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议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2009-05-25 04:25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中美争议

孔 慧

【摘 要】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愈演愈烈不仅严重影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而且也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我们只有积极采取应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与美国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有效解决中美知识产权纷争,为我国打开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关键词】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议;策略

一、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议现状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贸易发展迅猛,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每年递增30%以上,已从2003年925亿美元增至2006年2035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则日益扩大。不但如此,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技术贸易、汇率制度等方面的摩擦也日渐增加。2003年11月5日美国商务部原部长Evans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题为《美国公平竞争,中国呢?》的文章,认为“目前缺少对等是美中贸易关系发生摩擦的主要根源”。其中,中国对美国缺少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低估、中国法律的不透明等原因使得美国挑起对华争端。由此可见,美国政界已形成了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失业的思维模式,美国一直将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作为美国贸易逆差的借口和理由。2006年美国对中国发起了“特别301条款”审查并进行分省审查;2007年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针对中国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的措施”的诉讼;同时,美国对中国涉及“337调查”的案件也快速增加。

二、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出现争议的原因

中美两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纷争由来已久,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根据美国官方和民间组织发布的声明和文件来看,认为中美知识产权纷争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问题,例如侵权现象严重、执法不力、执法缺乏透明度等。但是导致中美知识产权保护纷争的原因,不能只听美国的一面之辞,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中美知识产权保护纷争之所以接连不断,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1、中国对美贸易的巨大顺差

自中国改革开放与美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也由对美贸易逆差逐渐转变为贸易顺差,并且顺差额不断扩大。由于两国统计口径不一致的原因,美国统计的对华逆差更是比中国海关统计的数字高出一截,数额之巨令人触目惊心。

由于美国纺织品、钢铁、汽车等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逐渐相继丧失,国内纺织业主、钢铁与汽车生产商对政府施加压力,引起了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政府为了迎合这些国内势力,也不断将国内经济问题归结于巨额贸易逆差,对中国频频施压。

2、中美经济关系国际地位的不对等

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不对等也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及知识产权保护纠纷的重要原因。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也是最大的从事对外贸易的国家,许多国家都要依赖着美国的市场,所以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巨大的,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的依存度却很低。在这样不对等的贸易关系的前提下,中国就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疲于应对,甚至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发展而不得不在有关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作出让步。而美国正是依托自身经济优势和先进技术水平,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正当”名义下,限制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以此达到维护其知识产权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目的。

3、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对外贸易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目前的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完成,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的废止、修改、协调及立法仍在进行中;对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和程序的不熟悉和经验不足,不能够有效地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我国正当权益;在执行上,仍然存在整体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现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我国许多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侵权盗版现象严重。

三、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议对两国的影响

知识产权关系之所以在中美关系中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因为中美知识产权关系被政治化,也就是说,知识产权问题在中美关系中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不仅是一个经贸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也可以说,中美知识产权关系在中美政治关系的影响下,越来越成为实现中美两国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同时还逐步具备协调和控制两国利益关系、影响两国关系走向的政治功能。中美关系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中美之间冲突的加剧,另一方面表现在合作可能性的增长。中美知识产权关系发展的作用在于:它对中美关系从合作的可能性发展到合作的必然性提供了一条确定性的路径;知识产权关系政治化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化进程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兑现第一个知识产权协议的内容。中国于1992年修改的《专利法》中扩大了专利保护的范围,延长了专利保护期限,强化了专利权的保护,完善了专利权审批程序。关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修订和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协议,是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人的情况下进行的,从总体上来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而中美知识产权关系政治化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制化的进程提前和加快了。

四、我国面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议的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位置,由于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重要经济关系,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愈演愈烈不仅严重影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而且也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我们只有积极采取应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与美国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有效解决中美知识产权纷争,为我国打开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政府层面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立法是解决两国知识产权纷争的基础。当前首要的问题是找出制定知识产权法典亟需研究清楚的问题——保护知识产权为重还是禁止知识产权滥用为重,这是建立知识产权体系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现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的接轨,可以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全局性、制度性和政策性问题,为企业等微观组织的国际贸易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同时,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本土化问题,不能一味要求和国际接轨,不顾本国国情。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我们要循序渐进,摸索出一条既符合我国实际,又能有效提高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水平的道路,寻找最合理的解决途径。

(2)拓宽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面。双方应该努力寻求照顾中美双方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平衡点,拓宽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面。在推动中美政府、企业、社会多维深度互动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良性运作的同时,倡导知识产权保护的交互和双向机制。加强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支持上的合作研究,准确分析、客观判断两国市场上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避免臆断和知识产权保护政治化。

2、企业层面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企业主要走的是仿制的道路。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西药有3000多种,但99%都是仿制药。摩托车行业也大量仿制日本的车型。外国大量的知识产权申请和注册已进入我国,战略性专利圈地运动,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构成了激烈的竞争。自主创新是打赢中美知识产权战的唯一出路。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独立自主,提高自己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这是解决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争端的根本措施。

(2)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企业要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对自己的产品、技术和专利等要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这样既可避免自己的产品被别人模仿而失去竞争优势,也可以避免被外企钻了空子。美国对我国企业提出知识产权诉讼,并不全部都是由于我国单方面侵权的原因造成的,很多时候是由于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出于保护美国本身利益挑起争端。所以我国企业要树立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积极应诉、据理力争,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3)增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产品实质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努力。企业有必要设立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部门,由专人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包括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知识产权谈判、知识产权分析及增值,这些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在研发机构与市场部门可以挑选员工兼任知识产权联络员,让知识产权工作的触角深入到研发与市场体系。企业要注意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尽量多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将成为促进企业长期稳步发展的战略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竹俊.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中双方态度剖析[J].商场现代化,2008.4:P21—24.

[2] 刘建明,袁永友.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P68—70.

[3] 崔鑫生.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端问题探析[J].世界知识产权,2008.5:P68—70.

[4] 崔日明.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国际贸易,2007.9:P82—85.

[5] 胡力文,孙晓丽.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国际商务论坛:P29—31.

[6] 赵放,冯晓玲.从中美知识产权冲突看中国知识产权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6.10:P27—32.

【作者简介】

孔慧(1985-)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0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保护中美争议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完善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论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中美投资和贸易谈判研究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