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李彦宏

2009-06-02 03:12
中学生天地(B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李彦宏搜索引擎百度

创富历程

李彦宏,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68年,李彦宏出生于山西阳泉,19岁考取北京大学,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李彦宏是为数不多的既精通技术又成功创业的人。即便仅凭技术人员的身份,他也可以在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上留下名字。1996年,他首先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结合的问题,并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

1999年年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回国创办了百度。目前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价常年维持在高位,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世界上的一面旗帜。

百度占有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60%以上,而其竞争对手、全球搜索引擎的王者Google在中国仅占有22%的份额。李彦宏个人财富达45亿元,2008年“竞价排名”风波之前,他一直占据中国互联网首富的位置。

创富传奇

2008年,李彦宏开发了一个百度旗下的新项目“有啊网”,这个网站类似于“淘宝网”和“拍拍网”,是做网上交易的。竞争对手们如临大敌,“淘宝网”和百度之间的商业大战甚至在“有啊网”推出前就匆忙打响。

李彦宏说,百度用九成的精力来做好目前已有的业务,只用一成精力来开拓新业务,而“有啊网”又只占这一成精力中的一小部分。

百度拿出一个东西来,一定经历了技术上的千锤百炼。而在它成功之前,李彦宏不会说一个字。保持低调,然后一击制胜,即便百度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这种风格从未改变。

李彦宏沉默带点腼腆的性格铸就了今天百度的精神。你可以从百度的一切细节读到这种华丽的低调。例如,中国互联网站最简约的首页,背后是中国互联网可能最庞大、最有技术实力的几千人团队。甚至连百度的拥趸也感染了这种气质。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李彦宏是怎样做到的呢?

“我这个人如果没人和我争,我就发挥不出来。”

1968年,李彦宏出生在山西阳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李彦宏在家排行第四,其余的全是女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都宠着他,姐姐们都想办法将最好的留给弟弟。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常常是一荣俱荣,孩子个个有出息。李彦宏的父亲在语言和文字方面有一定的功底。“爸爸影响我大姐,大姐影响二姐,二姐影响三姐,三姐又影响我。”李彦宏的大姐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三姐更胜一筹,考取了北大。李彦宏深受言传身教的影响。

刚上学的时候李彦宏经常打架,后来老师看他的个子比其他同学高,就让他当了纪律委员。老师对他的表扬越来越多,“也就不好意思打架了。”李彦宏的职务也跟着升到副班长、班长、少先队长。

大概从那时开始,李彦宏就有了不落人后的志气。中考,他考了502.8分,全校第二名,比第一名仅仅少了0.1分。李彦宏至今还对这0.1分的差距耿耿于怀。高中时文理分科,李彦宏的历史地理和物理化学都很出色。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观察同学的表现后他发现,一直和他在学业上竞争的几个同学都报了理科。李彦宏认为,只有在压力当中自己才能前进。他最终选择了理科,走上了成为技术人员的第一步。

有一句老话叫“慈母多败儿”,意思是被溺爱的孩子很难成才。李彦宏的故事告诉我们,溺爱和成才并不是天生的冤家,关键还是在于同学们对自己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童年“苦大仇深”的创业者会越来越少,李彦宏式的成功模式更值得我们模仿。

“我没有远大理想,但我每个阶段目标都很明确。”

上中学时,李彦宏就很喜欢电脑(那时候更大众化的称呼是计算机)。李彦宏中学时期就学习编程了,他参加全国青少年编程大赛,获得了阳泉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因此他有机会代表学校去省会太原参加省级比赛。

结果,成绩一塌糊涂。上机考试,他在规定的时间内竟然没做完考题。考试之后,李彦宏和同学们相伴去逛书店。在太原的书店里,他找出了出师不利的原因:这里关于计算机的书有满满好几书架,许多书在阳泉根本看不到。李彦宏由此判断,自己在阳泉不具备学习计算机的条件,如果放眼全国,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怎么也排不到特别靠前的名次。

太原比赛的失利竟然让李彦宏作了一个幼稚的决定,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填计算机系了。这还是他一直以来争第一的心理在作祟,他认为这个领域牛人太多,要避其锋芒。他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的图书情报专业。这是一个相对交叉的新型学科,在中学里,谁也不可能接触到这种专业,这样的话,大家平起平坐,起跑线是一样的。在大片未被开垦的领域里,大家都有机会。

李彦宏以阳泉一中第一名的身份考取了北京大学。可是,进入大学校门以后,他却发现自己很没面子。原因在于,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转专业发配而来的。

图书馆系老师主要教李彦宏怎样摆放存储资料,更方便读者阅读。李彦宏领会了图书管理的精髓:读者在查阅资料时追求最大限度的方便,即便读者知道在这里一定能查到某条资料,如果付出的努力较大,读者依然会放弃。因此,提供资料之前首先要考虑是否方便的问题。

图书馆系的计算机教育非常简单、肤浅。于是,李彦宏开始自学计算机课程,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重要的课程他都直接去听计算机系的课。

考上北大,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发展对计算机的爱好……每个目标单独看来并不远大,但是李彦宏把它们一一实现,最终成就了自己。

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图书管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李彦宏融合了二者的精髓——为检索者提供最直接、最快捷的服务。李彦宏将自己并不喜爱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应用到百度的开发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技术实力。同学们,在谈到自己“讨厌”的课程时,先想想李彦宏是怎么做的吧。

“我的兴趣不在学术,我希望做一个东西几十万人用。”

进北大,然后出国,这是李彦宏为自己规划的人生道路。美国很少有大学开图书馆学专业,费尽周折,李彦宏终于在1991年秋拿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计算机专业,有奖学金。

纽约州立大学在美国排名不靠前,李彦宏所在的布法罗学院计算机系也并不出色。那时候美国学校普遍认为中国大陆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很差,排名前几位的大学基本上不招大陆学生。

因为签证的原因,李彦宏进校的时候已经耽误了一个学期,再加上计算机不是他的本科专业,老师用英文讲授计算机课程的时候,他完全听不明白。“我拼命地学,经常熬夜。一晚上,一晚上不睡觉。”那是李彦宏生命当中一段痛苦的时期,他凭坚韧的毅力走了过来。

“原以为美国学生都很笨,进去之后才发现美国学生都很聪明。”李彦宏发现,在计算机专业,与美国学生比拼技术是很难占到上风的,他决定专攻信息检索。李彦宏先将信息检索技术层面东西都搞明白了,再把北大学的信息检索知识往计算机技术上一套,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优势。李彦宏的论文很快在美国电子工程学会会刊上发表了。“一般,博士毕业也上不了这样的期刊。”凭这篇论文,他拿到了绿卡。

李彦宏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但是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再继续读下去了。

“学校研究的东西都比较长远,一个问题都提出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每个人还都在研究新的办法,即便这个问题解决了,对实际应用也产生不了多大影响。而在工业界,遇到一个问题,立即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很大商业价值。”

硅谷给了李彦宏待遇丰厚的工作,他却选择了更有挑战性的华尔街。工作内容是为职业炒股人提供金融新闻的检索。每日新增15万条金融新闻,李彦宏的任务就是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需要的那条。后来,李彦宏发现,他网络编程不行,但涉及信息检索,就很少有人能和他比。所以,“我就不再折腾网络编程,反正有很多人写。我专注在信息检索。”李彦宏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技术人员,为将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梦想着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多数时候,这种梦想会落空。有捷径可走吗?其实,我们很难做到某一领域第一名,却不难做到比较好的水平。不妨让自己在两个互相交叉的领域都尽量做到“比较好”,然后再发挥创造力融合两方面的知识。这时候,你也许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天才。

“百度不会放弃竞价排名。”

2000年1月1日,李彦宏回到北京中关村开始创业,他招了5个程序员,只用4个月就做出了一个搜索引擎。可是,搜索引擎怎么赚钱呢?当时的模式是这样:李彦宏把搜索引擎卖给其他门户网站,这些网站在网页上提供搜索的服务,然后支付给李彦宏一笔服务费。

到了2001年夏,ChinaRen、搜狐、新浪……当时中国主流门户网一个接一个采用百度搜索引擎。可是,大家都不愿意多花钱,李彦宏的盈利非常有限。

李彦宏开始钻研已经在美国获得成功的竞价排名模式。所谓竞价排名,指的是搜索结果与厂商广告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比如你上百度搜索关键词“眼镜”,排在前几位的搜索结果是厂家投放的广告。它与自然搜索结果不同的是,词条后面写着“推广”两个字。

李彦宏决定放弃既定的卖搜索技术模式,转而营运竞价排名盈利。他的决定遭到了百度大部分董事们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竞价排名一定会影响原来卖技术的销售方式,百度和各门户网站建立的关系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争吵持续了三个小时,一向温和的李彦宏勃然大怒,“大家也都别做了,把公司关闭了拉倒!”他猛地将手机朝桌上摔去。

所有人沉默了,思索良久,董事会最终通过了李彦宏的方案。一位董事事后说,“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提出的方案,最终打动了我。”

百度的竞价排名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百度不仅不再依赖门户网站,反而一举超越它们,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可是,竞价排名也在商业道德方面留下一个隐患,百度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悖论:如果广告商出的钱最多,他的产品是不是应该取代用户最需要的搜索结果,排在第一的位置?

2008年11月,就在李彦宏40岁生日的前两天,媒体曝光了百度少数技术人员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的事件。这起事件使得百度的竞价排名模式在社会上招致广泛的批评和质疑。百度股价大跌,李彦宏本人的财富也在几天内缩水80多亿元。面对压力,李彦宏坚持认为,是竞价排名当年挽救了搜索引擎,百度仍然会坚持竞价排名的模式。

竞价排名就像一把双刃剑,是劈向敌人还是刺伤自己?今后仍然是李彦宏不得不时刻面对的难题。

两次危机,李彦宏都用“独断专行”的决定最终化解。技术人员出身的李彦宏是善于听取意见的,但是该下决定的时候他并不那么“技术”,而是直接表态。“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作决定。”李彦宏的经验值得每一个想主宰自己命运的同学分享。

创富感言

技术人员的实在话

李彦宏是做技术出身,而且他崇尚低调务实的作风。因此他的话不像马云那样慷慨激昂,也不像张朝阳那样古灵精怪。但是,如果仔细品味,你也会有所收获。以下是他的几句实在话:

在人生道路上,我好像没有很不顺利的过程,只是面临着一些选择。

一定要在尚不缺钱的时候借到下一步需要的钱。

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

搜索三大定律:相关性定律、人气质量定律和自信心定律。

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冷炙。

有时候心理因素可能比外界的因素有更大的影响,所以一个人的心态非常重要。很多人总是很不满足,说我为什么不如那个人好,我为什么挣的钱不如那个人多,这样的心态可能会导致自己越来越浮躁,也不会让自己觉得幸福。

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时时刻刻面临着一些选择,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我相信搜索将对网络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我的理想是“为人类提供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至今未变。

创富小贴士

美国硅谷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的圣塔克拉拉谷地;一般包含圣塔克拉拉市和位于东湾的佛瑞蒙市。

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每周商业》在1971年创造的。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是与由高纯度的硅生产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而“谷”则是从圣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后来东湾两岸地区的加入也使硅谷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它已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10000家以上,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客观上已经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

1998年硅谷人均年薪就达到了9.6万美元,美国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硅谷一年收入不下6万美元,比其他地区一般高出一二万美元。现在全世界人都知道,在硅谷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是平常的事,即使亿万富翁也不是不可能的。

猜你喜欢
李彦宏搜索引擎百度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李彦宏的调侃
李彦宏的AI观
百度年度热搜榜
网络搜索引擎亟待规范
百度医生
Nutch搜索引擎在网络舆情管控中的应用
基于Nutch的医疗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开发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
广告主与搜索引擎的双向博弈分析