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两千年前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代嬗变

2009-05-27 06:16
当代贵州 2009年7期
关键词:无锡贵州资源

杨 柏

资源枯竭与贫困,不等于没有活路,而是没想到或没开发出活路。需要接受挑战的是我们的智力水平。

3月初,看到贵州省万山特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的新闻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就一直在我脑海里转。当整个主体城市被生存题材“炒了鱿鱼”,这个城市的人下一步的饭碗在哪里?

没当记者前我就知道万山特区。那里汞矿储量和汞产品产量住列亚洲之首、世界第三。有文载,贵州开采汞,始于唐朝,兴于明朝洪武年间。清光绪二十五年,英法两国曾进入万山开办水银公司。大规模开采是新中国建立后。贵州汞上世纪5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近16亿元。作为中国最大的汞产品集散地,万山在1966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

资源枯竭,导致万山特区的依存条件丧失。这是單一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悲剧的全部内涵。资料显示,因开采失衡。1990年以前,贵州汞矿每年工商矿税占万山特区工商各税总收入的55%以上,最高年达88.1%。然后每况愈下,1999年则分文未缴,开始累年欠税,如今资不抵债,人均财力已降至仅有93元。此外汞矿投产45年间,污染带来的生态问题,更是触目惊心。非科学发展观下,不可持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颠覆了教科书上的我国“物产丰富”的概念。我国分两批公布的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有大兴安岭、萍乡、景德镇,涉及能源、森林、稀有金属矿产等多个领域。

没有了生存资源,我们还能活下去吗?3月27日,我应邀去江苏无锡参加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一走出无锡硕方机场,同行的深圳市综合开发院龙隆教授就问我:“你知道无锡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吗?”据他介绍,无锡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早在战国时就已有“无锡”地名。唐代陆羽《惠山寺记》曰:“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昊郡”。史家考证“顺帝”为误记,应为汉光武帝。汉武帝元年是公元前110年。也有人考证,文字记载无锡以“无锡县”为名,至今已有2250年历史。以上“无锡锡山山无锡”之说若能成立,从经济学角度讲,那无锡在两千奈年前战国时代或许就是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了。

无锡因无锡而名,不知是不是个伪命题,这当然有待更科学的研究。但对有经济意识的人而言,资源枯竭的威胁与如何营造生存与发展资源,却是一个考验了无锡人几千年的大问题。我看到,这里的人似乎格外懂得开动脑筋,寻找突围,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在天赋地缘优势中挖掘出新的区位空间资源。比如,历史上的大运河物流,实似当今的高速公路;近代以来养蚕业又发育出现代纺织业:改革开放中从农业转型出来的乡镇工业曾一枝独秀,奠定了无锡成为“一个现代工业城市”的基础。2008年。无锡GDP达到4419.5亿元,接近贵州的两倍;人均GDP为73053元,以现行汇价是同期贵州人均GDP刚实现1000美元的10倍。

简单对比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今天的差异是历史的差异,并不断地在深化与动态积累。发展的条件不同,结果必然不同。更何况,因“资源枯竭”的挑战。人会产生危机意识,会激发创业与进取的冲动。如今无锡的地域文化与人的“国民性”上,早已积淀出善抓机会的精神特质。

譬如,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承办方之一的灵山公司老总吴国平,1992年,就在无锡市人代会上递交建议案:建议建造比被塔利班摧毁的巴米扬大佛和美国自由女神像还要高的灵山大佛。最终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佛教人士赵朴初的肯定与政府的帮助下,在1997年如愿。中国青铜塑像建造史因此被改写与刷新,又与刚落成的论坛会址梵宫佛教文化博物馆,构成一个比深圳华侨城景区更华侨城的特色主题景区。此间日均游览人数约为1万人,如按门票与消费人均180元计算,则年毛收入超过6.5亿元。“文化是一种灵魂的存在方式”,被无锡人演绎成了发展资源。

资源枯竭与贫困,不等于没有活路,而是没想到或没开发出活路。需要接受挑战的是我们的智力水平。

猜你喜欢
无锡贵州资源
判赔百万!无锡格利姆乐器侵权案,国家严厉打击!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13年无锡地产蓝筹奖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