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军事关系

2009-05-27 01:12
现代军事 2009年5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中美军事

周 辉

21世纪的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军事关系则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军关系就成为两国关系中最为特殊和敏感的关系,是反映中美关系走势的“风向标”。

21世纪的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军事关系则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军关系就成为两国关系中最为特殊和敏感的关系,是反映中美关系走势的“风向标”。中美军事关系每次陷入危机,美国政府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涉及台湾问题的核心利益上,中国几乎没有回旋余地,而受影响的首当其冲就是中美军事关系。2008年10月,美国前任总统布什突然宣布了逾60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导致近年来迅速升温的中美军事交流再度倒退,陷入近4个月的停顿状态。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入主白宫,给中美军事关系的恢复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对华态度不再像以往一样。过去,无论是布什政府,还是克林顿政府,以及更前届的美国政府,刚一上台总是先拿中国说事儿,摆出一副教训人的面孔,趾高气扬地“冷遇”,“遏制”中国,然后再慢慢缓和两国关系。这一回,奥巴马显得与众不同,上任伊始就钦定新任国务卿希拉里的首访地为亚洲,而”压轴戏”就在中国。这表明奥巴马政府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国对美国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继希拉里访华之后,具有“破冰”意义的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于2009年2月2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美两军自2008年10月以来的首次正式接触,标志着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军事关系就此拉开帷幕。各界普遍认为,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军事关系让人充满期待,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前景仍难以预测。

跌宕起伏:两军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两国战略利益体现最为直接、最为敏感的前沿地带,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在过去的30年里,中美军事关系在曲折中发展,猜忌多于信任,防范多于合作,遏制多于交往,几乎任何一点风波都能导致两军关系的急剧动荡,甚至动辄就滑向对抗的边缘,可谓是几经沉浮。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两军关系开始迅速发展,各项军事交流“欣欣向荣”,不仅两军各个级别的军事代表团互访络绎不绝,甚至在一些敏感的军事技术领域,美方也主动提出与中国合作,如美军曾向中国出售过先进的S-70“黑鹰”武装直升机,并帮助中国空军改进和升级“歼-8”战斗机。但是,1989年中国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成为了两军关系史上的分水岭。当年6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中国进行“制裁”,两国关系全面倒退,两军关系也陷入停顿状态。在此期间,中美各项军事交往与合作嘎然而止,还未完成的美国帮助中国改装“歼-8”战斗机的项目也就此结束,那架尚未安装好“五脏六腑”的样机也因此一直沉睡在美国飞机制造厂的厂房中。

自美国实施全面“制裁”后,中美军事关系经历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冰冻期”。直到1994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佩里访华,才标志着中断了5年的两军高层交往重新恢复。但好景不长,1995年5月,克林顿政府悍然宣布同意李登辉访美,打破了将近17年不准台湾当局最高层领导访美的禁令。中美关系降到建交以来的最低点,而正在恢复中的两军关系也再次受挫。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中国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导弹发射演习,震动美国朝野。1996年3月,中国军队在东南沿海进行联合演习,美军竟派出两艘航空母舰进行威胁,两军关系几乎走向对抗边缘。由于美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推迟了1996年4月的访美计划。

90年代中后期,在中美双方努力下,两国关系逐渐由“阴”转“晴”,中美军事关系也出现了转机。1996年12月,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对美进行了正式访问,标志着两军重开对话。此后,两军交流和互访才逐渐增多,特别是两国海军舰艇编队实现了互访。1998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1999年5月,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关系再次“倒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即宣布推迟中美两军高层交往,两军关系再遭重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步恢复和改善,中美两军之间的交往也开始得到恢复,特别是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参联会主席谢尔顿上将先后访华,使中美军事关系逐步走出低谷。可是,小布什上任后又将中国由克林顿时期的“建设性伙伴”,重新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并扬言“竭尽全力协防台湾”,再次使中美关系包括军事关系全面倒退,直至2001年4月的“南海撞机事件”,使两军关系滑向了冰点,军事交流和互访活动全面叫停。

“9·11”事件后,反恐战争使美国对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中美军事关系进入“提速期”。2003年11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访美,2004年6月美国参联会主席迈尔斯访华。此后,两军高层互访频繁,逐步拉开了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的序幕,而双方在高层交流、人员往来、防务磋商、军舰互访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逐步进入机制化轨道,为两军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9·11事件以来,中美在反恐领域开展了情报合作;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逐步恢复,两国海军实现互访,并举行了联合搜救演习;两国恢复了国防部副部长级防务磋商,迄今已举行9次防务磋商;中美双方确立了多层级的军事人员互换留学和访问的制度;中美双方还开通了防长间的热线电话,有助于化解中美两军因为情势误判而造成的擦枪走火,这样即可大大减少类似前南使馆被炸和撞机事件再次发生的几率;更可喜的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美国派出两架C-17战略运输机向灾区运送人道救援物资,向中国展现出了美国军队雪中送炭的一面。

然而从布什卸任前宣布售台武器开始,在快车道上奔跑了7年的中美军事交流再次“脱轨”。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以及将E-2T预警机升级为“鹰眼2000”型的相关设备和服务、“阿帕奇”直升机、“标枪”导弹、潜射“鱼叉”导弹和飞机零部件等武器装备,总价值64.63亿美元。这是中美1982年8月17日共同发表“八·一七公报”以来,美国对台湾的最大一次武器出售。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了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做出的严肃承诺,再次挑战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对此,中国军方和外交部均表示了强烈不满,并中止了中美双方各个级别的军事交流项目。

走出阴疆:两军关系开启“新纪元”

随着奥巴马的上台,中美军事关系进入崭新的阶段,开启了两军关系史上的“新纪元”。雄心勃勃的奥巴马刚从布什手中接过政权,表现出扭转布什政府穷兵黩武的单边主义政策的强烈意愿,从而给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打破两军关系的僵局提供了

难得的机遇。

其实,自2008年10月中断以来,美方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恢复两军交流的愿望。去年12月,中国政府宣布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将前往索马里海域护航。美军第五舰队司令部随即表示欢迎,希望加强与中国海军的反恐合作,并向中国海军提供了反海盗方面的情报。美国媒体认为,这是中美携手成为“公海伙伴”的契机,而美海军上将、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甚至希望借此机会恢复中美间搁置的军事交流,并举行更正式、更定期和更频繁的军事对话。

在外界看来,美方在恢复军事交流上态度一直表现积极,而中方却始终保持沉默。但实际上,中方一直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两军关系,尽管在恢复两军交流问题上十分慎重,但也没有完全关闭两军接触的大门,特别是两军在打击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从未停止。显然,中国军方对恢复中美正常的军事关系一直抱有诚意,但两军关系的困难是由美方一手造成的,这就需要美国新政府和国防部显示出更大的诚意,才能让中断的两军交流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

2009年2月20日,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成为两军迅速开启交流大门的“催化剂”。2月13日,在展开亚洲之行前夕,希拉里在亚洲协会发表演讲,用“同舟共济”这个中国成语,传递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信心与态度,同时宣布2月底美中双方将重新开启军事交流。按照常规,中美军事交流的主体是两国国防部,作为国务卿访华的希拉里不应该以此为重点。但事实上,美国已经赋予了希拉里推动军事交流的“重任”,而希拉里也自信她的中国之行能为中美军事交流解冻,并希望这项成果能成为中国送给她的一份“大礼”。而中国借希拉里访华之际答应恢复中美军事交流也是最佳的时机,既给足了希拉里面子,也向奥巴马新政府显示了积极的姿态。显然,希拉呈这一趟是满载而归,因为她结束访华后不久,中美两军之间就开启了冰封数月的双边军事交流。

2009年2月27日,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谢伟森在北京共同主持了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这是自2005年两国国防部启动这一机制以来的第五次年度磋商,同时也是2008年10月美国宣布对台军售导致两国军事交流中断后,中美国防部之间的首次工作会晤。这次防务磋商标志着中美两军关系开始解冻,表明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军事关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共同利益:重启中美军事交流的原因探析

中美双方的有识之士都认为,恢复军事交流是必须的,因为这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奥巴马新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面临新的机遇,两国领导人也有改善双边关系的良好愿望,因此,重启中美军事交流符合双方利益。中美军事关系之所以在奥巴马上台后短期内走出阴霾,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从美方角度来分析,恐怕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因素

首先,奥巴马时代的军方政策,更有利于推动两军关系的恢复与发展。前总统布什领导的共和党政府的主要支持力量包括美国军工企业,对台军售也是布什政府兑现竞选承诺的一部分。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战略利益,故而布什时代的中美两军注定会在对台军售上发生矛盾。奥巴马时代则不同,不再一味奉行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保守主义政策,而是强调所谓的“巧实力”,就是通过对话、磋商、合作来解决争端。在此情势下,中美两军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因素大大降低,而且奥巴马政府亟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与安全领域的通力合作。然而,奥巴马要想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深化并实现突破,必须调整军方的对华政策,并在布什政府相对薄弱的军事交流上下足功夫,以打造两军稳定交流的机制性平台。

此外,布什时代的国防部长盖茨留任,对中美两军的交流也颇为有利。众所周知,拉姆斯菲尔德执掌五角大楼时,他不仅对中美两军交流不感兴趣,而且不时给中国军方制造麻烦。盖茨上台,不仅打通了中美两军交流的梗阻,更在其坚持之下开通了中美军事热线,体现了两军高层都希望扩大交流和了解对方的意愿。由于盖茨深得奥巴马信任,加之奥巴马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拼经济”,盖茨在拓展中美两军的交流方面会有更多的主动权。

其次,奥巴马政府推行新的国际军事战略,需要中国的配合与理解。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美关系有许多的利益交集点。奥巴马领导的美国新政府将中美关系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正如奥巴马和希拉里所言,“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由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奥巴马政府正致力于调整美国的国际军事战略。但随着美国力量的逐渐衰退,奥巴马政府若要实施新的国际军事战略,必然需要中国的配合和理解,特别是在“反恐”、“反扩散”、“反海盗”以及维护地区安全局势上中国的合作态度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美国而言,重启中美军事交流就显得十分迫切。

再次,美方不愿将危机升级,引发两军之间的军事冲突。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拥有不可忽视的国际影响力与战略防卫能力。美国外交委员会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如中美发生冲突,“虽然美军在军事危机或冲突中最终可能会取胜,但北京有能力给美军造成重大威胁并令美国付出重大代价”,“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不能阻止中国在遭受核打击之后对美进行核报复”。为了某些非关键性利益而与中国玩一场以美国国家安全为赌注的游戏显然是极不明智的。因此,美国军政要员都对中美两军关系的发展留了“余地”。2009年2月12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说,太平洋海域广阔,中美两国军方不必竞争,双方合作机会很多,而美军也愿意与中国分享“共同战略”。基廷说:“维持海上商业航线通畅,保证海上运输安全是我们共同的战略目标。每年有上百万的集装箱经由印度洋和太平洋运往世界各地,我们的海上利益至关重要,而80%的石油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中国、日本、韩国的,这是他们的利益所在,所以中美双方的战略利益是能共享的。”

最后,美军希望洞察中国军力发展状况,以应对中国军事复兴。美国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中国作为“新崛起的世界大国”和美国的“潜在对手”,到底如何发展,美国心里没底,特别是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和规模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始终是美国人的一块“心病”。因此,美国迫切希望恢复与中国的军事交流,从中了解中国军力发展状况,其目标一是要关注中国具体军事能力的发展,以评估军事现代化进程;二是寻找中国军事发展轨迹出现重大变化的标志,包括建造航空母舰、发展航天能力等;三是就危机问题的处理建立对话机制;四是就导弹防御和核武器现代化进行战略对话;五是要求中国进一步提高军费预算透明度,对中国军事资源分配过程有一个更准确的了解。

难言乐观:两军关系面临诸多挑战

奥巴马上台,中美之间的军事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从最近举行的两国国防部

防务磋商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两军关系的重要性,表露出改善两军关系的良好愿望,支持所有有利于增进双方互信的努力,并愿意在合作实践中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然而,正如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指出的那样,中美两军关系仍处在困难时期,阻碍两军关系发展的障碍仍未排除。可以预见,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依然会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挑战,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对中国缺乏战略信任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倡导中美两国战略决策层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中美关系,着眼于维护地区安全和国际战略稳定的共同利益,加强沟通与合作。但美国战略决策层对中美之间的利益矛盾往往看得过多,不愿意放弃对中国的猜忌与防范,特别是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抱有偏见,怀疑中国军力发展背后的动机与意图,导致双方难以建立持久的战略互信,致使中美军事交往与合作无法向更深层次发展。显然,中美之间建立战略互信,正是两军关系稳定发展的“解码”,但奥巴马政府能否显示出最大的诚意仍是一个未知数。

美军顽固坚持“冷战思维”

近年来,中美军事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美国国会,政府和军方内部总有一些人顽固地抱着“冷战思维”和陈旧的“零和游戏”安全观,以种种借口反对中美军事交流,而且散布“中国威胁论”,屡屡做出损害中国利益的举动,如美国国会通过《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及“迪莱修正案”等法案,限制两军正常交流,竭力防范中国通过军事交流与合作获取所谓的美国先进技术,从而加快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步伐。美国国防咨询机构长远战略集团总裁杰奎琳·纽迈耶最近指出:“中国或许是唯一一个试图威慑美国的国家。他拥有强大的野心,是个不容我们忽视的国家。”显而易见,美国人的“冷战思维”也是制约中美两国军事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美军极力防范中国军力发展

近年来中美关系尽管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美国并没有消除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警觉和担心。相反,美国在增加与中国接触的同时,依然奉行对华军事遏制战略:一是美国高度关注中国军力发展,一再要求中国提高军费开支和装备现代化的透明度,并希望通过军事交流来近距离观察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状况,二是美国官方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并不顾中方反对执意发表《中国军力报告》,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指手画脚,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在此次中美防务磋商中,中国对美国即将发表的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表示严重关注。钱利华指出,在当前中美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部执意发表《中国军力报告》,只会给两军关系造成新的伤害,对两军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三是美国在坚持对台军售的同时,竭力阻止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并防范中国通过军事交流与合作,获取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先进军事技。四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周边大肆摆兵布阵,设置层层“岛链”封锁线,在战略上对中国形成钳制之势。奥巴马上台后,由于美日两国都对中国海上力量现代化进程感到十分担忧,进一步加强双方军事同盟成为两国政府共同的选择。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日本首相麻生2009年2月26日竟然抛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当然是日美安保条约适用的对象,如果受到其他国家侵犯,日美将共同应对“这样的谬论,美国国务院方面竟也表示同意,认为钓鱼岛问题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已就日美官员关于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的言论,向日方再次提出严正交涉,并要求美方就相关报道做出澄清。尽管美国官员其后又出面否认美方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立场有任何变化,但明眼人还是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台湾问题是检验两军关系的“试金石”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牵动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是中方核心利益所在。在中美防务磋商中,中方代表钱利华就台湾问题特别强调“中方要求美方审慎处理台湾问题,停止提升美台实质性军事关系,停止售台武器,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对于中方的呼吁,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谢伟森表示,美方非常理解台湾问题是中方的核心关切,也清楚台湾问题对中方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欢迎并支持两岸关系在近期取得的积极进展。但在对台军售问题上,美方仍将坚持过去的一贯做法。显然,奥巴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任何变化,一方面表示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另一方面仍在强调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大肆渲染两岸军力对比失衡,持续协防台湾,并坚持对台军售。美军售台武器不仅损害中方的核心安全利益,也影响台海形势的和平与稳定。如果奥巴马政府不从根本上放弃这种做法,中美军事交往迟早还要触礁。

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军事关系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两军关系今后如何发展,关键是要看美国的对华政策如何调整,因为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上,美国掌握着更大的主动权,中国相对处于守势。可以说,中美军事交流的“钥匙”掌握在美国入手中。中美两军关系的发展历程说明,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才能稳固两军关系的政治基础。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奥巴马政府只有采取新的战略思维,努力推动建立中美两军之间的战略互信,正视中国重大的利益关切,特别是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并采取积极措施排除两军关系当前面临的障碍,才能为两军关系在美国新政府任期内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从而推动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军事关系进入一个继往开来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中美军事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中美投资和贸易谈判研究成果发布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