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绿皮梨果面光洁度差的原因及对策

2009-05-31 02:27孙义平
果农之友 2009年5期
关键词:果面黄粉虫幼果

孙义平

我市自2000年以来,共引进黄金、水晶、新世纪、金廿世纪、绿宝石、黄冠等绿皮梨新品种10余个,果实普遍套袋。通过几年来的品种特性观察与生产来看,果园经济效益显著。但也有不少梨果出现果锈、虎皮、裂纹、裂口、黑点、日灼、畸形果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果面光洁度,降低了商品率。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1发生原因分析

1.1与品种特性有关

品种不同,其幼果表皮细胞角质层结构的严密程度和排列方式也不同,因而对外界不良因子(如雨水,药液、病菌、机械摩擦等)的刺激其防御能力也不尽相同,如黄金、水晶则易发生黑斑病,绿宝石、黄冠等发病则较轻;黄金、金廿世纪容易产生果锈,而绿宝石、黄冠、水晶则轻;绿宝石比黄金、黄冠。水晶梨裂果率高;2004年黄冠黑点病发病率高达70%。造成严重危害,水晶、绿宝石发病则轻,并没有形成危害。

1.2树势过弱或虚旺

土质瘠薄、缺肥少水、修剪粗放或负载过量的过弱树,以及偏施氮肥、水多肥缺、修剪过重而徒长所形成的虚旺树,均可造成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对幼果养分供应相对不足。角质层发育不良,因而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易受伤害,从而导致果面光洁度差。

1.3幼果期用药不当

幼果期的梨果非常敏感,尤其是黄金梨,若套袋前喷布含铜制剂(波尔多液等)、代森锰锌类、含硫的混剂、福美类、乳油制剂等农药,或者假劣过期的农药,均可对幼嫩的表皮细胞产生刺激性反应。喷药时混用农药种类多,使用浓度过大,药剂对水后搅拌不均匀,喷洒量过多,雾滴太大,喷头离果过近或停留时间过长及在炎热的中午用药,都会损伤果面。套袋前杀菌、杀虫剂选择不当及喷药质量不高,未能有效控制住病菌及虫害发生,造成套袋后病菌侵染和害虫危害。

1.4用膨大素涂抹果柄

膨大素是激素类合成物质,近几年来不少果农在幼果期用其涂抹果柄,使其果个提早膨大,提前采收。但调查表明,涂抹膨大素的黄金梨果锈比不涂抹的高,涂抹膨大素的黄冠梨黑点(鸡爪纹)比不涂抹的发病率高。

1.5果袋质量差及套袋技术不规范

使用劣质易破损的果袋,内袋抗水性不强和对果面,刺激较大,均可导致果面产生裂纹或果锈。

套袋技术不规范表现为:(1)套袋时间过晚,造成幼果裸露时间过长,幼嫩的表皮细胞易受到各种外界条件的刺激而形成果锈。(2)套袋后袋未鼓起,纸袋紧贴果面,袋体磨擦果面而形成果锈,蝽象易隔袋叮伤幼果导致果面凹凸不平形成畸形果,病菌和虫体分泌物通过纸袋污染果面。(3)袋口封扎不严,药水。雨水流入袋内或病虫进入袋内,都会对幼果造成危害。(4)在早晚有露水和药液未干的情况下套袋易形成果锈。

1.6管理水平低

果树修剪太轻,留枝叶量过大,通风透气差,使果园空气湿度尤其是内膛的湿度过大,且持续时间长,可加重果锈的发生;未采用网架等栽培方式,不能固定枝条,风刮时幼果果面枝磨叶扫严重,使之形成锈果;在果实膨大期和近成熟期,天气干燥,突然浇水或降雨,可使细胞壁膨压不均造成细胞破裂形成裂果:果园经常使用化肥、土壤瘠薄及过量使用氮肥。使树体难以吸收钙、硼等微量元素造成缺素症,如缺钙易发生裂果。缺硼易发生畸形果。

1.7气候不适

高温或低温、干燥、大风、强光直射均会对果面造成伤害,如高温高湿易引起果锈和黑点。高温强光易发生日灼,久旱遇雨则易产生裂果,春季低温、霜冻则形成果锈。

1.8病虫危害

主要是茶翅蝽、绿盲蝽、康氏粉蚧、黄粉虫、梨木虱和黑星病、黑斑病等病虫的危害。如茶翅蝽、绿盲蝽、康氏粉蚧危害形成畸形果,黄粉虫、梨木虱、黑斑病、黑星病危害形成黑点(黑斑)。

2改进方法

2.1稳定树势

过旺的树体可适当增加结果量,减少化肥使用,增施有机肥;过弱的树体,则减少结果量。增加肥水和改良土壤,使之达到中庸健壮树势,使养分分配合理,果实得到稳定而全面的营养,生长发育协调,促进果实表皮细胞对外界逆境的防御能力。

2.2套袋前合理用药

套袋前,必须严格喷布1-2次高效优质的杀虫杀菌剂。以杀灭可能入袋的病菌、害虫。做到:(1)选择好药剂。可以安全使用的药剂有:大生M-45、甲基托布津(纯)、多菌灵(纯)、信生、多抗霉素、腈菌唑、阿维菌素、乐斯本、吡虫啉等。严禁使用刺激性的药剂。注意不要混加渗透剂或展着剂,1次喷药的种类不宜超过3种,浓度不能过高,喷药量以达到梨果密布雾滴为宜。配药用水不用硬度高的井水和被污染的河水。并注意果柄上不宜涂抹膨大索。(2)选择好喷药时间。在7-10时或下午4时后喷药,避开有烈日的中午。(3)提高喷药质量。一般要先配成母液后再稀释。要喷细、喷严,喷头距果实不要太近和停留时间过长,雾滴要小。并不断搅拌药液。(4)1次喷药可维持套袋3天,超过3天或遇雨应补喷。

2.3选用优质果袋,规范套袋

选用透气性好、遮光隔热能力强、柔韧度高、防病虫效果好的优质果袋。试验表明,果袋质量较好的有青岛爱农袋、台湾佳田袋。而个体小作坊、自制袋则质量较差。套袋时间应在花后15-20天先套白色小蜡袋,套小袋后30-40天不去小袋,直接套双层术浆纸袋。并注意选择在晴天上午9-11时和下午2-6时套袋,不在高温干燥和湿度太大的条件下套袋,严禁在果面有露水和药液米干时套袋。套袋前若土壤干旱,应浇次透水,以防果实为灼。套袋时袋要鼓起。使幼果在袋内悬空,袋口要封扎严密。套袋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防止人为扎伤果面。采收时不摘袋,分级后再摘袋包装,以防果皮磕碰及扎伤。

2.4加强栽培管理

(1)采用树盘覆草、果园种草,适时翻入地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秋季采果后至落叶前重施有机肥,以腐熟厩肥、禽畜肥为主,每667平方米不少于5000千克,并适量配施氰、磷、钾三元复合肥和铁、锌、硼等微量元索。生长季节在果树需肥临界期及时追肥,生张前期追施氮肥和磷肥,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同时结合喷药或单喷进行叶面喷肥,改善营养状况,防止缺钙、缺硼现象发生,增强果树的抗逆性。(2)精细修剪,疏花疏果,适量负载,黄金、黄冠,绿宝石每667平方米留果1万-1.2万个,水晶梨不超过1万个。(3)采用网架或棚架栽培技术,为果树创造一个通风透光、结果部位均匀的树体结构。(4)旱季通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使土壤维持一定的持水量,避免土壤水分骤变。(5)果园覆草或树下生草,调节改善梨同小气候,减少日灼及裂果发生。

2.5搞好病虫防治

在病虫防治上,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抓住防治关键捌,尽量选用商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进行防治。冬季彻底清园,早春刮除老树皮。早春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后喷1.8%的齐螨素3000倍+20%杀灭菊酯2000倍+12.5%烯唑醇3000倍,防治梨木虱、蛔虫、黑星病、黑点病、黄粉虫等。套袋前喷多菌灵800-1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10%吡虫啉4000倍,防治梨木虱、黄粉虫和各种病害。5月份雨后喷灭扫利2000倍+10%多抗霉索1000倍(800倍农抗120或扑海因1000倍),防治绿盲蝤、黄粉虫、康氏粉蚧和黑斑病。以后每10-15天用药1次,注意杀虫和杀菌荆混合交换轮替使用,喷药时要细致、均匀、周到,并注意选用雾化程度高的喷药器械。

猜你喜欢
果面黄粉虫幼果
昼夜温差大要防果实破裂
黄粉虫真的可以吃塑料吗
葡萄日灼病的发生与防治
山东中西部梨产区幼果期冻害调研报告
苹果疏花疏果“三步走法”
压榨法提取黄粉虫蛹油的研究
花期和幼果期低温对玉露蟠桃花果器官的影响
柑橘不同幼果大小与其生长发育动态及品质的相关性
美味塑料我爱吃
套袋加重柠檬虫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