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2009-05-31 02:28陈丽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7期
关键词:生态位竞争战略

陈丽娜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已严重破坏了行业生存的“生态”。依据生态位观点分析企业竞争实质,并对企业竞争的生态位进行识别,以及分析如何控制与优化企业竞争的生态位,并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竞争战略。

关键词:企业竞争;生态位;竞争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03-02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剧烈。如何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首要生存问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企业生态位与竞争的关系,识别企业的生态位,以及如何控制与优化企业的生态位,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竞争战略,来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

1企业竞争与生态位的关系

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表明,两个生物体之间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就至少有一部分生存空间为两个生态位所共占而出现竞争,也就是说,生物群落中两种生物是不可能占有完全相同的生态位,这称为“竞争排斥原理”,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企业,企业的竞争也总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

1.1企业生态位的内涵

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

1.2竞争的实质

根据对于企业生态位的界定可以知道,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竞争是指两个企业为了在相似的时间、空间等企业生态环境中,争夺有限的目标市场等资源时发生的相互制约的作用,当两个企业需要同样的资源时,就会产生生态位的重叠,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为某一企业所独用的资源空间就越小,竞争作用越强,其结果是在发生竞争的生态位空间内只能保留一个企业,或者两个企业生态位完全分离,达到稳定共存,即企业之间发生竞争的实质是:(1)企业的生态位发生部分或完全重叠。如果企业的生态位彼此相邻,则两个企业不发生竞争。如果企业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两个企业就不会有竞争,但彼此之间的空白地带实际是资源的不完全利用;(2)是对目标市场等有限资源的争夺,因为资源的稀缺,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发展,企业要与其它企业进行资源利用的争夺,企业的发展终究要受到资源的限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的竞争目的是取得生态位优势,竞争对象是资源,即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生态位占据”。

企业生态位变化与企业竞争的关系,要么生态位分离,企业避免竞争;要么保持重叠,继续竞争,可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生态位的重叠直接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所以企业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以避免过度竞争。

2企业生态位的识别、控制与优化

2.1企业生态位的识别

生态位理论很好地解决了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同时指出企业不应仅仅适应环境,还应该创造和调整生态位资源,从而找到自己的竞争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生态位是企业使用环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此对它的识别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体的识别应该根据其所处生态环境不同而改变。例如:企业的产品在开始进入某个特定市场时,往往没有竞争对手,这时形成原始生态位或竞争前生态位;但是,只要市场是开放的、均衡的,很快就会有其他竞争者大举进入该市场,形成生态位的部分重叠;随着市场份额的相对缩小,竞争就会日趋激烈,这时就会形成生态位的完全重叠,其结果是只能保留一个企业,或者两个企业生态位又完全分离了,达到稳定共存。

企业的生态环境由多种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会使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地把握住环境对企业自身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识别企业所处的生态位,适时抓住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为企业发展服务,就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带来竞争优势。事实上,环境的每一次变动,要么为企业开创了一个潜在的有待开拓的新市场,要么就意味着原有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的重新分配。即企业的生态位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及时识别企业所处的生态位,能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有利条件,使企业积极参与竞争,不断前进,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

2.2企业生态位的控制与优化

对于企业来说,在识别企业的生态位后,还必须采取不断对自己已有的生态位进行控制和优化的竞争战略,以适应和改造生态环境,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增值和长远发展。

生态位控制包括拓展生态位和调整生态位,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善于拓展生态位和调整生态位,以改造和适应时刻处于变化状态的生存环境。自然生态学中,生态位拓展可以通过资源的扩充来实现,以保证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中的共存。类似的,对于企业来说,其生态位是受自然环境资源、技术发展水平等影响的,特别是技术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生态位的变动,通过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企业对原有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手段,使企业内部资源要素重新配置,实现企业生态位的拓展。企业也可以通过其它竞争战略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如企业间的合作战略。

一个成功的企业还要善于对自己的生态位进行优化,也就是优化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有效识别和构筑竞争优势,将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正视自身的生态位、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为优化资源配置和争夺市场空间奠定坚实基础。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虚拟生态位和生态资源的共享为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生态空间,所谓“虚拟生态位”,就是指企业为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以自己的优势生态资源为中心,通过信息网络和快速运输系统,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生态方式,占据虚拟生态位就是发挥自身优势,对外部资源和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拓展自己的生态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所以,企业要善于利用和建立虚拟生态位,以丰富和优化自己的生态资源,改善生存和竞争环境,从而占据有利的生态位,取得竞争优势。

3不同情况下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

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企业处于这种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就必须敏锐的感应到这种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正确的调整自己的生态位,采取合适的竞争战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以下根据不同的情况探讨企业在具体环境中的竞争战略选择。

3.1企业进入一个新兴行业,即企业处于原始生态位时

当企业进入一个新兴行业时,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企业存在的竞争对手稀少,存在其中的市场资源又相对充足,还没被充分利用,即企业这时所处的生态位是原始生态位或竞争前生态位,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地把握住此时环境所带来的机遇,这将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优势。企业何以才能撬动市场?这时企业可采取基于原始生态位的竞争战略,即在企业准确识别了其正处于原始生态位后,可采取通

过增加物资投入,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供给能力,为自身的生长寻求更多的生存物资的竞争战略,以提高企业占据更多的生态位空间的能力,从而对生态位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占领。

3.2争夺共同的资源而导致生态位发生重叠时

对于企业之间由于争夺共同的资源而导致生态位重叠,而为了减轻竞争压力,各个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市场领域进行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企业生态位的分离。即可采取基于生态位分离的错位经营战略。错位经营要求企业在做好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对企业最有吸引力,最优优势的市场部分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进行“错位钻空”经营。也就是为了实现生态位的分离,错位经营可以表现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和目标市场错位、规模生态位等四种形式,时间错位经营是指企业或组织在选择经营时间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选择一个自己具备相对优势,同时竞争较小的经营时间段或经营时间长度段;空间错位经营是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目标市场错位经营是指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态和企业的实力,为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目标市场的错位;规模生态位错位是指根据当地购买力的不同,采取大、中、小规模相结合的合理布局,选择适合自身的生态位。

3.3市场资源相对饱和而导致生态位发生重叠时

市场资源的饱和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生态位的选择、竞争战略的选择。当资源被过度利用时,竞争就会产生,企业可能就会受到生存的威胁,所以在当市场资源相对饱和的情况下,生态位的重叠必然导致竞争,此时企业就应该采取拓展生态位的竞争战略,通过增加资源的供给量,以减缓企业竞争的压力,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存资源,使得企业生态位的拓展成为可能。

基于生态位拓展的顾客创新战略是企业在市场资源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避免过度竞争的有效竞争战略。是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尚未被发现和占据的潜在生态位,通过创新客户价值使之变为现实的竞争战略。顾客价值创新战略强调从所有竞争因素中分辨出能够带来非凡价值的因素,加以充分利用,最终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

3.4企业限于自身资源的有限性时

当企业欲稳固甚至再次拓展市场空间,可又限于自身资源的有限性时,为了更积极地,更有策略地迎接日益激化的竞争,企业可通过与其它企业合作共存,即企业可选择对外部资源和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的竞争战略,此时可选择基于生态位补充的协同进化战略,协同进化战略强调一种合作共存的理念,在合作共存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且企业之间的互利合作可以扩大企业的实际生态位,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可占据那些被其它企业所忽略的或者未被占领的生态位,从而占据不同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来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基于生态位补充的协同进化战略,企业可以在最短时间、最小资金来获取市场上最好或最适合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生态位竞争战略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小额信用贷款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生态位视野下纯网综艺优势初探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市场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