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的思考

2009-05-25 04:25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刘 刚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融资困难。提出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扶持;二要加强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三要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四要完善支农金融体系及信贷管理制度;五要打开龙头企业的直接融资通道;六要加快建立适合农村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农业保险体系;七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业进一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融资困难是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笔者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相关看法,以供借鉴。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及融资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金融信贷供给现象明显。龙头企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比例失调,过度依赖金融信贷供给现象明显。尽管允许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组织等金融组织的政策已出台,但目前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加之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社会监督和引导,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因而这种融资方式在龙头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还很小。

第二,金融机构信贷制度设计还不能完全适应龙头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龙头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一是支农金融体系设计还不适应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的支持虽呈政策性、商业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但仍主要集中在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而由于这些资金供应主体本身存在着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客观上限制了其对龙头企业的投入。二是银行业信贷规模、审批权限和抵押担保制度设计还不能适应龙头企业发展的要求。

第三,培植龙头企业的外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不够完善,使金融部门满足龙头企业融资方面存在一定的顾虑。一是对龙头企业的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龙头企业评定标准不一,准入门槛低,导致低劣产品充斥市场,影响有品牌优势的同行业企业发展;缺少规范、统一的行业指引和科学的市场统筹规划,行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项目较多;二是金融生态环境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部分龙头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等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社会中介机构短期行为严重,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在为企业出具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过程中,所下结论书带有随意性。三是担保体系不健全,普遍存在担保基金规模小、担保费用高、放大倍数低、反担保条件高、现金出资比例低等问题;企业办理抵押贷款和银行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存在收费部门多、收费种类多、收费标准高、办理时间长等问题。

第四,农业保险对农业和龙头企业的风险补偿功能不足,使龙头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难以规避。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赔付率高,保险公司有一定顾虑,农业保险一直发展不起来。而且开办涉农业务的保险公司少。

现就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扶持,企业苦练内功,着力提高龙头企业融资的吸引力。政府一方面要在尊重龙头企业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加强对各地农业产业化布局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统一、规范的龙头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根据地域特色,培育和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品牌,防止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财政政策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可积极探索介入贴息资金、担保资金、支农风险基金的协作辅助机制,发挥财政公共支出对龙头企业融资的杠杆作用。同时,企业要在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融资的吸引力。

第二,加强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引导资金向龙头企业和“三农”倾斜。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贷款监测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对龙头企业监测联系点制度,掌握企业资金动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投入;出台支持“三农”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增强服务功能。

第三,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市场对龙头企业融资的外在动力。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培育龙头企业良好的守信氛围。建立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由政府对地方金融生态进行综合评定并实施动态奖惩制度。二是借鉴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模式,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体系。

第四,完善支农金融体系及信贷管理制度,发挥信贷市场对龙头企业融资的主导作用。一是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改进信贷管理,创新信贷方式,进一步拓宽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

第五,打开龙头企业的直接融资通道,通过培育龙头企业逐步进入资本市场来增加企业融资途径。尽管目前大多数龙头企业还达不到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条件,但作为今后融资的方向,有关部门可争取或创造政策条件,为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做出积极的努力。如,可适当放宽资本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有实力、有发展潜能的龙头企业开展直接融资;鼓励发展信托市场,允许经清理整顿后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创造条件使信托业储蓄积聚功能辐射至龙头企业发挥作用等。

第六,加快建立适合农村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龙头企业融资的抗风险能力。应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农业保险体系。成立隶属于政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允许商业性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与政策性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和竞争;组建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机制分散风险,并对农业保险经营者的亏损给予补贴。

第七,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降低部分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给龙头企业的融资的积极性,一是建立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龙头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建立省级再担保机构,为辖区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服务,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并配合人民银行、财政等部门,对辖区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监管。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约定风险承担比例,对风险性较大的项目应该实行强制性的再担保。三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好对龙头企业贷后资金运用的监管工作。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探析电商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与促进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
从龙头企业“消亡”与“重生”看济南市产业规划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