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奈达的“动态对等”

2009-05-25 04:25贾云红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适应性内涵

贾云红

【摘 要】 本文抓住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关系”的四个关键点:“自然”、“切近”、“对等”、“意义与形式的关系”,分析了“动态对等”理论的内涵,并以这一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和它的内涵为依据探讨了该理论的适应性。

【关键词】 动态对等;内涵;适应性

一、引言

尤金•奈达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奈达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兴盛长达十年之久。虽然自90年代中期以来受冷落,但是直到现在他的翻译理论依然是中国译界熟知的、有争议的,其影响犹存。

《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他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出版于1969年。但是后者几乎无人提起。这本书是奈达继《翻译科学探索》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交际理论时期的代表作。奈达创造性地借用转换生成语法、语义分析及信息论等理论,以《圣经》翻译为例,主要采用过程模式并涉及因果模式,对翻译的标准和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创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动态对等”是贯串全书的灵魂,也是奈达理论的核心。本文将主要分析这一理论的内涵,并探讨它的适应性。

二、“动态对等”说

1、内涵

奈达最先在《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动态对等。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把它定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尽可能的相同。

郭建中先生和谭载喜先生都把奈达对翻译性质的描述作为“动态对等”的定义,把“自然”“切近”“对等”作为理解这一概念的三个关键点。本人认为可以这样看待翻译的性质与动态对等的关系:动态对等是对翻译性质的高度概括;对翻译性质的具体阐释是对动态对等的诠释。在理解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再加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关键点。下面先从这四个关键点看一下这个概念的内涵。

(1)自然。郭建忠先生认为“自然”指“译语的表达方式。”谭载喜先生认为“自然”是指“译文不能有翻译腔”。郭先生是从大处着眼,就其对象或所指而言的。谭先生则从细处落墨,点出了其具体指代。事实上,“自然”在这里是说表达时不要在语法上、文体上有任何生硬的迹象,避免因忠于形式而导致翻译腔,最终造成对翻译的不忠实,起不到原文的交际功能。

(2)切近。切近是说译文要贴近源语的信息。仔细阅读一下奈达关于切近的解释就不难发现这个词不可以孤立起来理解。它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两者实际上反映了翻译中内容与形式这一对矛盾。任何好的翻译都是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切近”偏向内容的忠实;“自然”强调表达形式通顺。谭先生对切近有很恰当的解释,他说是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这两者是相互制约的。要特别注意的是最自然的不一定是最切近的。

(3)对等。“对等”常因字面意思而引起误读,认为是完全等同。有人专门指出这一术语的译文不恰当,建议改为“相当”。这里先不论术语的译名问题,只想说明对等的真实含义。完整地读一下奈达对翻译性质的描述就不会产生误解。对等前面有“最切近”和“最自然”两个修饰语,这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对等不是完全的或绝对的,因为再自然、再切近的对等语与原文本身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奈达特别强调对等语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翻译是再现信息意义而不是话语的形式,而且更加强调在有些情况下为了传达原文意义要彻底改变表达形式。

(4)意义与形式的关系。在定义中,奈达明确地指明了二者的关系问题。意义第一,形式(文体)第二。在阐释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几个核心词时,这一观点处处可见。要“自然”就要避免翻译腔,也就是要避免因形式对应而造成内容不能有效传达,显然形式让步于内容;“最切近”要在“最自然”的基础上,因而形式依然不能摆脱意义的限制;在阐释对等时,奈达更强调可以让形式彻底的改头换面以服务于意义。

上述可见,“自然”与“切近”相互制约,对等是连接二者的纽带。对等要求译者寻求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而意义优于形式的宗旨像指南针一样给译者如何在最切近、最自然中间做出抉择指明方向。

2、适应性

自从80年代奈达的翻译理论引进中国以来,虽然动态对等经历了从大红大紫到失宠遭贬的过程,但是一直有人称自己是用动态对等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的。有人用它来指导文学翻译,甚至诗歌翻译。下面就从动态对等提出的背景和它的内涵两方面探讨一下它的适用性问题。

奈达提出这个理论有着深刻的背景。它用这个理论来指导《圣经》翻译,为基督教的传道目的服务。《翻译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对这一理论的阐释,提出的原则都是基于这个背景和目的的。为了让不同语言国家和民族的人接受《圣经》的译本,奈达提出意义优先,译者要发挥译语优势,选用译语读者便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进行进行翻译,是十分恰当的。

上文已经详细论述过动态对等的涵义。它的精髓在于翻译就是要改变形式传达内容。它是一种着眼于原文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语言结构的理论,是一种着眼于译语的交际性和可懂性的理论。

从这一理论提出至今,美国圣经工会组织的翻译实践证明了这个理论的实用价值,至少在《圣经》翻译领域这个理论是成功的。本人认为这一理论可以用于类似于《圣经》翻译的其他一些以传达信息为主,表达形式不重要的翻译实践中,如宣传性的翻译。用于诗歌这种形式占重要地位的文体中,显然是不合适的。

对于这一理论适不适合文学翻译,一直存在争议。林克难先生在《严复——奈达——严复》中认为“它把原文形式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上,用以指导文学翻译显然是不合适的。”郭建忠先生在《当代美国翻译理论》一书中认为它是可以用于指导文学翻译的。他说:“文学翻译主要的是要译出原文的神韵和精神,重现原文的效果,故有‘译味和‘神似之说。”笔者更赞成前者的观点。郭先生是从读者反应来说的。诚然,动态对等是偏向译文读者反应的学说,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改变形式。文学作品的关键不只在于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于怎么说。因而,若用动态对等理论来指导文学翻译,一旦碰到内容与形式发生矛盾时,只从让译文读者通俗易懂的角度来考虑,不顾原文的表达形式,势必造成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丧失。因而,从大的理论框架看,动态对等是不能用来指导文学翻译的。每种理论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不能用来指导文学翻译并不能否定这一理论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

三、结束语

本文仅就《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谈论了动态对等这一理论。奈达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文中把这一理论改为功能对等,并提出兼顾形式对等,又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中又把功能对等分成不同的层次。因而,还应该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变化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4.

[2]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猜你喜欢
适应性内涵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