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范例教学法的问题研究

2009-05-25 04:25范琐哲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高等教育

【摘 要】 范例教学法是教学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学派之一,由于自身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难以掌控等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本文认为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应用观察、回顾、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其范例选取的问题,用专家座谈、学术交流、资深教师指导的方式解决范例教学中基本性和基础性知识的把握问题,用提问、讨论、练习等考察方式解决学生在范例教学中形成规律性知识的问题,以此来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等教育;范例教学法;问题研究

一、范例教学法概述

联邦德国当代教育家瓦•根舍因(M.Wagenschen)是范例教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范例教学原理》。范例教学在1945-1960年间成为德国教育学界讨论的中心课题。但其后的发展却不如当初那样热闹,不管是范例教学法的专著还是学术论文都很缺乏,在教学中采用范例教学法教学的少之又少。即使有的教师偶尔采用范例教学法实施教学,但也只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举一个范例,而不是整个教学过程都使用范例实施教学。这只能说是对范例教学法的蜻蜓点水式的尝试,不能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法是使学生能依靠特殊(例子)来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范例教学遵循地主要原则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其教学过程可分为:“个”—“类”—“规律性认识”—“获得世界经验”四个阶段。从范例教学的概念和教学过程来看,如果教师能充分理解和运用这个方法,在教学中,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批评和决定事物的能力;教会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

但是范例教学法的施行是有条件的,综观实施范例教学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它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很高的要求,在“个”—“类”的实施阶段,要求教育者有广阔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受教育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阶段以讲授法为主,如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已有的知识基础差,逻辑思维能力差,如果所有课程都采用范例教学法,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在“规律性认识”—“获得世界经验”的阶段,它要求教育者对专业知识有很强的驾驭和掌控能力。主要以讨论法,辅之以练习、实践等方法。要求受教育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等教育中,教师一般都有广阔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实行范例教学的条件,而受教育者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接受了完全中等教育,对文字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辨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所以如果教师用范例引进新概念、新内容,应该说他们是可以快速的从“个”到“类”再到“规律性认识”最后达到“获得世界的经验”的阶段,从而达到教学要求的。

二、高等教育中,范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自身的问题

如何选取适合本门学科的恰当范例,又能使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新知识是一大难题,也是范例教学自身的问题。高等教育中的教材大都是由抽象的术语、概念、理论,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定而成,教材中用以说明概念、规律的例子少且陈旧,很少有具体、详实、生动、活泼的案例来说明概念和理论的。由于教师没有现行的范例来指导,使教师在范例的选择上难以把握。在教学中,常会听教师说,想使用范例教学,但苦于难以找到合适的范例,只好放弃。没有现行的范例做指导,有的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取范例进行教学,由于范例不恰当,学生反映不知所云。由于这样费工费力,效果还不理想,所以有的已使用范例教学的教师就放弃了这种方法的教学。而且范例教学法教材的编定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范例教学法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2、范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范例的选择与知识系统化的关系问题。如果在范例的选择过程中,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理解选取范例,不能顾及到知识的有机联系,会造成受教育者的认知零散、破碎,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学科知识。二不同性质学科的基本性和基础性知识问题。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门类多且细,各门学科的教学大多是宏观上的要求,没有具体指出哪些是基本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三是受教育者在教学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不以升学为目标,教师上完课之后就走了,很少会深入学生,详细讯问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即使教师使用了范例教学,也不知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三、高等教育中,范例教学法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

1、范例选择问题的解决:观察、回顾、调查、考查等方式相结合

(1)观察。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范例后,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的表情或者听完范例后无意识发出的声音。在收取到这些信息以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如果在范例讲完后,学生脸上一片茫然,眼神固定或者左顾右盼,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课后教师就要反思,学生出现这样的反映问题出在哪里?是范例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还是范例不恰当学生没听懂?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相应改进。如果范例讲完后,学生发出笑声,课堂气氛很活跃,说明范例的选取典型恰当,学生理解了知识。如果范例讲完后,学生无意识的发出“什么”,或提出其他的疑问,这说明范例不够典型不能说明新概念或新理论或者是教师描述不清楚引起的歧义,如果这些问题当时能解决,就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如果当时无法解决,就需要教师课后思考,不断完善范例。

(2)回顾。教师在采用范例教学法施教后,半学期或一学期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评定。如让学生匿名写出学完课程后的感受。其中包括优点和缺点,只有在匿名的基础上,学生才敢随心所欲,写出教师教学的优缺点。这样教师获得的教学评价才是最真实、可靠的。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改进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每上一次同样的课程都收集一次教学意见书,几年下来你会发现,你的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范例的选取很典型,很受学生欢迎。通过回顾的方式,可以解决了范例选取的难题。

(3)调查。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因而,采用范例教学的教师可以事先设置有关范例选取问题的问卷发给大学生,从而整理问卷,分析数据,获得有效信息,不断改进范例选取的问题。或者找出好、中、差不同学习水平的若干名大学生开座谈会,就范例选取的问题交换意见,了解范例教学的情况,不断改进范例。

也可以把上述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扬长避短解决范例教学选取的问题。

2、基本性和基础性知识的把握:专家座谈、学术交流、资深教师指导

在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缺乏相应的教学大纲的指导,因而基本性和基础性知识的把握成为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教师要深入研究本学科已有的知识和前沿知识,把握知识的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了解学科体系、知识结构等。有一个自己对学科的基本性和基础性知识理解,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邀请学科专家座谈,来确定学科的基本性和基础性知识;也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来加深理解本学科的基础性和基本性知识;还可以邀请本学科资深教师为指导,确定本学科的基本性和基础性知识。

3、范例教学效果的掌控:提问、讨论、练习等考察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高等教育中,要想知道大学生们是否形成规律性认识,需要通过练习、讨论、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来考查他们。这实际上涉及到范例教学效果的掌控问题。这可以通过考查等方式解决。一是课堂提问:它往往能及时获得大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程度以及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便于直接调整范例教学法教学的问题,解决教学的深度、难度和进度。不断筛选范例,解决范例教学问题。二是练习,高等教育教学中,采用范例教学的教师不需要搞题海战术和机械重复,只需要针对范例教学内容认真考虑,精心选择能反映其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的题做为练习对象,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范例教学的效果。如果大学生练习情况不好,反应出范例教学中或是范例不恰当,或是讲解、分析不透彻或是其他原因,造成大学生在教学中没有形成规律性认识。如此教师需要在进一步询问大学生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判断,改进范例教学的问题。三是讨论,教师可以就范例教学后的知识要点,提出讨论的主题,让他们就主题提出各自的看法,进行讨论。如果他们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说明他们确实掌握了知识要点,形成了关于规律性的认识,也说明范例教学是有效的。反之,如果他们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说明他们没有形成关于规律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J].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2] 赵鹏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范琐哲(1972-)女,四川仁寿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高等教育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