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带“艰巨任务”访中国

2009-05-31 20:43
环球时报 2009-05-31
关键词:特纳国债

●本报驻美国、日本特约记者 尚未迟 乔 生 ● 陈 一 ●本报记者 钟玉华

美国财长盖特纳今天开始访华了。在盖特纳启程前,从美国国内传来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美国官方放风说,盖特纳此行重在营造合作气氛,是“安抚之旅”,而不是“问责之旅”;与此同时,一些美国媒体却为盖特纳访华列了一个长长的兴师问罪的清单,催促盖特纳向中国施压。敏感的外界媒体意识到,盖特纳到中国来究竟会说什么,将成为检验金融危机下中美关系新定位的一个最好时机。5月30日,23名中国著名经济专家接受了《环球时报》调查,其中有8人支持大幅减持美国国债,15人表示反对(详见本报今日第15版)。显示中国国内在中美经济关系新定位的问题上,同样存在很多分歧。

“轮到中国给美国上课了”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预言中国国际地位从此提高、美国将看中国脸色的文章不断出现。盖特纳的访华,成了印证这些预言的时刻。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8日发表文章说,时代变化得真快呀,当布什的财政部长首次访华时,华尔街蒸蒸日上,美国经济正在增长,总统的使者例行公事地给他们的中国东道主上课,要求一个更加自由的金融市场和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可是当盖特纳访华时,华尔街变成了贪婪和失败的同义语,美国经济一败涂地,现在轮到中国给美国上课了。

法新社30日报道说,由于早先盖特纳批评中国操纵汇率,“一开始就把事情搞糟了”,所以此次访华他将不得不重点关注这些问题。不过分析人士相信他早期与中国建立的联系在与中国领导层交往方面会长期发挥作用。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拉尔迪说,尽管盖特纳缺少其前任保尔森的商业背景,但他认为,相对于保尔森会对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强势地提出建议”,“盖特纳会是中国人更好的倾听者”。

英国《每日电讯报》29日预言说,不要期望盖特纳访华时再出现类似今年1月把中国称作“汇率操纵国”那样愤怒的语言,这一次他很可能会把“口头手榴弹”留在美国国内。相反,盖特纳会要求中国加快其从出口拉动型国家向个人消费驱动型国家转变,这有点“瞎嚷嚷”的味道。中国的个人消费是在增长,但是相对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说,显得仍然很小。文章还说,就目前来说,“好人外交”不错,双方都不会斥责对方,毕竟这两个超级经济体仍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不应掩盖中美贸易关系需要重新平衡这一事实。

日本《产经新闻》30日报道称,此次盖特纳访华真正的最大目标是促使拥有最大外汇储备的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并指出这是奥巴马政权的“吃紧课题”。美国则可以以IMF改革、支持中国扩大国际发言权的要求与中国打牌。

“他会相当温和地提人民币”

关于盖特纳的中国之行,白宫的表态相对谨慎。美国财政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28日向媒体吹风说,盖特纳此行重在营造合作气氛,并不会在贸易和货币问题上对中国施压。为了消除中国对美国国债贬值之忧,盖特纳还将向中国官员保证,美国维护中国在美投资的安全性。倘若中国领导人提出美国的赤字问题,盖特纳也做好了讨论此问题的充分准备。他还特别强调:“盖特纳部长认为,美元将继续在相当长时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据报道,盖特纳计划下周一在他曾经学习过的北京大学发表演讲,之后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等高层会晤。

盖特纳是否重提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美财政部的一位高级官员透露,盖特纳访华时会再提人民币问题,但是措辞会“相当温和”。盖特纳希望传达这样的信息: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有益于中国自身利益”,中国经济从依赖出口到倚重内需的转型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更灵活的汇率。

美国舆论普遍期待盖特纳访华期间能促使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官方没有明确谈到这个问题。《华尔街日报》建议盖特纳向希拉里学习,称她在访华时没有训诫和抱怨中国,而是再三地鼓励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

“一桩最糟糕的利益婚姻”

尽管美国官方在为盖特纳中国之行营造轻松气氛,但一些媒体却给他的中国之行涂抹上了一层灰色。“盖特纳访问北京是为了处理一桩糟糕的婚姻”———美国《市场观察》网站29日报道说,“盖特纳即将启程,他要飞越半个地球,目的为了处理一桩也许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基于利害关系的婚姻”。报道称,美中相互不信任又明争暗斗,这使得双边关系十分复杂。应该看到,两国虽然因经济危机走得更近,但又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冲突,比如最近几周,人民币兑美元的比价已经连续跳水。

美国《商业周刊》29日称,“盖特纳财长任务艰巨”,在美好的外交辞令的背后,隐藏着利害冲突。盖特纳在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时难免要讨论到:美国肆意挥霍的财政政策将导致通胀,从而使中国1万多亿美元的资产缩水。此外,中国正设法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这将使已经弱化的美元更加弱化。

在美国国内,要求盖特纳对华访问期间向中国施压的声音也不小。由多个美国产业联合机构组成的“中国货币联盟”一直敦促就人民币汇率向中国施加压力。本月13日,在盖特纳访华消息公布的第二天,美国一些议员抛出了“中国操控汇率”的议案,但盖特纳在20日国会听证会上说,如果回头看看,中国在过去两年已经作出了非常显著的改变。

针对国内出现的这种“兴师问罪”态势,《华盛顿邮报》指出,盖特纳这次访华将寻求与中国更加务实的经济关系,如果美国仍然像以前那样抱怨指责中国,显然不合时宜。

“美国政府的声音是主流”

30日环球网的网上调查显示,近70%的投票者认为,盖特纳访华会令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同时近65%的投票者认为在中美经济关系中,“美国更需要中国”。中国人民大学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在解读网友观点时说,大部分投票者认为中国会增持美国国债,但同时认为中国并不那么需要美国,显示这部分网友实际认为,中国政府会出于讨好美国的目的而去增持美国国债。这是中国知识界历史沿袭下来的唯文人式思维,敏感但不去理解问题的实质和复杂性。他认为中国出于经济角度和战略观点考虑,会增持美国国债。战后屡试不爽的事实是,每当全球遭遇经济危机,美国国债反倒是最安全的,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抗打击能力要强于其他国家。从利益最大化以及资产安全的角度出发,增持美国国债是正确的。而在危机的时候增持美国国债,凸显两国共同利益,也可以巩固中美战略互信。

金灿荣认为,说美国更需要中国“还没到那个阶段”,现在中美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中国有3000万—5000万人的就业和与美国的贸易有关,涉及到1亿中国人的生活。他说,美国媒体上给盖特纳下任务的声音,是一些利益集团推销自己的政策要求。应该看到美国政府的声音是主流。他相信盖特纳会采取合作、积极的调子,会从理性的全局的角度考虑中美关系。至于美国媒体称中美关系是只有利益的“最坏的婚姻”,这说明中美之间确实有很多共同利益,这是中美能走到一起的基础,另外中美之间也有很多利益分歧,还有意识形态分歧,所以“婚姻”还是不稳定的。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人对于购买美国国债虽然也有担忧,但因为日美经济的一体化由来已久,几十年来也是风风雨雨,日本很难设想美国会出现完全崩盘的局面。这与中国刚刚成为美最大债主的感觉不太一样。他认为,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从目前来看,这是对中美两国都有好处的必然选择,也是“利益攸关方”的形象诠释。就像两个人坐在一条船上,只能“同舟共济”。▲

猜你喜欢
特纳国债
向五十三只羊道歉
向53只羊道歉
外刊人物
财政部进行首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不穿有鞋带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