要求用简洁的操作性语言表述,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邀请了萧山区服装生产企业专家、学校课程专家、课程理论专家,组织了服装技工市场岗位调查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研讨会议,圆满完成了服装制作、服装样板、服装裁剪和服装外贸方向的工作任务分析,并形成成果示意表(见表1)。

(三)项目的构建

项目课程内容是将表1中表述的职业能力落实在相应的项目中,明确专业(实训)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相关学科、建议学时数等内容。表2是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举例。

(四)项目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桥梁。

下面举例来说明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

例1:服装专业项目化教学实例——编制男衬衫袖头制作工艺单。

首先,确定项目。教师出示成品男衬衫袖头成品一对。要求写出制作男衬衫袖头的工艺流程及方法。

其次,制订计划。全班42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分发一对男衬衫袖头成品。小组内同学进行工作分配。并确定工作步骤。(1)描述产品外形;(2)测量各种部位规格;(3)分析部件组合;(4)排出工艺流程;(5)分析每一步骤的制作工艺。

再次,实施计划。

一是根据成品实样,小组交流共同确定产品外形的描述。

男衬衫宝剑头袖衩及圆头袖头,袖口两个褶裥,袖头缉0.6厘米止口,袖底缝采用扣压缝,正面缉0.1+0.6厘米双线。

二是测量各部位的规格(见表3)。

三是分析部件组合。

男衬衫袖头由袖片、袖头、门襟袖衩、里襟袖衩四个部件组合。

四是制作工艺流程。

通过组内分析、论证,推出制作工艺流程为:

做袖衩→装袖衩→缝合袖缝→做袖头→装袖头。

五是写出每一步骤的制作工艺。

做袖衩:按袖衩样板扣烫。门襟袖衩长15+1厘米,宽2.3厘米。里襟袖衩长11+2厘米,宽1.1厘米。

装袖衩:先装里襟袖衩,正面压线0.1cm,后装门襟袖衩,要求开衩上端封口牢固,后面不毛出,封口规格准确。正面压缉0.1cm止口。

缝合袖缝:袖缝用扣压缝,正面缉0.6+1厘米双线。

做袖头:袖头面烫粘衬后用划线样板划出夹线位置,然后夹线0.6cm,圆头处修至0.3cm后,翻出烫平,正面压0.6cm止口。

装袖头:采用夹缉法装袖头,缉

0.1cm止口。袖口折裥,倒向门襟袖衩,裥间距1厘米,注意袖头两端不可冲头。

最后。检查评估。各组派发言代表将本组设计计划、说明及工艺单内容向全班同学说明。然后由教师与各组代表对各组的工艺单进行评比。

以企业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思维,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使他们从关注“知道什么”转向“要做什么”,从而达到更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

例2:模拟服装企业生产“流水线”操作的项目教学。

模拟服装企业生产“流水线”操作的项目教学法具体是这样实施的:专业教师直接采用服装企业的生产技术性文件,参照企业的生产样衣进行课堂教学和模拟生产实践。以男西裤制作为例,在西裤的制作之前,每一名学生根据教师或产品的规格,参照服装公司的生产质量要求,先写出工艺制作的技术文件,包括面辅料的配置,各部位工艺制作要求,工艺流程,并根据款式特点、工艺流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较合理地排出一至二条西裤生产流水线进行制作(具体操作流程见图2):制作好的西裤成品一般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质量分析讨论,最后请服装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会诊”,并评定产品等级。

为了让学生适应服装企业的“流水线”操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每年都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内集中摸拟实践环节。通过校内的实习工场摸拟生产线,进一步熟悉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及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各年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安排高三学生当“主角”、高二学生当“配角”、高一学生当“副角”。这种安排符合服装企业进行生产的内在序列和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使实习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先是操作到高层次的进行组织管理,并且还形成了高三学生对高二、高一学生的传、帮、带,可以充分发挥实习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为“流水线”操作项目教学的延续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施项目,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加强了学生流水操作技能和互相协作的能力,让学生树立学好专业技能的信心。在协作劳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以一种“准员工”的使命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同时,学校可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做讲座或技术指导,用其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直接与学生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差距,提高学校产品的质量。

四、结论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经过相关的理论学习、服装企业调查、职业能力分析和服装专业课程分析以教学实践,初步总结出了一般规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教师的专业素质、课程开发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同时,编写了符合服装企业各个岗位能力要求的模块化校本教材,并已初步形成系列。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自学能力大大增强。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也使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欢迎,就业率大为提高。

(责编胡佳)

猜你喜欢
服装职业专业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