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及审美

2009-05-25 04:25王海麦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王海麦

【摘 要】 新古典主义设计是以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复兴古代的艺术形式为宗旨,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并与当代审美文化相融和,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文化。新古典主义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文化审美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名称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中叶的欧洲大陆的建筑装饰及艺术绘画界,相关的设计思维及概念总结从法国开始,伴随欧洲资产阶级风暴,艺术家与设计师们人为地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语言保留与添加,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改良、优化,同时资产阶级革命促使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不断出现,促使了新古典主义的产生。新古典主义不但保存了传统文化精髓中典雅端庄的高贵气质,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艺术规律,秩序均衡,使典雅得以保留。而且在新的意识形态的参合下,改造了古典时期狭隘的文化意识。

新古典主义在居室设计方面有其自己的特点。一是体现“形散神聚”的意蕴。在注重装饰效果的同时,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新古典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二是讲求风格,在造型设计中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三是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轮廓。四是注重装饰效果,用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往往会照搬古典设施、家具及陈设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五是以欧式风格中常见的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作为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

新古典主义设计文化其表象特征以奢丽豪华为主,别无杂质,呈现绚丽之美,极尽奢华之能。从文化观念上看,人们对绚丽奢华之美持排斥的态度,但在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美的不同形态却又常常持有二重性的立场。作为一种艺术的美,丽词艳藻,铺锦列绣,都会给人以雕琢之感。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这样的美学风格,人们常常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风格显得粗俗,是“形式主义”的表现。作为一种美学形态的“艳丽”,通常就会被人称之为“俗艳”。但是,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灿烂艳丽却又同样表现出对美的别一种追求,具有另外一种文化内涵。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就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

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文化的国家,传统是历史上遗留下来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回归传统是逐步富裕起来的国人无论怎样也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因此,中式新古典主义设计是一种趋势,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巨大的聚宝盆。继承传统是一种文化行为和艺术行为,但我们不能去完全抄袭古代的东西,生硬的照搬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是一个崇尚气韵生动、凸显人的自我价值的国度,缺乏当代精神和个人价值的东西,也是设计的错误。在正确理解了古典文化的前提下,用现代的技术手法来构造,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达到在古代文化的心理和视觉上的享受。

中国古典美学对美的形态的论述,最早可以推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用来形容色彩绚丽和气象辉煌,孔子赞美尧所说的“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就包含着赞扬尧具有光彩照人的相貌和博大辉煌的气概这样一层意思,这不是一般的美所能概括的,它是属于那种灿烂鲜艳、绚烂夺目的绚丽之美。

绚丽的美作为一种华贵的美的象征,它的光彩夺目的外在形式,是同高贵的地位、丰饶的财富联系在一起的。“华贵”,就意味着外表的“华”和内在的“贵”。

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的出现,是一种传统审美文化的延续。除了民族审美文化的惯性继承之外,当代审美文化也是必然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新的艺术风格的产生必然有一个新的文化出现。当代审美文化背景是以大众文化为背景的,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庸俗化、图像化等特征,受飞速的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以高度欲望化的审美特征表达了对传统的审美文化需求,体现出新古典主义设计与当代审美特征的高度融合,也体现出传统审美文化对当代审美文化的深度影响。

新古典主义汲取古典主义的精华部分,追求神似并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之下,运用现代材质及工艺去表现人类的古典时期文化。新古典主义设计能够运用传统的文化审美思想,立足于传统和现代,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创造出的作品自然会产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风格,推动我国设计艺术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艺术设计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局.1996.

[3] 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

[4] 汤鳞.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马国馨.丹下建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 顾永芝.艺术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8] 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9] 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 萧默.文化纪念碑的风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2] 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3] 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意大利组曲》演奏初探
从《悭吝人》看莫里哀在美与典型问题上的艺术处理
对现实主义美术的再认识
论藏族传统建筑的汉式设计风格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设计风格的研究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新古典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家居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