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步局”三十年

2009-05-25 09:59丘慧慧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年2期
关键词:郭台铭富士康大陆

丘慧慧

【人物档案·郭台铭】

1950年10月8日出生,祖籍山西省泽州县,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年美国《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2007年福布斯全球巨富排行榜第142位。

身为台湾首富和最庞大的华人企业掌门人,58岁的郭台铭有一个“三局”观:格局、布局、步局。当金融危机来临之际,郭的“三局”观正在受到挑战。

2008年10月23日,距离4月1日高调宣布退居幕后不足半年、台湾鸿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台铭,再度宣布延迟退休,以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给员工信心”。快速复出的郭最近两个月以来亲自披甲上阵,对其大陆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进行内部整合。

2008年,多事之秋,次贷风波掀起的一片水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幻变为影响全球经济的惊涛骇浪。

经过34年的奋力打拼,富士康从台湾土城一个电视机旋钮生产商起家,率先利用大陆低成本优势,从零件生产商起步继而摘取全球代工王的桂冠,它发展的每一步均按照郭台铭的既定布局。但金融海啸使这一切变得不确定起来。

这一年,郭台铭如约高调宣布退居幕后,在此前后,他以独有的、桀骜不驯的姿态开始热热闹闹地恋爱、结婚。

如果没有这次全球金融危机,郭台铭将以一种华丽而炫目的舞步为自己的退隐画上完美的句号:截至2007年年底,鸿海的版图已经遍布中国台湾、墨西哥、芬兰、美国等世界各地,以及中国大陆深圳、昆山、烟台、秦皇岛等10多个大中城市,其大陆公司富士康产值亦从1995年开始,连续13年创造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神话,2007年一举突破500亿美元营业额。

但形势恶化之巨、之快,远远超出了郭台铭的“步局”。2008年下半年以来,富士康明显感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仅核心手机业务的上市子公司富士康国际一家,上半年营业额同比仅增长4.34%,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56%——终止了郭台铭自1974年创业以来只增长不衰退的神话。

危急关头,郭台铭快速作出反应,重新挂帅亲临富士康深圳大本营,并亲赴美国实地考察经济衰退实情,拜访大客户以争取今年订单。

曾经在前几轮全球经济危机中逆流而上的郭台铭,似乎走到了一个从未如此严峻的关口:世界的格局在变,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变,富士康的“步局”也在变。

迁徙,迁徙

回头来看,鸿海的每一步棋局都走在了世界IT业发展、变迁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鼓点上。

1974年,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24岁的郭台铭开始了创业之路。起初他只是承接外包订单,做一些塑料精密零组件的活儿。此后,石油危机引发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由灵活、相对低成本承接全球PC产业链转移而兴起的台湾经济体成功挤入了全球IT业的产业链条中,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崛起。郭捕捉到了这一轮机会,不断加大鸿海投资扩建模具厂,并依靠引进先进设备以及自己研发的提升工艺流程为突破点,升级成长为一家服务周边PC厂商的零组件核心供应商。

此后,郭台铭对全球产业发展规律的预见力开始日渐精准。其中最能体现其战略眼光的,当数1988年顶着台湾当局不准台企到大陆投资的禁令,率先大举进军中国大陆,并以一口气拿下1400亩地的气魄扎根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圳;5年后,再以同样的魄力布局江苏昆山。

日后看来,中国大陆的确是郭台铭的一块福地。移师大陆之前,鸿海只是一个在台湾地区拥有约1000名员工、生产PC零组件的小公司,生产规模及影响力远逊于宏碁、联电、台积电等新兴IT公司。14年后,中国商务部2002年公布的十大创汇企业中,富士康成为当年的出口冠军。这一年,全球1/10的台式电脑、近1/3的PC零部件都来自于富士康,鸿海也一跃成为台湾科技企业的NO.1。

经济学家Lester Thurow曾指出,企业的经济地图是以利润为国界的,它们会找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在获利最高的地方出售。

这一表述在鸿海以及其大陆公司富士康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郭台铭后来居上的秘籍其实很简单,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基本工资与内地相差有6倍左右,并且台湾土地的价格在节节上扬,相比之下,大陆的成本以及资源比较优势为富士康在全球价值链条中的崛起提供了足够的充分条件。借此成本优势,郭氏主创的“赤字接单,黑字出货”(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接单,以快速垂直整合的模式获取利润)杀手级供应链管理模式开始在竞争惨烈的全球代工业中,打败了代工霸主伟创力,晋升为全球电子制造业老大。

不仅如此,2002年,全球经济受IT业滑坡打击出现下滑,但即便如此也没有遏制住郭氏军团“像蟑螂一样”的繁殖扩张。当年富士康销售额整整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并且成功稳定下了IBM、SONY、LG等大客户。郭台铭说,“市场不景气时,正好是我们用成本结构及交货质量抢别人订单的时候”——这话充分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

“成本”的驱动力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再次发挥作用,新一轮产业迁移正在到来。与上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遭遇的困境一样,中国沿海省市竞争日盛,土地、劳动力资源在世纪初之后日渐紧缺,而与此同时,中国发展中西部内陆省份的意愿也越发强烈,顺应大潮,富士康开始了再一次大规模扩张与迁徙。

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富士康在全国相对成熟的基地已经超过13个,分布路径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扩大到90年代以昆山为代表的长三角,后又顺势向北,伸向烟台、秦皇岛的环渤海湾,乃至东北老工业区沈阳等地;近几年,富士康在大陆的渗透趋势,已从沿海转向了以武汉、山西为代表的中西部。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迁徙,富士康的营业规模也从1996年的5亿美元,一路飙升,至2006年达到了340亿美元,2007年突破500亿美元。

转型,转型

2008年的全球经济走势,不仅超出了郭台铭的预期,也让“世界工厂”的中国的所有制造厂商始料不及。

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在12月考察美国经济后,郭台铭于12月23日发出预警:“目前经济景气状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3倍,最糟的状况还没来。”

实际上,此次经济危机正在挑战郭氏的“蟑螂式”扩张哲学。从鸿海及富士康转战各地的“步局”来看——从台湾到大陆,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先东部再中西部,先沿海再内陆,由“成本”和“规模”驱动的扩张路径正在遭遇天花板。从全球产业周期看,富士康渗透中国的20年,也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需求持续的20年,富士康式的成功和天花板,也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和天花板。

扩张,迁徙,似乎已不再能成为富士康在下一个产业周期当中的主要驱动力,而转型,必将到来。

从2006年开始,富士康于“劳工门”事件之后,在中国所受关注度开始上升,尤其是2007年新《劳动法》以及两税合并条例出台之后,富士康以及它所代表的代工业模式广受诟病——中国未来的成长动力是否还只能依靠低端产业的拉动?富士康等代工业者仍将是中国未来30年占据全球经济话语权的发动机吗?

被公众忽略的是,早在2003年,郭台铭实际上已开始低调地布局鸿海和富士康的转型之路,2003年~2004年,郭台铭开始挺进TFT—LCD光电显示器领域,这两年也是鸿海投入研发最密集的两年。数据显示,至2004年,鸿海成为台湾地区专利持有数最多的公司;在此之后,郭台铭在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北京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并收购了芬兰艺模科技、墨西哥摩托罗拉分公司、宏碁网络公司国碁电子;2004年,富士康向清华大学捐赠3亿元,成立纳米实验室,同时还投资了10亿美元成立通讯产业为主的北京高科技园区。

最近几年,一度计划“退休”的郭台铭多次在公司内部称,其本人未来主要精力将放在如何利用大陆的资源寻找新兴产业以及实现“科技的富士康”上。

郭台铭在2007年年底一次针对《劳动法》的公开研讨会上,有一段颇耐人寻味的发言,他认为十七大报告中表露的中国未来发展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富士康近年提出的“长期、稳定、发展、科技”不谋而合,“我们为什么从制造的富士康要转成科技的富士康?我们在12年前就开始提出这么做,我们的战略是面向全世界、走国际化。”(编辑/张艳)

猜你喜欢
郭台铭富士康大陆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郭台铭:喜欢用没有退路的人
郭台铭:喜欢用没有退路的人
把订单分给对手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